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四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08766549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四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粤沪版四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粤沪版四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粤沪版四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粤沪版四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四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四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沪版四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到答题卡对应的 (共25题;共75分)1. (3分)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半坡居民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居民A . B . C . D . 2. (3分)“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之一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牧野之战B . 涿鹿之战C . 平王东迁D . 国人暴动3. (3分)下列思想家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A . 老子和孔子B . 孔子和庄子C . 老子和庄子D . 老子和韩非4. (3分)对

2、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 A . 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全统一于中央,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B . 只是加强对国家边疆的统一C . 消除王国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作对D . 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5. (3分)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 A . 茶楼B . 瓦子C . 市舶司D . 邸店6. (3分)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 A . 民族政权的并存和民族大融合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 .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D . 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7. (

3、3分)1841年,广东地区张贴了一张布告,反映了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感情:“尽管你们已入侵我们的内河但你们有什么本领?除你们的船是坚固的,炮火是猛烈的,火箭是强大的以外,你们还有什么其他本领吗?”这说明当时大多数中国人( ) A . 拥护禁烟B . 反对对外开放C . 认识到自己的落后D . 不了解世界形势8. (3分)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 .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 .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C .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9.

4、(3分)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 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 ”处应填写( )A . 林则徐销烟B . 金田村起义C . 义和团运动D . 邓世昌殉国10. (3分)金冲及教授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只有当国家民族的命运已处于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别的办法都尝试过,都走不通,人们的忍耐程度已超出它的极限,这才会拿起武器来拼命,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才会出现。”下列关于这场“革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 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C . 推翻了封建制度D . 客观上促进了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1. (3分)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它提出的六条要求中有五条后来都逐一实现了。列宁评价这次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是指( ) A . 英国宪章运动B . 巴黎公社运动C . 美国南北战争D . 俄国十月革命12. (3分)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 A . 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著名论断B . 三湾改编打出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C . 秋收起义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 . 古田会议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3. (3分)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

6、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订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A . B . C . D . 14. (3分)以下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 .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 . 实行土地改C . 实行农业合作化D . 实行三大改造15. (3分)“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

7、可以印证( ) A .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 .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C .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D .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16. (3分)“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变化的原因是( ) A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 . 公私合营的进行C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7. (3分)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8、.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 . 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D . 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8. (3分)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在这时期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 . 城邦B . 庄园C . 市民政治D . 议会政治19. (3分)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该运动的背景是( ) A . 启蒙运动兴起B .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 . 新航路的开辟D . 工业革命的爆发20. (3分)陈昊同学正在查找“查理一世、权利法案、新贵族”等资料

9、。由此可以判断他探究的相关史实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 美国独立战争C . 法国大革命D . 十月革命21. (3分)某同学在分析“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时,对表中城市人口增长的原因列出了下列几项,根据表中的年份判断,其中最重要的应是( ) 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年份城市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纽约6469219123437伦敦959268147676581莫斯科2503656121000A . 城市一般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口聚散B . 城市服务设施齐备,对农村人口具有吸引力C . 统治者一般居住在城市,便于统治农村D .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流向城市

10、,加速了城市化22. (3分)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重点发展( ) A . 轻工业B . 商业C . 重工业D . 交通运输业23. (3分)美国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第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美国实施此政策主要目的是( ) A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 . 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C . 稳定农产品的价格D . 增加失业者就业机会24. (3分)“对于他来说,道德价值观总是高于物质价值观,而且人类灵魂的进步是印度进步的重要条件。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证明理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民

11、团结起来并实现长 足的进步。”“他”是( ) A . 章西女王B . 赫鲁晓夫C . 甘地D . 玻利瓦尔25. (3分)海尔集团1997年在菲律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尔后,迅速在中东、北非等地区设厂,1999年进入美国设厂。现在,海尔成了我国跨国公司的“领头羊”。海尔公司的发展反映了( )A .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B .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有利无弊C .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D . 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均等二、 综合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 (13.0分)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

12、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华丽乐章。 【解放思想篇】材料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经济改革篇】材料二: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村减贫计划管理团队战略计划主任本杰明戴维斯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减贫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道路,由此迎来了最大一批“减贫潮”。若泽格拉济阿

13、诺达席尔瓦总干事表示,中国一直在推动农业领域的改革,推进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并采用因地制宜的发展方法,大幅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对外开放篇】材料三: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材料四: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领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l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1)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举出两个与深圳同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4)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