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0889919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编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 报 书课 题 名 称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学 科 分 类 综合类 主 持 人 姓 名 薛玉红 所 在 单 位 舞钢市第六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3年5月9日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制填 表 说 明 一、申报书各项内容用电脑打印,要求语言严谨,字迹清晰。二、申报书需报送一式3份,A4纸复印,左侧装订。三、课题主持人限1人,须为中级及以上职称;主要成员限5人以内(不包括主持人)。四、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和厅直各中小学校负责申报的组织工作。五、材料报送通信地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三路12号河南省基础教研室课题办(41

2、5室)邮政编码:450016联 系 人:杨伟东申宣成联系电话:0371-6200521562005268电子邮箱:一、数据表课题名称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主持人姓名薛玉红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74.12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务小高研究专长案例研究工作单位全称河南省舞钢市第六小学联系电话13461159332电子邮箱邮政编码462500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工 作 单 位杨敏女1981.11小高舞钢市第六小学张晓丽女1976.10小高舞钢市第六小学蔡小丽女1974.10中一舞钢市第六小学祝华女1979.01小高舞钢市第六小学王帅民男1971.06中一舞钢市第六小学最终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计

3、划起止时间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经费预算图书、资料费大约5000元左右;与大学合作进行师资培训,培训费用约25000元;交流、研讨、协作研究同课异构费用约15000万元,合计约4.5万元左右。二、课题设计论证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等。(可加页)问题的提出: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系统提出了新世纪教师的必备素质,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参与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

4、质教育的需要。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工作显得很不适应,完全自上而下的课程运作模式,教师不是作为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而是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执行者,教师教研主体地位的缺失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要求我们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努力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积极推进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在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中也指出:将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

5、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校本教研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需要。学生课业负担一直在要求减,不但没有减反而存在在增的现象。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途径之一是要抓高效课堂,让问题在课堂上解决,让问题在教师的反思中解决。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能激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制度,调动老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问题的研究解决上,用在教学策略的研究上,用在自身素质的提升上,放弃“教不会练会,练不会考会”的思想,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减少重复性的题海战,给学生彻底减负。根据本校师资严重不均衡的现状,要构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必须依托校本教研。开展

6、校本教研工作需要老师们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需要在全校营造浓郁的校本教研氛围。而现有的校本教研制度还没有真正起到激励全体老师参与教研的作用,亟待研究一套适合本校校情的校本教研制度,调动全体老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内动力,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逐步实现教学、教研、学习一体化,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减负的目标。概念界定:校本:就是学校的发展需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学校的所有活动都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问题,充分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和潜力,让学校获得生命,充满活力。校本有三层含义:“为了学校”,是指学校自身应成为发展的中心和根本,学校的

7、一切办学和改革措施都要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组织成员的发展,最终有利于教育对象的发展;“学校中进行”,是指在学校办学与教育改革中,充分发挥学校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开发全体教职工的创造潜能,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成为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基于学校”,是指教育改革的主阵地是学校。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行动为指向的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立足课堂,以课堂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载体,以解决学校现实中存在问题为突破口,全员参与的融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是:“

8、自我反思”、“同伴的互助”、“专家引领”。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水平提升的关键。校本教研最根本的特征是实践性:是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研究,是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类型: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教学型教研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开展,贯穿备课、上课、评课等环节之中,以同伴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性教研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问题展开,遵循研究的一般程序和规范,发现和创新是

9、研究的重要途径,活动方式以课题小组为主;学习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表现为研究性学习,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是研究的主要呈现形式。学校现在正在开展的多为教学型教研,为了防止校本教研“泛化”,必须深入开展研究型教研,为了提升校本教研的理论水平,防止在同一水平重复,开展学习型教研。校本教研制度:确保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保障体系,是为了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而建立的长效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外部动力。校本教研制度要具备五要素:1、积极的目的,解决“为何做”的问题,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一切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明确的

10、要求,这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校本教研任何方面的制度都必须清楚要求学校或教师具体做什么。3、充分的保障,这是解决“能够做”的问题,校本教研活动必须有人员、时间、空间、物质和资金等个方面的制度保障。4、有效的监督,这是解决“做到位”的问题,校本教研制度再好,没有有效的监督去执行,同样是虚设。5、广泛的宣传,这是解决“知道做”的问题,制度的建设必须让全体老师参与,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争得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国内外研究状况:最早使用“以校为本”概念的,是美国纽约州1971年成立“以校为本管理委员会”,它旨在实施分权化管理。80年代后期,美国教育的一项策略是派部分大学教师到中学做专任教师,

11、指导中学教学改革和实践,这一共同体被称为联合体。到1990年,正式的综合大学的协助伙伴已发展到1400个。美国教育界学者认为这一做法是“教育改革的最佳战略”。 自80年代以来,美国不断进行改革,“重建学校运动”,强调以校为本,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末特别关注教育科研问题,真正把帕夫雷斯中学变成了培养教师的摇篮,而自己也变成了教育叙事研究的典范。前苏联非常重视中小学校与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师范院校的合作。通过这种形式,提高了科研效益,锻炼了教师,使很多教师因此走上了教科研道路。在英国,20世纪70 年代末,教育家埃利奥特就主张尝试建立了“课堂行动研究网

12、络”。 教师校本培训计划是中央及地方当局一项固定的长期工作,在学校,每年或每学期的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用于教师培训活动,让教师参与校本培训课程、各种专题讨论会、座谈,和校外来访人士的交流、专家教授提供的咨询及教师个人或团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等。如此,不仅使课堂及学生焕发了生机和活力,而且使学校及教师充满了热情和朝气。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授权中小学实施“学校自我管理制度”。 这种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目前正在世界各地实施或倡导,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这些年来教育的发展,使得学校教育走向校本发展。发达国家的课堂行动研究网络制度、临床专家培养制度、联合体制度、在职教育研修和优秀教师休

13、假制度等,都属于相对成功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经验。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了教研的组织结构、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目的等,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创建教研制度的里程碑。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的以校为本的理念走进了中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了许多“以校为本”的实验和试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许多学校中已经呈现出了校本教研的典型学校。不少学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走一种教学研究校本化的道路。各地创建了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学校三级不同层次的适合本地特色的校本教研制度。如北京市教委教研室制定了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年报制度,福建省南安市教研室规定教研员“五个一”

14、制度,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中心小学教研组集体备课的调整意见和操作流程等。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校本教研的专项研究,是一种自下而上,从学校内部推进教育改革的研究。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是无法使教育研究成果很好地在教育实际中加以运用的。学校教学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建立相对性的激励机制,将学校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学校教师参与研究校本教研。到目前为止,以校为本的呼声很多地方仍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出现校本教研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校本教研制度存在多而无序、重复低效,没有真正起到制度的引领作用、激励作用,没有真正把教师的研究潜能激

15、发出来,造成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重视标新立异,缺少实际应用价值,无法落到实处;校本教研制度出现千校一面现象,没有校本特色。由于制度问题导致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意识不到位,缺少学习交流、在互助中成长的主动性,使得校本教研只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我反思活动,发挥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作用,发挥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注重三者相互间的整合,有效促成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研究目标:1、 建立一套基于本校实际的、能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制度体系;2、 创建“学习型组织”;3、 促进大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大部分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交流的习惯;4、 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改变教师的教学习惯,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5、 培养带动创建学校内部的校本培训团队,引领教师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