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报告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08850976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报告2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报告2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报告2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报告2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报告2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报告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报告2(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四 川 省 叙 永 煤 矿联合试运转报告二0一一年四月一日四 川 省 叙 永 煤 矿 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报告 矿井名称: 四川省叙永煤矿矿井地址: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震东乡落业村设计能力: 45万T/年设计单位: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施工监理单位 :成都府南河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单位:四川省叙永煤矿开工时间:二八年十月试生产时间:二一年三月三十日报告时间:二一一年四月一日目 录第一局部 矿井概况71、矿井概况:72、井田面积、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71井田面积72煤层赋存及围岩83煤层煤质124构造133、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141矿井设计能力、服务

2、年限172开拓方式183地表小窑开采情况194、矿井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因素情况191水灾因素情况222火灾因素情况223瓦斯灾害因素情况224煤尘灾害因素情况22第二局部 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231、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31矿井开拓方式232井口数目及位置242、矿井采掘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41煤组开采顺序242巷道布置253采掘头面243、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54、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61提升运输系统设计情况262实际建成的运输系统275、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71给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72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86、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

3、情况287、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及建成情况308、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01防尘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02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19、矿井通讯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310、矿井压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311、批准的设计图件和建成的实测图件34第三局部 联合试运转方案351、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352、联合试运转的测试工程、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353、联合试运转的目标、预期效果374、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方案与劳动组织375、联合试运转总结376、其它规定事项37第四局部 联合试运转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应急预案401、试运转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分工和安全生产责任制401试

4、运转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分工402安全生产责任制432、采掘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531过断层及破碎带安全技术措施532防止冒顶和处理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563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574工作面过老巷安全技术措施585工作面末采收尾安全技术措施596采掘应急预案593、“一通三防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应急预案601通风瓦斯管理安全技术措施602安全设施的施工及安全装备的配置623防治煤尘管理安全技术措施634“一通三防应急预案654、防治透水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681防治透水的安全技术措施682防治透水的应急预案682防治机电事故的应急预案705、防治顶板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

5、案701防治顶板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702防治顶板事故的应急预案716、防治放炮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711防治放炮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717、加强提升、运输管理、防止跑车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731提升、运输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732提升、运输应急预案738、其它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741井巷贯穿的安全技术措施742启封、排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743监测监控的安全技术措施754防治粉尘的安全技术措施765雨季“三防救灾措施及救援预案77第五局部 工程建设手续复印件81第六局部:联合试运转配置人员资质数量81第七局部:矿井各系统生产能力 82第一局部 矿井概况1、矿井概况:四川省叙永煤

6、矿隶属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威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位于叙永县震东乡落叶村,行政区划隶属叙永县合乐和震东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0491053652,北纬280626280908。该矿井始建于1995年,2000年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90kt/a,根据国家开展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6352号文件、川发改能源200687号文件,国家将古叙矿区落叶坝井田规划为技改、扩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0 kt/a,并将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方案已上报省、市、县主管部门,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扩建工程工程开工建设。我矿根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设立扩建工程指挥部,于2008年10月开工扩建,经过十七个月的扩能建设

7、,井下各生产系统 基本满足450 kt/a生产条件,形成三个走向长壁式回采工作面一个为综采工作面和五个掘进工作面一个为综掘工作面。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主平硐井口坐标X:X=3113072.407;Y=35553020.166;Z=+783.62;=2660643。风井井口坐标为X=3113158.587;Y=35554321.699;Z=+1116.375;=2640610。并已形成完整的矿井生产、通风、运输、排水等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工业场地等,对整个矿井开拓总体布局比较合理。经会同建设单位人员现场踏勘和反复比较,设计拟不再新选择井口进展比较,全部利用原有井口及平硐开拓方式2、井田面积、煤层赋

8、存及围岩情况一、井田面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向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5100000520339。法定开采古叙矿区落叶坝井田,井田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矿井开采C19、C20、C24等三层煤,开采深度为+1125m+600m,相对高差500多米,属低中山区共18个拐点坐标圈定。煤层倾角378,属于缓倾斜倾斜煤层。地质资源量为32694.45kt,设计可采储量27315.25kt。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号XY拐点号XY1311456035553790231149003555287033114890355519304311412035551340531143363555131

9、2631148103555154073115010355519308311501635552882931143003555499010311410035556110113113800355568001231124453555830013311179535556910143111160355555901531119303555526016311292035546201731135803555412018311397035553300二、煤层赋存及围岩一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地层及含煤地层井田出露地层最老为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最新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和第四系全新统。现将地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

10、Q主要由坡积、残积和冲积物等构成,多分布在山麓、沟谷及低洼地带,为砂土、粘土、砾石等,厚013m。本系地层与下伏三叠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2、三叠系T统须家河组T3j为一套褐黄色、灰色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底部夹炭质泥岩及薄煤层,厚度大于100m,与下伏中统雷口坡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2中统雷口坡组T2l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分为三段: 第三段T2l3主要为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灰岩,中部夹灰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底部为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灰质白云岩,具水平层理,厚82m。 第二段T2l2为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钙质泥岩、泥质灰岩,夹含泥灰质白云岩,具水平层理

11、。厚69m。 第一段T1l1上部为灰色薄厚层状泥灰岩,中部为灰、浅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具水平层理,厚43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下统嘉陵江组T1j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分为四段: 第四段T1j4 上部为灰、绿灰色灰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及白云质灰岩。下部为灰、灰绿、灰黄色中厚层状泥质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底部有约10m的紫色、灰黄色白云质盐溶角砾岩。本段厚91m。 第三段T1j3该段分为上、下两个亚段。a、上亚段T1j3-2上部为灰白色薄层状白云质灰岩,下部为灰色中至厚层状石灰岩,具水平层理,厚130m。b、下亚段T1j3-1上部为暗紫色泥岩。中部为灰色、黄灰色钙质泥岩、泥灰岩及紫色泥质

12、灰岩。下部为灰、黄灰色夹紫色盐溶角砾岩。该段厚58m。 第二段T1j2西部以黄灰、浅黄色钙质泥岩、白云质泥岩为主,夹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东部为绿灰色泥岩,中下部为绿灰色泥岩,钙质泥岩及石灰岩。本层厚17m。 第一段T1j1本段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上亚段以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为主,局部夹薄层生物碎屑灰岩、内碎屑灰岩,顶部夹假鲕粒灰岩,厚164m。下亚段为灰、紫灰色薄层状泥灰岩,夹紫色泥质粉砂岩、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厚44m。本组与下伏的下统飞仙关组呈整合接触。4下统飞仙关组T1f根据岩性特征分为四段第四段T1f4以紫、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局部夹薄层灰色灰岩。底部为灰绿色

13、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本段厚44m。第三段T1f3属紫、暗紫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紫灰泥岩、泥灰岩。底部为灰、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含泥钙质泥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厚约5.5m。本段厚为85m。第二段T1f2以紫、紫红色中厚层状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局部夹薄层粉砂岩及石灰岩,本段厚161m。第一段T1f1本段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上亚段为灰、浅灰色中至厚层状石灰岩夹泥灰岩及本亚段厚59m。下亚段以紫灰色泥岩、钙质粉砂岩为主,夹灰绿色薄层状泥灰岩。底部有2.58.5m褐灰色块状中至厚层状泥灰岩。本亚段厚59m。3、二叠系P1上统长兴组P2C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块状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夹薄层钙质泥岩。中上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本组厚46m。2上统龙潭组P2L为含煤岩系,共含煤615层,其中全区可采和大部可采4层。岩性主要为粘土岩、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夹炭质泥岩和煤层。顶部局部夹12层薄层状生物碎屑泥灰岩,含丰富植物化石及少量动物化石,局部含鲕状、团块状菱铁矿结核。底部含零星散状、结核状、树枝状黄铁矿,富集成层,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层。本组厚98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