2024年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15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0982692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4年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24年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24年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24年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15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15篇 目录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1、施工现场应确定一名施工负责人为卫生负责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卫生工作,组织宣传、执行卫生法规、规章和卫生管理办法,搞好施工现场的工业卫生、环境卫生、食堂卫生等。 2、生产场所的噪声、粉尘、有毒有害作业、施工工业污水处理等应符合国家工业卫生规定,定期测试、落实防范措施。 3、生活区域应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包干区;施工现场生活设施齐全(有宿舍床铺、食堂、厕所、浴室、学习娱乐场所等)、设置合理;施工现场应无大面积积水。 4、生活区内做到排水畅通,无污水外流堵塞排水沟现象;有条件的现场应有绿化布置,要落实各项除四害措

2、施,控制四害孳生。 5、宿舍日常生活用品应统一放置整齐,办公室、厕所、生活区等应经常打扫,保持整齐清洁;生活垃圾要有加盖容器放置,并有规定的地点,有专人管理,定期清扫;厕所要明确专人保洁人员,保持清洁卫生。 6、食堂内应整齐清洁,没有积水,装设纱门纱窗;食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污染;现场茶水供应,茶具要消毒,应符合卫生要求。 7、炊事人员每年要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有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炊事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卫生,坚持做好四勤(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操作时应穿戴好工作服、发帽、不赤背、不光脚,禁止随地吐痰。 8、贮存食品要隔墙离地,注意通风防潮、防虫、防鼠、配置冷藏设备,严禁亚硝酸盐

3、与食盐同仓共贮。 9、施工现场须设医务室或保健医药箱,做好对职工卫生防病宣 传教育工作;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向职工介绍防病、治病和急救措施等。 10、施工现场应每半个月组织对食堂、宿舍、厕所和生活区、现场周围的卫生检查。 工程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 1、为了保持工地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按其性质分类及时搬离施工现场,直至工完料清交付使用。 2、渣土的清理手续将在建设单位的协助下,及时进行办理和外运渣土。 3、在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的主要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设备,以保证施工泥浆不随车辆污染市政道路。 4、对雨季和汛期现场排水系统的日常维修措施。 5、成立现场排

4、水系统日常维修班组,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清除排水沟以及沉淀池中积存物,确保排水沟畅通。 6、逢雨季、汛期增加潜水泵,提高排水流量、流速,确保排水畅通、迅速。 7、雨季、汛期成立防汛工作小组,做到人员到位、职责分明、防汛物质储备充裕。 项目施工现场饮食卫生管理制度 1、工地食堂的卫生安全条件应由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检查合格,并经颁发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食品的生产与加工。 2、食品加工前应检查食品原料的卫生质量,对不合格原料坚决不选用、不切配、不烹调。 3、熟食间做到专室、专人管理,专用刀板、抹布、容器及餐具都应做到生熟分开,防止食品交叉感染。 4、接触熟食品的冰刀、板、抹布、盆及操作人员的手必须清洗

5、消毒。 5、厨房用具、容器等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厨房环境保持清洁。 6、熟食品应烧熟煮透,当餐未用完的食品应及时冷藏,隔餐隔夜及外购的熟食品应先回锅加热后再出售,严禁食用凉拌食品及来源不清的食物。 7、操作人员应定期搞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工作衣帽,并持有健康证。 建设施工现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建设、施工现场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建设项目环保安全部负责对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实行统一的综合、监督管理,对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和事件进行教育、批评,严重的除承担相应法律、行政责任外,报公司环保

6、安全部、以及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经济处罚,并责令其整改。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未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 3、各施工单位需配备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职业卫生工作,明确职责。 4、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5、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经费应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设计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卫生规范要求,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批文。 7、建设项目施工完后,在试运行12个月内须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防

7、护设施竣工验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8、在发包合同的签订中,应当有职业卫生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9、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教育,督促作业人员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10、建设项目工程部对发包的项目,应要求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签订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告知合同。施工单位应将施工过程中,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等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如实告知职工,并以书面写明。 11、各部门、施工单位必须为本单位人员提供符合防止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安全帽

8、、防护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绝缘鞋、防毒面具等)。施工中作业人员应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建设项目环保安全部负责不定期检查防护用品的佩戴、使用情况。 12、对易发生急性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作业单位应设置报警设施,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应急措施。 13、若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施工单位必须提前以书面形式向建设项目工程部、环保安全部提出申请,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得到同意后,方可按批准的计划进行;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尽可能远距离操作;在安装放射源处,划定范围,拉好警戒线、悬挂醒目的警示标志。 在建设有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场所中,以及

9、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过程中需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施工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14、在采购设备和材料时,采购单位应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对确实需要使用存在有职业病危害设备和化学材料的,应该注明其成份、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和使用方法,并应提供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15、各部门、施工单位应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防止有害、有毒物的跑、冒、滴、漏,要采取通风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 16、对施工、试生产现场易产生粉尘、焊接弧光、噪声、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各作业单位在作业时应及

10、时监测,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超时作业。 17、施工单位应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存放处、使用处和道路的扬尘防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道路及时洒水,清理路面。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杜绝施工人员超时作业。 18、各施工单位应将建筑垃圾及时清除,施工现场机件、物品摆放规范,施工项目结束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不得将建筑垃圾堆放在工业垃圾池,不得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保持现场整洁。 19、生产布局应符合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z1-2002,有毒与无害作业须分开。 20、该工程设计单位应严格按卫生行政部门审批通过的职业病防

11、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设计;项目工程部应严格按照设计专篇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与设计相符,项目检验部、生产准备部和监理公司应当检验、核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措施是否有效。 21、在土建、安装、试车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其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等警示标识、标牌和中文说明。 22、作业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未经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23、高温季节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避开高温施工,并配备相应的防暑降温用品。女职工在孕期、经期、产期、哺乳期,禁止安排其重体力作业。 24、建设项目试生产前,试生产准备部应对该项目工作岗位职业危害暴露情况进

12、行评估,并建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防止事故发生。 25、在该项目试运行阶段,生产准备部应将试运行中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及时通报项目各部门,对试产中存在的问题项目部应及时整改。 26、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未采取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项目部将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各施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应予以整改回复;对查出存在职业卫生隐患的单位,下发整改书后仍不整改的,将根据股份公司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27、项目计划协调部负责提供相关职业卫生资料,交档案管备案。 28、各部门、施工单位应将职业卫生管理资料统一成册,分类管理、逐一归档。 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工地生活卫生

13、纳入工地总体规划,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区包干图,并设立卫生专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 2、工地四周应设立连续、封闭的围墙,市中心区不低于2.5米,其他地段不低于2.2米,并保持稳固、整洁,同时未经批准不得在围墙外堆放建筑材料及垃圾等,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 3、工地现场无大面积积水,道路通畅,经常保持清洁,生活区、办公室周围放置一定数量的有盖垃圾通,并每天倾倒清洗,楼层必须安装水斗和下水道。 4、工地现场必须有良好的派水沟,经常保持沟底清,无垃圾,无泥浆、污水等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沟现象。 5、建筑垃圾应堆置在规定的地点,生活垃圾应有专用容器存放,并及时清运,要落实各项除害措施

14、,严格控制“四害”滋生。 6、工地应设医务室或巡回医疗点,医务人员要明确职责,做好防病、治病和卫生工作。 文明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改善公司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职员的安全和健康,保证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根据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卫生管理制度。 1、人行道和连道应平坦、畅通,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如有挖坑必须有明显的警告标志或护栏。 2、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或池应有护栏和盖板。 3、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废料的堆放,应该不妨碍通行和装卸时候的便利和安全。 4,厂院应保持清洁,沟渠和排水道应定期疏通,垃圾应放在指定的位置,并且定期清除。 5、高低压配电应有护栏、护网和明显安全警告标志。 6、车间及工作区应保持整齐清洁。 7、机械设备的布置,应便于工人安全操作,信道的宽度不能小于1米。 8、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堆放,应定点整齐不准妨碍操作通行,废料应及时清理。 9、在易使脚部潮温,受寒的工作地点要设木头站板。 10、在施工现场的要塞部位或场所,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其常用的安全标志如下: (1)指令标志 (2)提示标志 (3)警告标志 (4)禁止标志 (5)高空作业标志 11、施工现场一律佩戴安全帽。否则不准进入现场。 12、不准擅自拆除现场安全警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