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路标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08874478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路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认识路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认识路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认识路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认识路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路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路标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路标教案【篇一: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案。 学生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实际走一走,估测1千米的距离。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公里)=1000米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3000米=3千米km m dm cmmm

2、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我们前面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名称及字母 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 2快速反应:师随机说单位,学生迅速做出相应的手势,来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二、揭示课题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你们还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 师板书课题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出示课件1(路牌标志图) 师:类似图中的情形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路标上的“27千米”“58千米”“85千米”的意思。 师总结: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

3、的长度单位。 (二)出示课件2(三幅路牌标志图)师:上面是学校附近的路标,你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 (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师: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 师: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春季田径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其中一项是长跑1000米。(教师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 生:5圈 教师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 板书:1千米(公里)1000米(师强调读音不同,突出数字和单位之间的差别) 2实际感受1千

4、米。(视频)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师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从学校门口出发到锦绣苑正好是1千米。让学生跟着老师在视频上感受1千米的距离,并让学生想象一下2个、3个、4个?1千米有多远。 师:打开学案,你能按照刚才的视频线路把相应的距离填上吗?3出示出租车计价器 师:起步费下面标的单位是什么?你能看懂吗?生:“公里”就是“千米” 四、合作学习,探索转化 师出示学案 :5千米=()米 4000米=()千米 3千米=()米 9000米=()千米 (一)生4人一小组讨论怎样填写,由小组长最后确定统一结果。 (二)讨论充分后,生填写完整。(三)小组展示,其他小

5、组评议,有不同意见的指出并说出自己的答案。 (四)整体订后,分四小组读、男女生分别读、同桌互读,竞赛哪组读的好,记得快。 (五)对口令,同学整体回答。 (六)开火车竞赛,看哪组记得好,记得快。 师总结: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个1000米,就是5千米。 评析: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没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千米的认识上,长度单位间的变换由于学生基本上属于“教师不讲就会”的状态,所以教师花费的教学时间相对就少一些。 五、律动 同学们,千米的认识掌握得非常好,现在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做一做课中操小手拍拍。 六、巩固练

6、习 (一)读一读,用千米表示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千米。 (二)出示山东省地图,感受“潍坊-青岛”“潍坊-济南”的距离,感受几百千米。 (三)出示全国地图,进一步感受几千千米。 (四)出示学案,生填写不同交通工具的每小时的行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师集体订正答案。 (五)“小笑话”,根据孩子们实际生活“校运动会”来对单位进行纠错,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 “去年我们学校召开了校运会。孙佳俊不愧是跳远高手,轻轻一跃就是1千米。我班的魏宗辰沙袋扔的特别棒,能扔10千米呢!韩昊在离终点还有2千米时摔了一跤,但是他立刻站起来,接着跑,终于取得800千米冠军。郑晓婕说,长大了要参加奥运会,争取夺个5 米

7、冠军。王玺琳想,我也该锻炼起来,争取今年参加校运会。于是,我今天早上跑了1 米 。” (六)图片出示,生集体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师及时订正答案。 (七)“判断对错”师点名提问,生回答并改错,其他同学共同评议,最后师总结订正。 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出示学案,两道待解决问题有同学独立完成。 1 汽车每小时行56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5千米。汽车每小时比摩托车快多少千米? 2要筑1千米长的公路,已经筑了650米,还要再筑多少米? 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展示,完成后整体订正。师对错的题详细分析。并着重强调,在计算过程中千米和米得单位要统一。 八、课外拓展 (一)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 )

8、千米,动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 )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在网上查找这些资料。) (二)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把学生带向研究性学习的行为中,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环境。) 九、总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生谈收获,师总结。 小结:知识靠一点一点的积累,带上数学的眼光,运用所学解决更多的问题相信会更好。【篇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9、(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师:生活中哪儿有三角形?(随着学生说出示) 红领巾、自行车、路标等等 教师: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有三角形的图片,咱们一起来找找看三角形都藏在哪里? 3引入。 教师:真会观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

1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三角形的含义。 (1)教师: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现在请你们画一个三角形。 (2)订正: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出的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先画一条线段,从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出发,再画一条线段,把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预设:学生会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说画法的过程中体会“围成”。 (3)课件出示: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精彩,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这两个是三角形吗?为什么?(有两条线段的端点没有连上) 教师:老师现在按你们说的,来画个三角形,你们看看老师画得如何。 课件演示:画三角形的过程。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这样相连的

11、三条线段就是“围成”。 (4)教师总结:现在谁能完整的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1)教师:你们刚才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标在图上。 (2)汇报: 教师:看看,大家画的三角形样子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呢? 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3)教师:如果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写上三个不同的大写字母,如: 教师:再说说,三角形abc的3条边、3个角、3个顶点分别是什么? 3条边:ab、ac、bc; 3个顶点:a、b、c; 3个角: a、 b、 c。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师:三角形除了有3个顶

12、点、3个角和3条边以外,它和平行四边形、梯形一样,也有底和高。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底呢?请打开教材阅读第60页上的内容。 教师指定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2)画三角形的高。 教师:在刚才画的三角形内,画出一条高,比一比,看谁画得最规范。 订正:画好了吗?老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画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这样画对不对? 教师:正确的高怎样画呢?谁愿意画出黑板上这个三角形的高?边画边说怎么画。 生展示并描述。 师总结:以bc边为底画一条高,先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bc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通过a点,然后从a点向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线,用虚线表示,标出直角符号,顶点与垂

13、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写上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写上底。 教师:仔细观察你画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它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互相垂直) 教师: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画三角形的高实际上就是我们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 教师:还能在你的三角形中画出其他的高吗?还能通过哪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画高?试一试。 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三角形的高。教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画出了几条高? 预设:锐角三角形有3条高,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只有1条高。教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还有高吗?在哪里? 预设1: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内,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课件演示

14、),所以,直角三角形还有两条高在三角形边上。 预设2: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内,还有两条高的垂足落在钝角两边的延长线上(课件演示),所以,钝角三角形还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面。 教师:三角形有几条高? 总结: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条边,( )个角,( )个顶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 2教材第60页做一做。 3. 练习十四第1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就要下课了

15、。一起来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 教师: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远不止这些,随着我们学习的不断深入,大家的收获会更多!【篇三:交通安全教育课教案】 交通安全教育课教案 交通安全伴我行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知识;明确交通安全不安全的行为,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认识交通安全隐患存在的必要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 3、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力和热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各种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知道有关交通常识,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 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交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身边交通状况的图片。 2、全国交通事故资料。 3、各类交通标志。 教学过程: 一、认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1、浏览图片,了解交通危机 2、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