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互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发扬学生 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习效率,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订学习互助小组 建设实施方案一、科学分组,落实责任,合理搭配1.每个教学班划分若干个学习小组1)每个学习互助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 人为宜,也可以一对一,成 员的组成按照 2:2(每组两个学习成绩较好的,一个一般的,一个学习困难 的)或 2:2:2(两个学习成绩较好的,两个一般的,两个学习困难的)的 比例进行分组班主任要摸清学生的学习状况,认清学生在每个学科中的位 置,还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性格、情感特征等非智力因 素要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各小组的人数应相同2)班主任负责具体分组工作,在12 月完成分组工作,小组成立后无 特殊情况不轻易进行人员变动3)定组名:每个学习小组要有体现本组个性的组名,一方面调动组 员的积极性,增强小组凝聚力;另一方面个性的组名便于增强小组之间的对 抗性4)定组训:每个小组成立后要形成统一的小组意识,制定明确的组训, 组训是小组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旨在增强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积极进取 意识。
5)定目标:为了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体现合作、探究的新 课程理念,每个小组都要有自己的短期目标(如学期中和学期末目标)和长 期目标(年度和高中阶段学习目标),这是小组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同时, 每个小组成员依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制定自己的短期学习目标和中长期学习 目标,并在组内公布便于组员之间互相监督和互相促进6)分组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对有问题的学习小组,班主任和任课 教师要深入到有问题的小组进行了解协调,指导各学习小组开展工作,帮助 解决存在的问题,让互助小组尽快走上正规2.加强小组长配备1)确立好学习互助小组后,每小组要确定负责人:行政组长、学科 组长、协调记录组长2)选择组长的原则:要求被推荐人责任心强,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协调能力3)选择学科组长的办法:优先从学科成绩突出的学生中产生,或者 由小组成员推荐选举产生,但班主任必须把好关4)各负责人的职责组长:全面负责本小组日常管理工作;学科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本学科学习任务的分配、合作交流的开展、 展示人选的确定以及收集疑问和难点,汇总给课代表等日常学习工作;协调记录组长:负责记录本小组成员的各种表现 3.小组成员的座位安排。
每小组必须是前后座位,学科组长尽量安排在中心位置4.在实施分组教学前,班主任要做好两个培训:(1)班主任对各小组组长、科代表及班长进行管理培训2)班主任要对各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二、落实小组活动,增强合作探究意识 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宣传,协调确立学习互助小组,落实行动,并让学生 制定小组计划1. 课前完成学案内容1)学生借助学案中的学习目标,结合教材,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为主要形式进行自学;(2)学生可以通过结成的学习对子进行交流学习,也可以通过学习小 组进行集体学习,即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学习;(3)学习小组长收集疑问和难点,汇总给科代表,科代表再把各小组 的疑问和难点归纳汇总交给学科教师,便于教师了解学情2. 课上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小组内互助交流,形成共识或 提出问题3. 课后进行课堂小结互助小组成员要做到“三思”,即一思我今天的 收获是什么,二思哪些问题我还不明白,三思没有听懂的问题该怎样解决 对未完成的学习任务小组内进行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三、分组合作学习的考评反馈 1、对分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评价反馈,班主任指导学习委员要定期(每 周)评价各学习小组在展示中的表现。
比如:评价互助小组课前学案完成情 况,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内容,规范性,及质疑对抗效果,课后解决问题的 方式、能力和反思情况等等2、具体评价方式见:(1)班主任定期组织检查互助学习小组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完成 情况及时指导互助小组调整目标和措施2)表彰总结,激励评价班主任对学习互助小组进行考核评比,对 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表扬或奖励并向学校推荐表现特别突出的小组,学校 每月汇总后,向全校通报表扬2014 年12 月 3 日学习互助小组登记表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