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施行方案 - 1 - 绩效工资施行方案 施行方案 二、奖励性绩效考核方法 〔一〕德:包括思想政治素养、师德师风等方面重点考核老师履行《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标准》,遵守《四川省老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情况〔10分〕 〔1〕加分: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授予荣誉称号或受到综合性表彰的予以加分乡镇党委政府〔县级部门〕加0.5分,县级党委政府〔市级部门〕加1分,省级党委政府〔国家部门〕加2分,国家级加3分〔本人提供原始材料〕同类表彰按最高等次加分,每人在考核期内加分累计不超过5分以上奖项加分只在本学期考核时使用一次,下轮考核期限不再加分 〔2〕扣分: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影响者扣1分,工作不服从安排者每次扣1分,因工作不当,引发家长告状至上级党政或主管部门,经核实应负主要责任的1次扣2分,学生出现重大违纪在场未予以制止,经学生证明属实的1次扣2分,出现重大平安事故在场不参与处理的,经学生证实1次扣2分违犯学校《职业行为十不准》一项次扣1分考核期限受到通报批评、党内外警告、行政记过处分的,视其情节轻重和影响大小,扣除相关责任人一次绩效考核得分的2-5分 〔二〕能:包括教育教学才能、教育科研才能、继续教育、老师专业开展〔10分〕。
教育教学才能主要考核老师组织管理学生、学生思想工作和结合所教学科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施行德育的才能,考核老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才能以当期学生评教为根据,满意率达80%及以上记5分,大于或等于60%--80%〔不含80%〕记4分,低于60%记3分 教育科研才能主要考核老师开展或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研究、总结提炼教育教学经历等方面的才能以及获得的教研业绩;继续教育主要考核老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学历学位进步和个人专业开展的情况按时参加和完成常规教研任务记5分 〔1〕加分〔教育行政部门〕:参加教育科研、教研、技装等电教部门组织施行的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二等奖以上的,县级加1分,市级加1.5分,省级加2分,国家级加3分〔本人提供原始材料〕,同类表彰按最高等次加分,每人在考核期内加分累计不超过5分;课题立项成功,县、市、省、国家级分别加1、2、3、5分,结题对应级别分别加2、4、6、10分〔只限主研人员〕 〔2〕扣分:不按时上交方案、总结、试卷分析^p 等规定上交的材料,每缺一项次扣1分,不按时参加本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每缺1次扣0.5分;未完成学校规定所写的论文或经历者扣2分。
凡继续教育考核不合格者扣5分 加分、扣分只在本学期考核时使用一次,下轮考核期限不再加分、扣分 〔三〕勤:包括教育教学工作量、教学常规、出勤、学校兼职等方面的工作教育教学工作量主要考核老师任课及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情况,教学常规主要考核“教学六认真”情况,出勤主要考核老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的情况〔35分〕 1、计分方法:周课时到达学校平均节次为根本工作量〔不含课时系数〕,可得根本分35分 周根本工作量=全校周课时总量/拨入绩效工资人数 〔1〕教育教学工作量:主要考核老师任课的情况〔超出平均课时的以课时津贴表达,不记分值〕,根据学科系数计算周课时 超工作量=实际上课节次x课时系数+其他工作量-根本工作量 科目 语数外 理化 政史 地生 音体美信息 地方性课程 七、八年级 1.5 1.4 1.2 1.1 1.1 1.1 九年级 1.5 1.4 1.3 -- 1.1 1.1 各项专职管理员计1个根本工作量〔即全校平均课时〕 跨级或跨学科的每周加1课时计算,55岁以上男老师和50岁以上女老师〔虚岁〕每周增加2课时计算,但增加课时不计系数 〔2〕管理岗位工作量: 1副校级按学校老师根本工作量的1.5倍计算,减去应承当的工作量2节,加上本人教学课时计工作量;根据教育局规定,分管平安的副校长可以不上课,假设没有上课,不减应承当工作量;中层干部按学校老师根本工作量的1.2倍计算,减去应承当的工作量4节,加上本人教学课时计工作量。
2年级组长2节/周,教研组长1节/周,备课组长1节/周 3兼职理化实验员记1/2根本工作量,兼职生物实验员2节/周,电教、网络计算机管理员5节/周,教务员6节/周,办公室工作人员6节/周,校内、外平安巡逻0.5节/天,艺体器材保管员5节/周后勤人员根据上级规定记1/2根本工作量;所有行政兼职1节/周 2、扣分: 〔1〕出勤:按学校出勤制度和会议制度执行〔学校提供印证材料〕 〔2〕临时性任务的安排和布置,推诿、拖拉、讲条件或完成不理想,根据情况一次扣2分〔教务处或相关部门提供印证材料〕 〔3〕教案、作业或其他资料检查:缺少一节〔次〕扣1分〔教务处或相关部门提供印证材料〕 〔4〕未经教务处同意的随意调课,一次扣1分〔教务处、值周领导提供印证材料〕 〔5〕达不到根本工作量一课时扣0.5分 第 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