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肠杆菌科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50KB
约3页
文档ID:408744888
肠杆菌科_第1页
1/3

肠杆菌科(entero bacteriaceae)埃希氏菌属:大肠埃希氏菌(条件致病菌)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属:痢疾志贺氏菌1、 概况: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感染后可累及身体的人任何部位:◆只有少量是致病菌【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机会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移行至肠道以外或者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会致病)◆部分正常菌群获得毒力因子后,即转变为致病菌,如引起胃肠炎的E.coli2、 相似的形态结构:特点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共同点G-,中等大小,杆状,无芽孢,有菌毛三种均如此鞭毛周身周身(个别除外)无荚膜少数有无(伤寒菌除外)无3、 简单的培养条件:需氧或者兼性厌氧;37度过夜培养;普通培养基;常呈S型菌落4、 活化的生化反应:生化特点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分解葡萄糖+0+0或++分解乳糖+0--H2S-+或—-IMViC试验++----++或--+-++--或-+--5、 复杂的抗原结构:O抗原:细胞壁脂多糖;H抗原:位于鞭毛上,K抗原:为多糖,位于O抗原的外层6、 较弱的抵抗力:环境条件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自然环境水中数周至数月,低温粪便中更久水中2~3周,粪便中1~2月,冻土中可过冬可在温度适宜的水中繁殖,粪便中数小时便死亡,污染的瓜果蔬菜上可活10~20天热较强一般最弱其他耐药性普遍耐药性普遍,耐胆盐、煌绿耐药性普遍7、 易变的性状:野生株→接合、转导、溶源性转化、基因on,off→耐药性变异,毒力变异,生化反应变异,菌落形态变异,抗原性变异。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8、 主要代表: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正常的菌群;条件致病菌,常引起肠道外感染;有些血清型有致病性,导致人类肠胃炎;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检测指标9、 致病物质:粘附素;外毒素:志贺毒素Ⅰ和Ⅱ,耐热肠毒素a和b,不耐热肠毒素Ⅰ和Ⅱ,溶血素A10、 引起肠胃炎的大肠埃希氏菌:见附表11、 E.coli O157:H7: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的重要血清型;牛是主要宿主;产生志贺样毒素,亦称Vero毒素;可致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肾衰)12、 致病性E.coli的传染源:污染的食物(半生不熟的牛肉制品,未经消毒的果汁或者牛奶)污染的水:饮用水,公共游泳池13、 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采集;分离培养用SS琼脂板;生化反应:双糖实验,IMVIC实验;分型:血清型鉴定;卫生细菌学检查:大肠菌群【我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大肠菌群<=3/L,每100ml中不得检出14、 防治原则:用菌毛疫苗预防新生畜崽腹泻;防止食物和水资源污染;药敏试验下指导用药;预防导尿管、膀胱镜相关污染沙门菌属(salmonella)15、 主要代表菌:伤寒杆菌、甲、乙、丙型伤寒杆菌【对人致病】◆对人和动物都能致病: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其他沙门菌一般只对动物致病。

16、 致病物质:◆侵袭力【粘附、侵袭小肠粘膜、胞内繁殖、进入血流;Vi抗原抗吞噬◆外毒素◆内毒素17、 ★致病性:◆肠热症:(伤寒或者是副伤寒)【伤寒沙门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胃肠炎:(食物中毒)【食入被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所致】◆败血症: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18、 肠热症:伤寒或副伤寒沙门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穿越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肠壁固有淋巴结→在吞噬细胞内繁殖→肠系膜淋巴结→进入血液(第一次菌血症)【发热、全身疼痛】→(胆囊→肠道→粪便排菌、皮肤→血栓出血→玫瑰疹、肾→尿排菌、肝脾→肿大)高热、相对缓脉、肠出血穿孔→再次进入血液(第二次菌血症)【无症状带菌者,症状消失后1年或更长时间内仍可从粪便中排菌】19、 实验室诊断:增菌培养→SS中国兰→挑取不发酵乳糖的菌落→双糖管→进一步生化试验、玻片凝集试验、SPA协同凝集试验等20、 血清学试验:肥达氏试验(widal’s test)伤寒O抗原、伤寒H抗原、甲型副伤寒H抗原、乙型副伤寒H抗原+病人血清→观察凝集现象21、 防止原则:管粪便、管水、管饮食、灭苍蝇、伤寒Vi荚膜多糖疫苗,有效期至少三年、彻底治疗病人及带菌者、环丙沙星治疗。

志贺菌属(shigella)◆是人类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有O抗原和K抗原,O抗原为分类依据1、 致病物质:侵袭力:菌毛,可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内毒素:所有菌株均有强烈的内毒素,可导致直肠括约肌痉挛、腹痛、里急后重;外毒素:亦称vero毒素,具有肠毒素性、细胞毒性、神经毒性2、 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3、 微生物学检查:新鲜脓血便、肛试→及时送或者暂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快速诊断或分离培养4、 防止原则:口服减毒活疫苗、三管一灭(管粪便、管水、管饮食、灭蝇)、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查出带菌者;药物敏感试验指导治疗内容总结(1)卫生细菌学检查:大肠菌群【我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大肠菌群<=3/L,每100ml中不得检出(2)志贺菌属(shigella)◆是人类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3)1、 致病物质:侵袭力:菌毛,可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4)药物敏感试验指导治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