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女娲补天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1.36KB
约14页
文档ID:409580414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女娲补天_第1页
1/14

15* 女娲补天文本分析: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 ( 其他三个是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 奔月),本文就是根据这个神话故事改编的课文主要讲的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后, 天塌地裂 , 民不聊生 , 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 , 冒着生命危险补天 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 篇课文, 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 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 精神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想象女娲补天的画面,了解女 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 ,从而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 , 不怕危险、勇 于奉献的精神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措、混、项”等 8 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 默读课文 ,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 , 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 过程,感受女娲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3. 发挥想象,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4. 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和古人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点了解 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女娲的精神。

教学难点:1. 想象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2. 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课时安排:1 课时一、感受传统 ,揭示课题1.展示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特色导语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 诗词歌赋、民 间传说、神话故事等 , 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看看这些图片 ,你们能说出它们 是来自哪个故事或传说吗?(学生依次说出图片中的故事的名称)2.结合图片引出女娲补天的故事1过渡:同学们 , 最后一张图片展示的是女娲造人的场景女娲是神话传说中 人类的母亲,她抟泥造人 ,才有了今天地球上的勃勃生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关于 女娲的另外一个故事——女娲补天3.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板书:女娲补天)明确:“补”能修饰的对象有衣服、锅、雨伞、营养等 , 那么“天”怎么能 “补”呢?又该如何“补”呢?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 ,检测预习1.介绍女娲的相关知识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女娲氏、灵娲、女帝等相传女娲造 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 世间天塌地陷 , 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 , 斩鳖足以立四极 , 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 说。

2.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3. 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测1)指名学生拼写生字cuò hùn xiàng 惊慌失 措 混 乱 一 项xī tā熄 灭 塌 下来shā sòng jì 杀 死 传 颂 功绩方法拓展:“塌”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来理解;“杀”可以结合动作和 学生的生活常识来理解;“熄”可以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来理解◆多音字:混hùn 混乱hún混水摸鱼◆形近字示例:塌(塌方)榻(下榻)蹋(糟蹋)◆生字谜语示例:昆明池畔打一字)(谜底:混)心上有自己,却无同伙人打一字)(谜底:熄)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部首归类:2工:项(项目) 火:熄(熄灭) 页:颂(传颂)功(成功) 烁(闪烁) 顶(顶头)攻(进攻) 炫(炫耀) 顺(顺利)巧(巧妙) 烽(烽火) 顿( 停顿)◆修饰词归类:动词:(露出)大窟窿(裂开)深沟(燃起) 神火(喷涌)洪水形容词:(快乐幸福)的生活(艰难)的工作(粘稠)的石浆(五色)的云霞◆近、反义词归类: 近义词:创造——创新 反义词:创造——模仿艰难——难辛 熄灭——燃烧传颂——歌颂 危险——安全(3)引导学生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划分层次,并概括出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在此 基础上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课文梳理: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交代女娲补天的原因: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塌地裂, 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第二部分(第 3~4 自然段):写女娲不忍百姓受苦,艰难补天第三部分(第 5 自然段):写人们恢复平静生活,怀念并歌颂女娲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故事的起因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百姓无法生 存),故事的经过是(女娲想方设法补天),故事的结果是(人们恢复了平静的 生活)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 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有疑问的地方2. 教师出示自主思考题目,学生分组交流讨论阅读与思考:(1) 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其作用2) 读第 2 自然段,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3) 读第 3 自然段,揣摩女娲的心理4) 读第 4 自然段,说说女娲补天具体做了哪些工作5) 读第 5 自然段,想一想,女娲补天后,人们是怎么做的6) 整体阅读课文,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形象?请简单说说3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对“阅读与思考”中的问题进行重点解读1)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其作用预设 :教师先引导学生抓住“欢声笑语”“快乐幸福”二词体会人类当时生 活的美好,然后提示学生注意故事后续人类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此基础 上体会“对比”的效果。

明确: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女娲造人后人间的幸福生活,与后文天崩地裂后人 间的惨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也表明了女娲补天的必要性2)读第 2 自然段,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即第 2 自然段最后两句,然后引导学生 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大窟窿”“黑黝黝”“深沟”“喷涌”“残害”“混乱” “恐怖”等,充分发挥想象,体会大地上的悲惨景象以及人类无处安身的凄凉境 地此处也可牵引到故事的起因,即共工怒触不周山,对共工作适度的人物介绍 和解读3)读第 3 自然段,揣摩女娲的心理预设:引导学生抓住“难过”具体分析可以采用连续设问的方式:女娲看 到了什么情景?她是什么心情?她为什么会难过?从中可以体会到女娲的什么 性格?应强调女娲视人类为自己的儿女,可联系学生平日生活中体验到的母爱感 悟女娲的母性4)读第 4 自然段,说说女娲补天具体做了哪些工作预设:这一段层次非常清晰,教师可先提示学生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再找出 段落中表示顺序的词语,即“先”“又”“接着”“最后”,然后引导学生一一 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指导学生表述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 头的过程时,可先预设几个小问题:女娲寻找石头的过程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她 可能会有什么想法?她可能在哪些地方找到这些石头?再把这些内容用准确形 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明确:①炼五色石补天;②斩龟足撑天;③杀黑龙除恶;④烧芦苇止水 (5)读第 5 自然段,想一想,女娲补天后,人们是怎么做的预设: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提炼出“怀念”“传颂”两个核心词,再 分析“传颂”一词的含义,从而让学生明白女娲补天、挽救人类是人们传颂她的4原因6)整体阅读课文,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形象?请简单说说预设:理解女娲的形象 , 重在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其精神品质要引导学生从 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 分析有关女娲的具体事例 ,体会其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为了 人类不怕困难、甘愿奉献的精神方法拓展: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多种, (1)通过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语言 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 来把握人物的形象; (2)通过分析人物 所做的事件来理解人物的个性、品质; (3) 通过分析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来把 握人物的形象; (4) 通过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5) 通过理解文中 评价人物的句子来体会人物形象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动人的神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神话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是中华民 族宝贵的财富。

女娲炼石补天 , 不辞辛苦 , 不畏艰难 , 为了人类甘心奉献 , 千百年来 , 被人们深深怀念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再次感受女娲身上闪现的美好品质小结:这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 , 是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节课上, 我们了解了关于女娲的知识 ,认识了生字 ,理解了重点语句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感 受了女娲的人物形象 , 体会了她身上让人感动的可贵品质同学们的表现仍然很不错,2.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比如理解词语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归纳 文章中心的方法等3. 摘抄、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5◆抓住重点词语激发想象,感受人物精神师:通过读书,你们自己解决了女娲为什么要补天这个问题,那么女娲是怎 么补天的呢?天补好了吗?课文哪儿写着呢?生:课文的第 4 自然段写着呢师:这一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重点,为我们叙述了女娲补天的全过程里面 有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大家能找出来吗?生:里面的“先、接着、最后”三个词都表示顺序师:你找的很准确,这三个词都表示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其他同学有不同看 法吗?生:我觉得除了那三个词语外,“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里面的“又”也 表示顺序。

师:哦?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生:我发现每一个词后面的内容都讲述了女娲补天过程中完成的一项工作 “又”这个词也领起了其中的一项工作师:你的发现真让老师觉得惊喜!是的,这四个词语分别领起了一项女娲的 工作谁能用简要的语言把这些工作概括出来呢?生 1:第一项工作可以用“炼石补天”来概括生 2:第二项工作可以概括为“斩乌龟腿撑天”生 3:第三项工作是“杀黑龙”生 4:第四项工作是“烧芦苇堵地缝”师:很好,大家的表述都很准确简洁,不过如果用相同的字数来表达的话, 老师这里有四句话可以供你们参考教师出示课件:“炼五色石补天”“斩龟 足撑天”“杀黑龙除恶”“烧芦苇止水”)师:女娲完成这些事情轻松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6生:不轻松,第一句说这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不可能轻松的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句话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生: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总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赏析:女娲是怎么把天补好的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文章讲述这一内容的段落 层次非常清晰,适合做分析层次、概括层意的训练该片段中,教师先引导学生 抓住表述顺序的关键词,然后提示学生进行概括,在理解整段文字内容之后,再 返回讲述段落首句(中心句)的作用。

这样的讲课顺序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理解课 文的难度,同时也教导了学生快速把握层意的好方法本文是一篇自读课 ,教学时应遵循“由字到词到句到篇”的原则 ,逐步理解课 文内容课前可让学生做好预习 , 包括理解生字词、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女娲补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