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损耗管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0980241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鲜损耗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鲜损耗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鲜损耗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鲜损耗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鲜损耗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鲜损耗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鲜损耗管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鲜损耗管理.精品文档.生鲜损耗管理一、损耗产生原因:生鲜商品在进、销、存过程中会有正常的、自然的损耗,更多的是非正常的、人为的损耗。蔬菜、水果水分蒸发,会使重量减轻;水产品解冻也会使重量损失。这是正常的损耗。因为水果到货过熟,使销售期缩短;或者冷库故障,使库存商品变质等等,这些都是非正常损耗。由于损耗直接影响到各组以至全店的盈利,但又不可能完全避免。所以在进、销、存各环节上控制损耗,采取措施减少人为影响,使损耗降到“更低”,是进行损耗管理的目的。综合生鲜各组的损耗分析,产生损耗的原因有:1. 收货中:l 未执行收货标准,商品质量、规格、包装

2、不符合标准;l 扣重不合理,特别是水产品;l 收货录入未当天完成,或录入错误,造成库存数量差异,出现虚假损耗;l 生鲜商品未优先收货,或收货后入库不及时,被环境污染;2. 销售中:l 13位码磅秤机未与ALC连线,因售价差异造成的销售数量不一致,也会造成虚假损耗;l 混淆名称、称号,卖错商品造成库存错误;l 电子秤未校验,称重不准;l 未根据天气、促销、季节等因素订货,订货量过大,未销售完商品已变质;l 被盗、偷吃、顾客挑选粗暴,造成损失;l 加工处理不当,专业技术不高,如猪肉分割不标准,未得到应得利润;l 孤儿回收不及时,商品变质;l 未保证先进先出,导致商品过期、或变质;l 售价不合理导致

3、的滞销;l 自制加工无计划、加工不科学,导致原材料浪费、产出品口味不佳而滞销、报损;l 冷藏、冷冻商品陈列超过装载线,遮挡出风口,使上层商品温度偏高而变质。l 未按同一品项,进货、销售单位、货号一致。3. 库存管理中:l 保存方法不当,造成变质。如须冷藏的商品未入冷藏库,应冷冻的商品保存在冷藏库,不须冷藏的菠萝、南瓜等被冷藏;猕猴桃与苹果同放l 设备保养不利、或发生意外情况导致冷藏、冷冻设备故障,使商品变质。l 盘点不准确,库存成本失误。l 生鲜卖场、加工间、库存区不符合卫生管理规范,导致商品被污染、虫吃鼠咬,而变质。l 库存商品码放不当,上重下轻,使商品受损。二、减少损耗方法:以上分析了常出

4、现的损耗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实际工作中生鲜部门各组就要有针对的措施,来避免、减少人为的损耗:1. 严格控制收、验货流程,严格执行收货标准、收货扣重标准:各地可以依据市场实际情况,由采购、楼面、供应商共同协商收货标准、通过测试确定扣重标准,并能依据季节、市场变化来更新。如:叶菜可以沥干水分,以水滴不成连串为准;冷冻水产品的含水量可以通过自然解冻测试。2. 收货部必须在收货当天录入完毕,保证到货价格的同步。3. 严格要求同一品项进、销货号一致。同一品项既有箱卖、又有散卖,就要分别建立货号;同理,同一品项以个、公斤、定量包装售卖,就要分别建立货号。4. 保证生鲜商品优先收货,并及时入库、陈列。按照生

5、鲜卫生要求:收货后30 分钟内入库或陈列。5. 冷藏、冷冻商品供应商应使用低温运输车送货。6. 电子秤与ALC保持连线,同步变价,遵守变价流程。7. 对员工培训到位,普及商品知识。8. 定期校验电子秤。9. 提高主管经营能力,较好地控制订货量。10. 教会顾客爱惜商品、引导提醒顾客,11.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技能。12. 及时回收孤儿商品,并检查是否变质。13. 坚持先进先出原则,保证商品品质。14. 定期市场调查,掌握价格变化。15. 自制品按计划、按食谱卡加工制作,杜绝浪费。16. 学会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时检查、填写设备检查表、温度检查表。17. 执行卫生管理规范,保持环境、员工、设备的卫生条件,阻断污染路径。18. 培训盘点流程,严格盘点规范,保证盘点数据准确。19. 依据商品保存条件妥善保存,了解贮存常识。20. 商品按分类、轻重码放。21. 应促销、报损商品及时、快速处理。三、损耗统计:更准确地了解损耗情况,一是通过盘点,定期核算盈亏,但周期较长,不利对损耗随时控管;二是建立单品库存卡,每日掌控,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