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II)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08927244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拉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拉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拉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I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拉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I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II)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名著的概括或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汤姆索亚历险记“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哈克三个小“海盗”在威尔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表现了三个少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酣畅心境。B水浒传中晁盖、吴用、柴进、刘唐等七位好汉能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恰到好处,全然不露痕迹,使精明的杨志中了计。C西游记中有很多精彩曲折的情节,如“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却借来假扇;第二次借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孙悟空请来天神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

2、。D朝花夕拾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鲁迅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如善良真诚、知书达理的长妈妈帮他买了绘画的山海经,他便称赞长妈妈有“伟大的神力”。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翻开动漫书要关上”这话的第一层含义,即读书要有选择。我们不反对俗文化,但特别强调要读经典,什么才叫经典呢?圣洁的、美感的、雅致的、庄重的、忧郁的、悲悯的东西,使是经典。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便是经典。经典常常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走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也就是说,它们穿越过也正穿越着时间和空间。当然,语文教材的文

3、章是经典,教育部规定的30部中学生必读书是经典。阅读经典,是为了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阅读经典,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阅读经典,是为了鼓舞我们的智慧和心灵。那么,什么又不叫经典呢?卡通书和动漫书大约不叫经典。当红影视明星写的书不是经典。正吵得火爆的书难成经典。而据说一读就可变得聪明成为天才考到高分,这样的书肯定不是经典。同学们却偏爱读这些书,也不能全怪同学们,社会是这么浮躁和功利。文化也要快餐,道德也要速成,这是急功近利的毛病,是脚痛医脚的错误。思想贫乏、情感苍白,几乎是人文上的不治之症,是癌症;词不达意、语言千瘪,终将成为同学们发展道路上跨不过的铁门槛!所以,要读经典,要宁静

4、而从容的阅读,要沉醉而投入的阅读。“翻开动漫书要关上”第二层含义就是,确保读书的充裕时间和安宁心境。媒体的多元和出版业的发达,有时也是坏事。我们的眼球和脑半球常常被换来换去的频道控制了,或者,是网站,是卡通动漫书,是时尚的花花绿绿的书。我们消遣,感到快捷和轻松,却也感到乏味和无聊,轻浮和浅薄。所以,打开电视还要记得关上,开机上网还要记得关上,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于是,读书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有了心境和氛围。我常常怀想一些境界,像叶灵风在书斋趣味中说的,“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像冰心女士在寄

5、小读者中说的,“夜渐长了,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愿隔着地球,和你们一同在晚餐后用功”。像林语堂先生说的,“或在暮春之夕,与你们的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诗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哲学经济诗文,十数本狼籍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取之,取而读之”。我自己也常常庆幸,自己少年时双手不是操作遥控和鼠标,而是翻开发黄或洁白的书页,行走在唐诗深处,融化在宋词里边,曾在三国演义里金戈铁马,曾在红楼梦中陨泪齿怀。以上,我谈的是要读经典和宁静读书的问题。同学们,人间的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阅读经典,宁静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我们不负读书,读书终将不负我们。(选自诗文选粹有删改)2

6、 . 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翻开动漫书要关上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 . 在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名人的话来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 .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划线句“我们不负读书,读书终将不负我们”的理解。5 .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花开的声音路的两边是山,山的两边是崖。沿着细长而崎岖的山路,她牵着孩子的小手,向山下走去,步履沉重而缓慢。“妈妈,我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孩子扬起小脸,满脸兴奋地说。她向路旁看去,漫山遍野的花开了,开得正盛,一簇簇、一片片,像一张张盛开的笑脸。一阵微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耳畔响起树叶的“哗哗”声。她蹲了下来,闭上眼睛。“嗡嗡嗡嗡嗡嗡

7、”花丛中传来一阵细微的蜜蜂的轻鸣。她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妈妈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妈妈,花儿漂亮吗?”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她拉着孩子胖乎乎的小手,伸到一朵正在盛开的花朵上,孩子的小手贪婪地摩挲着一片片鲜红的、嫩嫩的花瓣,一脸的期盼和向往。“漂亮,花儿就像我们的小欣欣一样漂亮!”说这话时,两行清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粗糙的脸庞上滚落。青山无语。绵延起伏的群山,像一块被人抖了一下的绿绸子,掀起一道道沟壑纵横的皱褶。她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的山崖。当年,她丈夫与同村的牛二上山采草药,就是在那座崖下,遇到山体垮塌,在一块巨石砸

8、向她男人的那一瞬间,牛二用力将他推了出去,结果,她男人失去了双腿,牛二却抛下孤零零刚满周岁的女儿永远地留在了山崖下。“妈妈,送给你。”她失神地看着山崖发愣时,孩子摸索着,将一束夹杂着一些杂草的鲜花递了过来。她笑着接过鲜花,将孩子放到背上,说:“快走吧,去晚了医生都走了。”乡集上,人来人往,送医下乡医疗队正在忙碌地为村民们免费义诊。医生翻开孩子的眼睑看了看,问:“多长时间了?”她迟疑了一下,答道:“从小就看不见。”医生摇了摇头:“这个没办法治,是眼角膜出了问题。”“那把我的眼睛换给她吧,她还小。”说这话时,她显得很平静。“哪有那么简单,眼角膜移植,要省级的大医院才能做。”医生看了看她那双破了个洞

9、,露出半个大脚趾的解放胶鞋,嗫嚅着,“那得好几万块钱呢!”她不再说话了。几天后,后山的矿上来村里招人,一个月好几千的工资,她报名了。后山的矿洞里昏暗潮湿阴冷,不时有碎石掉落,但她干得很起劲。她掰着粗糙开裂的手指头计算着工钱,一想到不出三四年,孩子就可以看到那些漂亮的花儿了,她全身就充满了力气。可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未领到,矿洞塌了,一块石头砸中了她。弥留之际,她紧紧抓住医生的胳膊说:“把我的眼睛换给我女儿,现在我有钱了,抚恤费就有好几十万呢!”她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像一个负债累累的人,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漫山遍野的花儿开了。山坡上,又多了一个小土堆,静静地卧在野花丛中,像一只眼睛,默默地

10、注视着连绵的大山、遍地的野花和山坡上袅袅升起的炊烟。多年以后,一个女孩跪在坟前,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她点燃纸钱,从贴身的衣兜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慢慢展开,扔进燃烧的纸钱里,火苗渐渐吞噬纸条上的一行小字“牛二遗女,当如吾儿”。空气中飘来野花淡淡的清香,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嗡嗡嗡嗡嗡嗡”,女孩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妈妈,你听,花开的声音!”6 .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7 . 文中第段描写村主任有何作用?试结合全文分析。8 . 文中两次描写小欣欣的“大眼睛”,各有什么作用?(1)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

11、。(2)一又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女孩清澈的眼眸是流下两行清泪9 . 小说以“花开的声音”为题,有何妙处?三、对比阅读(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富贵不能淫)(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官,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

12、,不当屈。”其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勿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有删改)(注)脱粟:吃糙米饭。艺:种植。曩:从前。 发:打开。橐(tu):口袋的一种。10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是)B得志,与民由之(遵循)C御史诣学官(到)D属吏咸伏谒(都)11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倒悬之/父命之B独行其道/其迁淳安知县C以顺为正者 /谒当以

13、属礼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昨闻海令为母寿12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又破有立。B甲文中孟子先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中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13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志,与民由之。(2)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14 . 包拯、海瑞在民间人称“包青天”“海青天”。

14、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四、句子默写15 . 按课文原文填空。(1)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2)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香远益清,_。(周敦颐爱莲说)(4)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5)佁然不动,_,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6)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五、诗歌鉴赏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

15、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6 . 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_。17 . 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六、名著阅读名著阅读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个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intel-lectual(理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