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09800447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注: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第1题:融含PCR技术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将不同来源的扩增片段连接起来 的方法,其过程如下图1所示。下图2是中间载体1和中间载体2 (利用融合PCR技术 构建成)构建成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示意图(限制酶酶切位点标注于载体外侧), 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裁体通过与叶绿体基因的同源重组,将目的基因整合于叶绿体DNA 上的特定位点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Kpn I &! I图2(1)图1第一阶段中PCR至少进行 次循环,才能获得双链等长的含引物2的DNA,第二阶

2、段中引物2与引物3部分碱基的 关系使得两DNA能成功“搭桥”连接起来。(2)若通过融合PCR技术将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终止子拼接起来,需要设 计 种引物,其中能够起着“搭桥”作用的引物有种。(3)图2中需使用 (填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两中间载体构建成定点整 合表达载体,途中定点整合表达载体上未标出的结构是。(4)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中 (填基因)能使目的基因准确插入 叶绿体DNA上的特定位点上。与利用农杆菌转化法相比,利用定点整合表达载体将目的 基因导入叶绿体中的优点是 【答案】(1). 2(2).互补配对 (3).8(4). 6.Spel、(8),能实现定点整合到叶绿体中,且不

3、易随花粉扩散带来安全问题Sal I (6).复制原点(7).叶绿体同源重组基因1和叶绿体同源重组基因2试题分析: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特别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 过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从题图中提取信 息进行相关问题的作答。(1)分析图1可知:在第一阶段中,利用PCR技术进行第一次扩增(循环),得到的含 有引物2、引物3的产物,其DNA双链不等长,该产物继续进行第二次扩增(循环), 才能获得双链等长的DNAo第二阶段中引物2与引物3部分碱基的互补配对关系使得两 DNA能成功“搭桥”连接起来。(2)图1显示:通过融合PCR技术,每一次将两

4、个DNA片段拼接起来,需要4个引物, 其中有2个起着“搭桥”作用。依此类推,若通过融合PCR技术将启动子、标记基因、 目的基因、终止子拼接起来,需要设计8种引物,其中能够起着搭桥”作用的引物有 6种。(3)图2显示:启动子和终止子的两端分别有Spe I和Sal I的识别位点,叶绿体同源 重组基因1与2之间也存在Spe I和Sal I的识别位点,因此图2中需使用Spe I、Sal !和DNA连接酶将两中间载体构建成定点整合表达载体,图中定点整合表达载体上未标 出的结构是复制原点。第2题: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字母A-E代表物质.磷酸转运器是 叶绿体膜上的重要蛋白质.在有光条件下,磷

5、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 断运至细胞质中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所用的试剂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 叶绿素b的扩散速度(填“最快”或“最慢”),原因是.(2)据图分析,若用某物质破坏了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卡尔文循环会被,可 能的原因是.(3)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获得某种油菜野生型和突变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 浓度及呼吸速率的数据(见表).材料净光合速率(imolCO2?m 2?s )胞间CO2(pmolCO:?m 2?s )呼吸速率(gmolCO:?m 2?s )突变体5.66239.073.60野生型8.13

6、210.864.07突变体油菜CO: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的低 nmol COAmOs,.导致突变体油菜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是气孔开放程度吗? (填“是或“否,判断依据 是【答案】(1)无水乙醇(或丙酮)最慢 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2)抑制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叶绿体内磷酸丙糖浓度增加、叶绿体从外转运进的磷酸减少、淀粉积累,均会抑制卡尔文循环(3) 2.94否突变体叶片中的胞间CO:浓度较高【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据图分析:磷酸丙糖和淀粉都是暗反应的产物,产物的量积累过多会抑制暗反 应的进行;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

7、质用于蔗糖合成,同 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所以磷酸运转器的活性受抑制,会导致磷酸丙糖在叶 绿体内积累同时运至叶绿体基质的Pi减少也会抑制暗反应的进行.【解答】解:(1)若要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所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或丙酮);用纸 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因此扩散速度最慢.(2)磷酸丙糖是暗反应的产物,当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时,磷酸丙糖不能转运到 细胞质,导致叶绿体内磷酸丙糖浓度增加,从叶绿体外转运进磷酸减少,淀粉积累在叶 绿体内均会抑制暗反应.第3题:乙烯是植物代谢过程中合成的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通过在细胞之间传

8、递 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 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 等。(2)已有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黑麦的抗低温能力。某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 进行了以下实验。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是氨基环丙烷1援酸(ACC)。分别使用含有ACC和不含ACC 的MS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然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1所示。由实 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 为研究内源性乙烯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并在相应温度下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1、图2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 MSEZ MS+ACC图2。,-r研究人员

9、将拟南芥植株分别置于常温(22)和非致死低温(4),定时检测植株 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3。实验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乙烯合成量的变化趋势为01 3 6 9 12 15 IK 21 24 时何Z),M3将拟南芥植株进行一段时间的4低温“训练”后,移至8致死低温下,植株的存 活率明显提高。研究人员推测,低温“训练”可使植株降低乙烯合成量的能力增强,从 而提高了植株的抗致死低温能力。请提供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检验这推测【答案】(1) .信息(2).调节 (3).成熟 (4).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5). 一致 (6).在非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迅速降低,然后维持低水平状态(7).经4低温

10、“训练”与未经低温“训练”的两组拟南芥植株均置于8c条件下,分别测量乙烯合成量【试题分析】本题以乙烯为媒介,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探究乙烯能够影响黑麦的抗低 温能力”实验的分析。需要考生依据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推断,并牢记课 本基础知识。平时加强信息题的训练,提高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 能力,在答题时才能知道从何入手作答。(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作为信息分子通过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进而 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成熟等。(2)据图1可知,在常温下,两组拟南芥的存活率相同,而在致死低温条件下,不 含ACC的MS培养基中的拟南芥

11、的存活率高于含有ACC 一组,而ACC是合成乙烯的前体 物质,含有ACC的培养基中含有外源乙烯,因此,由实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降 低拟南芥的抗低溫能力。根据图2可知,在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存活率低于 野生型,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的存活率高于野生型,说明内源性乙烯 也能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即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一致。据图3可知,与常温条件相比,在非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迅速降低,然后维 持低水平状态。第4题:(07全国卷II)回答下列I、H小题:1 .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P光照强度

12、(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条件下。【答案】 答案:(1)在低于P光照强度下B植物光能利用率比A植物高,在高于P光照强度下A植 物光能利用率比B植物高。(2)较强光照第5题:柯斯质粒是种人工建构的含有人噬菌体DNA的cos位点(指互补的粘性末 端结合形成的双链DNA区域)和质粒复制子(ori)的新型载体。X噬菌体的末端酶能识 别并切割两端由cos位点包围着的噬菌体基因组的DNA片段,凡具有cos位点的任何DNA 分子只要在长度上相当于噬菌体的基因组,就可以被识别并包装成类似噬菌体并感染大 肠杆菌。图1为应用柯斯粒进行某真核

13、基因克隆的方案图,图2为不同的限制酸及相 应侧位点。请据图分析回答:图1CTGCMj (UCGTCcoRI:g1aTTCCTTAAG tMnHI: &ATCCCC1A 早/tofin: AccnTTCGATC CIA图2(1)柯斯质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理由是具备 和启动子、终止子等。(2)如图1所示柯斯克隆方案,宜采用 酶对真核基因进行酶切,采用酶对柯斯质粒进行酶切,经连接后图中(填a或b)将会被重新包装进入A噬菌 体。(3)检测是否成功实现转化的实验思路是:将新包装的类似噬菌体去感染大肠杆菌, 后者能够在含 的培养基上生长即为转化成功。【答案】(1) .标记基因.多种限制酶切割位点(3)

14、. Sau3 A、HindHI (4). BamHE Hindlll (5). b (6),氨羊青霉素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等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 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及其操作程序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依 据图示中限制酶切割位点的位置等信息,结合问题情境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柯斯质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理由是具备标记基因、多种限制酶切割位点和启 动子、终止子等。(2)图1显示,切割下来的真核目的基因插入到柯斯质粒的cos序列的右侧,这就需要 酶切后的目的基因两侧与柯斯质粒的切口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柯斯质粒的氨茉青霉素 抗性基因中存在Ps

15、t I的酶切位点,真核目的基因中存在EcoRI的酶切位点,因此不能 选择Pst I和EcoR!进行酶切;目的基因的两端有Sau3A !和HMdlH的酶切位点,柯斯 质粒的cos序列的右侧存在BamH I和Hindlll的酶切位点;分析图2可知:Sau3A I与BamH I酶切后产生黏性末端,因此在图1表示的柯斯克隆方案中,宜采用Sau3AI、Hindlll 对真核目的基因进行酸切,采用BamH I、HindHI对柯斯质粒进行酶切。已知人噬菌体末 端醒能识别并切割两端由cos位点包围着的DNA片段,凡两端具有cos位点且长度相 当于噬菌体基因组的任何DNA分子都可以同外壳蛋白结合而被包装成类似X噬菌体的 颗粒。连接后,图中b的两端都有cos序列,但。的两端没有cos序列,因此b会被 包装进入噬菌体外壳蛋白。第6题:(08成都市毕业班诊)(10分)下图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植物光合作用部 分过程图解,其中A、B、C表示三种化合物,a、b表示两个生理过程。co.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的。C物质既作为b过程进行时的还原剂,又为b过程进行提 供 形成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