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心理资本支撑体系构建与培育”(编号:JG2014010841)荆玲玲 姜 欢高校创新文化是一种具有自由创新、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和持续发展特性的文化境界[1] 高校创新文化如何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已有研究证明了组织创新文化对个体创新行为 有显著影响,但是,少有关于组织创新文化影响个体创新行为机制的研究而认知理论为解 释这一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在研究中指出:对积极思维的微妙控制都能够影响行 为Bandura等人把这种积极思维命名为“自我效能感”[2, 3]Tierney和Farmer结合创造 力理论提出“创新自我效能感”[4] Beghetto 通过实验证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学术创造过程 有影响[5]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创新文化会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并且研究 生个人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起重要调节作用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1. 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 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它能够引发个人不可估量的能量、热情和责任感,促进个体创新行为的产生并促使组织实现目标[6]。
现有对创新文化的研究强调个体首先能够 有效感知组织创新氛围,进而激发个体的创新行为他们认为创新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价值 观、领导支持、激励制度、自主权等[7-12]本文认为高校创新文化是具有创新价值观念、 容忍失败、激励创新、资源支持等要素的文化环境个体创新行为是指个体在组织中首创和引入有益的新观念、方法或流程的行为[13]高 校研究生创新行为是指在科研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提出创新构想并制定计划,寻求创新 方法或技术等资源,并将新方法、技术应用于科研实践中,以实现科研创新的行为国内外关于组织创新文化与个体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证实了组织创新文化能够促进个 体的创新行为国外学者指出创新性的组织环境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发挥,组织创新氛围、组 织资源支持等因素影响个体的创新行为,良好的创新氛围可以提高个体的创新行为[14]我 国学者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的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15, 16]基于以上 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假设 1: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正相关即高校文化越有利于创新,研究生的 创新行为表现就越显著2. 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由于研究生对高校创新文化的感知和个人创新行为都是动态的概念,在解释二者之间关 系时,可以将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结合起来分析。
以 Bandura 为代表的认知理 论认为,自我效能感在指导个体行为的认知领域起重要作用,能够影响个体的思维变化与行 为选择[2]Tierney结合创造力理论提出了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4],即个体对于自己能否 取得创新成果的信念国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成果中,学者们认为,创新自我效能 感在环境因素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着中介或调节的作用如Bandura指出,在指导个体行 为的认知领域中自我效能感有调节作用[17]; Tierney和Farmer研究表明在管理者支持与员 工创新行为关系之间,创新自我效能感起中介作用国内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创新自我效能 感对研究生创造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18]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a:构建知识体系的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 系假设2b:选定创新方向的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 系假设2c:运用创新方法的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 系假设2d:完成创新任务的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 系二、数据收集1. 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电子邮件、、以及现场发放等形式,对在校研究生 发放问卷500 份,实际回收问卷488 份,剔除无效的样本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76 份,有效 回收率是 95.2%。
其中,男生占 53.3%,女生占 46.6%;硕士研究生占 58.4%,博士研究生 占 41.6%;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占40.7%,理工类研究生占 59.2%2. 研究工具为保证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的初始问卷大部分是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 相关研究成果整理而成,并根据研究目的进行了调整与修改高校创新文化量表主要参考 Hurley和Hult、Scott和Bruce的7个项目的单维量表[10,13];研究生创新行为量表主要参 考 Kletsen 和 Street 改编的 6 个项目的单维研究生个体创新行为问卷[14];关于创新自我效能 感的测量工具,国外较为常见的是Tierney和Farmer编制的包括产生构想、解决困难、改善 他人看法三个维度的测量量表,但是结合我国研究生的特点,本文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 测量工具主要参考何晓聪对创新自我效能感4个维度的测量问卷,并进一步对该量表进行验 证[19]原始问卷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07,表示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量 表可用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计分方式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 一次计1到 5 分三、研究结果1.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分析本研究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Cronbach' s Alpha系数分析测量问卷的信 效度,选用 Churchill 和 Peter 建议的信效度标准进行判定。
探索性因子分析时,采用正交旋 转后提取主成分的方法,并以因子载荷大于0.35 为标准进行题项的筛选结果显示,问卷 的所有题项均符合信效度标准,三个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 KMO and Bartlett' s 检验结果 均大于 0.7,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数据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 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具体见表1 所示表1 测量量表信效度分析指标Cronbach aKMO高校创新文化0.8330.913研究生创新行为0.8900.891研究生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0.8960.824创新自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0.8770.819我效能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0.8310.831感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0.7250.7252.假设检验结果根据理论模型与假设,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均在0.001 水平上显著, 相关分析结果见表 2但是,相关关系只能验证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而无法说明变 量之间以及变量的各个维度之间是否还存在中介或调节等其他关系因此,本文在相关分析 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检验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主效应,以及研究生创新自 我效能感各个维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
表 2 研究变量描述统计和相关系数、区分效度变量均值标准差123456高校创新文化3.2900.7791研究生创新行为3.4460.7490.560***1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3.4160.8200.389**0.549**1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3.3670.7380.279**0.504**0.538**1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3.3850.7800.418**0.539**0.543**0.489**1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3.5060.7990.284**0.593**0.511**0.473**0.544**1注:N=476 ***.Pv0.001 **Pv0.01 *Pv0.05依照回归分析的程序,将中心化后的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四个维度 变量分别相乘构造乘积项,然后在回归模型中依次带入控制变量、高校创新文化和构建知识 体系效能感、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的四个乘积 项,建立三个模型通过对模型1~3 的数据分析(如表3所示),可以得出以下检验结论:模型1中数据,仅加入控制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只有学历对主效应显著模 型2中,在控制了性别、专业、学历的情况下,高校创新文化(B =0.591, PV0.001)正向 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假设1得到验证,即高校创新文化氛围越有利于创新,创新制度奖 励越完善,越能提升研究生创新行为。
模型 3 中,高校创新文化与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的交 互项极其显著(B =0.110, PV0.001)假设2a得到验证;高校创新文化与选定创新方向效能 感的交互项显著(B =0.281, PV0.01)假设2b得以验证;高校创新文化与完成创新任务效 能感的交互项极其显著(B =0.319, PV0.001)假设2c得以验证;高校创新文化与完成创 新任务效能感的交互性虽然显著,但是为负(B =-0.090, PV0.05)假设2d没有得到验证, 即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不具有调节效应但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对研究生创新行为有显著的 直接正向影响(B =0.049, PV0.001)表3回归分析模型1模型2模型3性别-0.013-0.052-0.059专业-0.274-0.245-0.355学历0.1030.0020.113高校创新文化0.591***0.591***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0.318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0.028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0.107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0.049***高校创新文化X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0.110**高校创新文化X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0.281**高校创新文化X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0.319***高校创新文化X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0.090R20.0640.04050.546F8.78768.876***38.014**AR20.0640.3410.141AF8.787222.122**14.733**注:N=476 ***.Pv0.001 **Pv0.01 *P<0.05四、结论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研究生创新自我 效能感不同维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
具体结论如下:1. 高校创新文化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关于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与以往有关创新文化与个体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校创新文化确实与研究生创新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 系,它是激发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键情景因素从本质上看,高校创新文化既是一种有利于 研究生开展创新活动的氛围,又是研究生共享的一套价值观体系[20]这套价值观体系是能 被感知的、有具体内容的研究生如果认为其所在高校的文化氛围是重视并鼓励创新活动、 拥有充分的资源、开放自由的科研环境以及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等,那么他们会表现出更加 积极的创新行为可以说,高校创新文化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活动的沃土,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过程中发挥着 根本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行动取向源自对价值的判断[21]激发研究生创新行为, 不仅仅要为其投入大量硬件设施,关键的着力点在于营造科研创新氛围2. 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不同维度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受到个体创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