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08785659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夫/淫雨霏霏B佳木秀而/繁阴C乃/重修岳阳楼D四时之景/不同2 .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运用正面描写,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整句无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这是运用了对比手法。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既是作者对凄清环境的感受,也是作者政治受挫、遭贬谪后无法摆脱忧伤心情的自然流露。D“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

2、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B遂至承天寺C窥谷忘反D蝉则千转不穷二、字词书写4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祗(_)骈死(_)槽枥(_)食马者(_)外见(_)5 .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狭隘_纯粹_拈轻怕重_派qin_热chn_xn_职。三、对比阅读(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

3、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注释)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

4、园。汴(bin):汴水。 余浸:支流。 岩阜:假山。 芡(qin):水生植物。 富:丰饶的物产。6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2)佳木秀而繁阴(3)修竹森然以高(4)以为陂池7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8 . 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9 . 概括说明(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舟,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放鹤。良久,逋必棹小舟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

5、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棋,常谓人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选自梦溪笔谈人事二)(二)李茇号岣嵝,武林人,住灵隐韬光山下。造山房数楹,尽驾回溪绝壑之上。溪声淙淙出阁下高厓插天古木蓊蔚人有幽致。山人居此,孑然一身。好诗,与天池徐渭友善。客至,则呼僮驾小肪,荡桨于西泠断桥之间,笑咏竟日。以山石自磥累生圹,死即埋之。所著有岣嵝山人诗集四卷。天启甲子,余与赵介臣、陈章侯、颜叙伯、卓珂月、余弟平子读书其中。主僧自超,园蔬山蔌,淡薄凄清。但恨名利之心未净,未免唐突山灵,至今犹有愧色。(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有删改)(注)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人,卒谥和靖先生。生圹:指生前

6、预造的坟墓。10 .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1)常畜两鹤(_)(2)延客坐(_) (3)笑咏竟日(_)11 .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溪 声 淙 淙 出 阁 下 高 厓 插 天 古 木 蓊 蔚 人 有 幽 致。12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但恨名利之心未净,未免唐突山灵,至今犹有愧色。(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13 . 林逋和李茇在志趣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7、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4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相与步于中庭(2)遂至承天寺(3)晓雾将歇(4)夕日欲颓15 . 答谢中书书中抓住哪一个字来写?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上有哪些特点?16 . 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8、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D“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17 . 如何理解记承天寺夜游文中“闲人”的含义。18 . 这两篇短文都是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四、课内阅读19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词语非宁静无以致远(_) 非学无以广才(_)淫慢则不能励精 (_) 缀行甚远(_) 一狼径去(_) 止增笑耳(_)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9、,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0 .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B以其境过清咨臣以当世之事C不可久居高可二黍许D隶而从者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1 .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

10、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靠。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潭西南望过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22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珮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

11、了移步换景的写法。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23 . 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多次提到“乐”,两文中的“乐”,乐在何处,不同点是什么?五、名著阅读名著阅读填24 .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关键”信息,填写对应的内容。关键词:祥子善良情节提示:25 . “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的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被子里泼掉?就

12、因为我穷、低微、不美。我就没有心,没有灵魂?”选段出自英国作家的小说。26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我等一百零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者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释其所犯。我等一百零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汝等军校,也有自来落草的,也有随众上山的,亦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来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愿去的,作速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赍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1)文段中的“我”是_。(2)从上面文字中可知,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可以分为下列三种类型。请举出每种类型的一个代表人物。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_等。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_等。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_等。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