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0882768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学习要点1、理解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内涵;2、了解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原则;3、掌握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原则,熟悉生态系统管理的技术途径;4、了解生态系统管理的数据基础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度量方法。核心概念 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健康(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社会组织、自然系统 及人类健康的整合性科学;而生态系统健康是指生态系统没有病痛反应、稳定且 可持续发展,即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进程有活力并且能维持其组织及自主性,在 外界胁迫下容易恢复。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的控制,是将生物 体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与人为活动的调节连接在一起,以创

2、造一个理想的生态系 统状态。11.1 生态系统健康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等人类和自然 干扰的影响日益危及到人类自身和赖以生存地球的可持续发展。1992 年巴西世 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以来,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性,成为世界各 国一致的目标。11.1.1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内涵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既可理解为生态系统的一种状态,也可理 解为一门学科。不同的学者对生态系统健康的状态与生态系统健康学科体系有不 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可概括如下:生态系统健康(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 社会组织、自然系统及人类健康的整合性科学;而生态系统健

3、康是指生态系统没 有病痛反应、稳定且可持续发展,即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进程有活力并且能维持 其组织及自主性,在外界胁迫下容易恢复(Kristin, 1994; Cech, 1998, Rapport 1998 , 1999)。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resilience),保持着内稳定性(homeostasis)。 系统发生变化就可能意味着健康的下降。如果系统中任何一种指示者的变化超过 正常的幅度,系统的健康就受到了损害。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变化都是有害的, 它与系统多样性相联系。多样性是易于度量的。事实上,生态系统健康可能更多 地表现于系统创造性地利用胁迫的能力,而不是完全抵制胁迫的能力。健康

4、的生 态系统对干扰具有弹性,有能力抵制疾病。生态系统健康包括从短期到长期的时间尺度、从地方到区域的空间尺度的社 会、生态、健康、政治、经济、法律的功能,从地方、区域到全球胁迫下的生态 环境问题。其目的是保护和增强区域环境容量的恢复力,维持生产力并保持自然 界为人类服务的功能。生态系统健康只是一种隐喻,它是评价生态系统最佳状态 的一种方式。可通过全面研究生态系统在胁迫下的特征,根据生态系统条件进行 系统诊断,找出生态系统退化或不健康的预警指标,进而防治其退化或生病 (Kristin,1994;Cech,1998,Rapport 1998 )。11.1.2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有活力

5、、恢复力、组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管 理选择、外部输入减少、对邻近系统的影响及人类健康影响 8个方面,它们分属 于生物物理范畴、社会经济范畴、人类健康范畴,以及一定的时间、空间范畴。 这8个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前3个方面(Rapport, 1998)。(1)活力(Vigor):即生态系统的能力输入和营养循环容量,具体指标为生态 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物质循环。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越多, 物质循环越快,活力就越高,但这并意味着能量输入高和物质循环快生态 系统就更健康,尤其是对于水生生态系统来说,高输入可导致富营养化效 应。(2)恢复力(resilience):即胁迫消失时,系统克服压力及

6、反弹回复的容量。 具体指标为自然干扰的恢复速率和生态系统对自然干扰的抵抗力。一般认 为受胁迫生态系统比不受胁迫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更小。(3)组织(organization):即系统的复杂性,这一特征会随生态系统的次生演 替而发生变化和作用。具体指标为生态系统中r对策种与K对策种的比率, 短命种与长命中的比率,外来种与乡土种的比率,共生程度,乡土种的消 亡等。一般认为,生态系统的组织越复杂就越健康。(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mainten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s):这是人类 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一般是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如消解有 毒化学物质、净化水、减少水

7、土流失等,不健康的生态系统的上述服务功 能的质和量均会减少。(5)管理选择(management options):健康生态系统可用于收获可更新资源、 旅游、保护水源等各种用途和管理,退化的或不健康的生态系统不再具有 多种用途和管理选择,而仅能发挥某一方面功能。(6)外部输入减少(reduced subsides):所有被管理的生态系统依赖于外部输 入。健康的生态系统对外部输入(如肥料、农药等)会大量减少。(7)对邻近系统的破坏(damage to neighboring systems):健康的生态系统在 运行过程中对邻近的系统的破坏为零,而不健康的系统会对相连的系统产 生破坏作用,如污染的

8、河流会对受其灌溉的农田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8)对人类健康的影响(human health effects ):生态系统的变化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人类健康,人类的健康本身可作为生态系统健康的反映。与人类 相关又对人类影响小或者没有影响的生态系统为健康的系统。11.1.3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原则(1) 动态性原则(axiom of dynamism)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与周围环境及生态过程相联系。生物与生 物、生物与环境间联系,使系统输入、输出过程中,有支有收,要维持需求的平 衡。生态系统动态,在自然条件下,总是自动向物种多样性、结构复杂化合功能 完善化的方向演替。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

9、系统迟早会进入成熟的稳定阶段。 生态系统管理中要关注这种动态、不断调整管理体制和策略,以适应系统的动态 发展。(2) 层次性原则(axiom of hierarchy)系统内部各个亚系统都是开放的,许多生态过程并不都是同等的,有高层次 的、低层次之别;也有包含型与非包含型之别。系统中的这种差别主要是由系统 形成时的时空范围差别所形成的,管理中时空背景应与层次相匹配。(3) 创造性原则(axiom of creativity)系统的自调节过程是以生物群落为核心,具有创造性。创造性的源泉是系统 的多种功能流。创造性是生态系统的本质特性,必须得到高度的尊重。从而保证 生态系统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系

10、统服务。(4) 有限性原则(axiom of limitation)生态系统中的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并不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 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必须维持其资源再生和恢复的功能。生态系统对污染物也 有一定限量的承受能力。因此,污染物是不允许超出该系统的承载力或容量极限。 当超出限量其功能就会受损,严重时系统就会衰败,甚至崩溃。为此,对生态系 统各项功能指标(功能极限、环境容量等)都应加以认真分析和计算。(5) 多样性原则(axiom of diversity)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是极为重要的,它是生态系 统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优化的基础

11、。维护生物多样性 是生态系统管理计划中不可少的部分。当多物种研究方法不能为生态系统管理提 供所需完整信息时,单一物种或少数物种的研究有可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6)双重性原则(axiom of human)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具有两重性,包括人对其他对象的管理和人接受管 理。管理是靠人去推动和执行的。管理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们相互之间 发生复杂作用的过程。管理的原理和过程各个环节的主体是人,人与人的行为是 管理过程的核心。提高全人类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是当前的长远的重 要任务。要加强规划人的行为的法规、政策和制度,这是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内 容。11.1.3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

12、理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三者间的关系也很紧密:生态系 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系统的状态,而生态系统管理则是维持这些状态的重 要手段;在胁迫下,生态系统会不健康或不持续,就需要相应的管理来回到健康 与可持续方向上来;在没有胁迫的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在发育(生长)过程中, 每一个时间段均有一个健康状态,这些均为健康的生态系统,而仅仅处于发展中 期(壮年期)的生态系统是可持续的,在早期和晚期均是不持续的;在生态系统 壮年阶段,受到外界胁迫时,先要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再进行管理,以实现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1.2 生态系统管理11.2.1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13、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1864年Mash 所著的人与自然一书,作者提出如果英国合理管理森林资源,就可使土壤侵 蚀和水土流失减少。1866 年以后,生态学开始兴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生态 学的基本观点相符,更强调多用途和持续产量问题。 Likens (1970) 提出,现有 森林管理方法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Abrahamsen (1972)指出,人类活动导致 生态系统的退化,人们已开始认识到一些传统的资源管理方法并没有起到预期的 效果。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的研究大量出现,生态学也开始 重视长期定位、大尺度和网络化研究

14、。此时,生态系统管理与新兴的保护生物学、 生态系统健康、生态完整性和恢复生态学相互促进和发展。在此期间,Agee和 Johnson (1988) 出版了生态系统管理的第一本专著,之后又有数本关于生态系统 管理的专著问世(Slocombe,1993; Gordon, 1994; Vogt, et al, 1997),生态系统管理的 理论框架基本形成。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生态学者所从事的研究 领域、研究目的或研究对象不同,所提出的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比 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Overbay (1992):利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仔细地和专业 地管

15、理生态系统的生产、恢复、或长期维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理想的条件、利 用、产品、价值和服务。美国林学会(1992):生态系统管理强调生态系统诸方面的状态,主要目标是 维持土壤生产力、遗传特性、生物多样性、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美国林业署(19921994):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基于生态系统知识的管理和 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将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社会和经济目标的可持续性 融合在一起。美国内务部和土地管理局(1993):生态系统管理要求考虑总体环境过程,利 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来管理生态系统的生产、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整 体性和长期的功益和价值。它将人类、社会需求、经济需求整合到生态系统中。W

16、ood (1994):综合利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原理管理生物学和物理学 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然界多样性和景观的生产力。美国环境保护署(EPA, 1995):在支持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恢复 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性以及生物多样性。Dale等(1999):是考虑了组成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体及生态过程,并基于对 生态系统的长期最佳理解的土地利用决策和土地管理的实践过程。它包括维持生 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持续性,认识生态系统的时空动态,生态系统功能依赖于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多样性,土地利用决策必须考虑整个生态系统。Maltby等(1999)在为世界保护联盟(ICUN)下属的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Commission on Ecosystem Management, CEM)所编写的科学报告生态系统管 理:科学与社会问题中,将生态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