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名胜古迹总观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08682692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名胜古迹总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温州名胜古迹总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温州名胜古迹总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温州名胜古迹总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温州名胜古迹总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名胜古迹总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名胜古迹总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胜古迹总观作者:山水一叶间 转贴自:温州文学网 点击数:135温州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 个,合计面积1214.68 平方公里。省级风景名胜区 9 个,合计面积 584.29 平方公里。市级风景名胜区 12 个,合计面积 217.66 平方 公里。县(市、区)级风景名胜区 11个,合计面积263.33平方公里。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2 个;南麂海洋自然保护区和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5 个; 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花岩森林公园、龙湾潭森林公园、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8 个;石垟森林公园、四海山森林公园、南 雁森林公园、茶山森林公园、西雁荡山森林公园、集云山

2、森林公园、西郊森林公 园、天关山森林公园。级别编号名称所在地陆域面积(km2)国雁荡山雁荡山乐清市450家1中雁荡山42南雁荡山平阳县97.68级2楠溪江永嘉县62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积 合计 1214.68 平方公里1仙岩瑞安市30.05省2泽雅瓯海区95.813瑶溪龙湾区11.04级4滨海一玉苍山苍南县110.855洞头洞头县19.11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 合计584.29 平方公里市级1天柱寺瓯海区9.552南雁门平阳县48.83桐溪瑞安市19.824茶山瓯海区19.545铜盘岛瑞安市6.26圣井山6.67岷岗瓯海区23.58赤岩山平阳县24.59西湾14.810梅龙湾瑞安市7.211灵山

3、乐清市2812南浦溪泰顺县9.5市级风景名胜区面积 合计217.66 平方公里县(市、区)级1鲸头苍南县82燕窝洞203石聚堂114水亭平阳县65龙井瑞安市7.336岩雅山瓯海区157柳峰尖泰顺县1368飞云湖县 ( 市、区 ) 级风景名胜区面积 合计 263.33 平方公里市区风景山1.华盖山遥望山形如华盖,面积9.13 公顷,海拔56.8 米,位于鹿城区东面。山巅旧有华盖楼,后改建为江山一览 亭。明嘉靖年间重建,万历年间复建,易名大观亭。解放后经多次休茸,登亭可眺望全城风光。大观亭西 侧建有吉林义士王希天君暨温处旅日蒙难华工纪念碑。纪念 1923 年被日本暴徒杀害的华工。1944 年 纪念

4、碑被日寇捣毁,1993 年重建。西麓有蒙泉,味甚甘冽,俗称砚观槽,是城内三大名泉之一。1981 年冬, 在蒙泉右上方建造玉华亭。华盖山东南入口处,工农兵雕塑像耸立林中。山上东,西两面分别建有华盖亭 和夕照亭,山北有临望亭。满山树木葱茏。2.海坛山俗称上岸山,濒临瓯江,南与华盖山相望,海拔32.5 米,面积6.57 公顷。山巅原有杨府庙,1973 年在 杨府庙旧址四周划山地1.5万平方米,建造国际海员俱乐部。1982 年建望潮亭。1985 年,共青团温州市委 在山上建爱民模范赵尔春塑像纪念碑。1988 年7 月建抱月亭。南面支肇慈山有南宋著名思想家叶适 (1150-1223)墓,解放后曾重修,文

5、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1 年重建。3.积谷山位于中山公园内,面积 0.92 公顷,海拔 38.7 米。山顶一亭系名积谷亭,后改称留云亭,1987 年重建。 山腰有云辉亭和驻鹤亭,南麓有飞霞洞,传说晋人刘根在此修炼仙道,乘赤霞飞往天台。山景清幽,有山 之胜甲一郡之誉。4.郭公山位于鹿城区西北隅,原名西郭山。据传东晋郭骥曾登临此山察看地形,选址建城,改称郭公山。面积7.5 公顷,海拔 17.2 米。西麓金沙岭脚直达瓯江边沿,山脚有白莲塘等古迹。因缺乏管理,山地被居民侵占, 已成层层重叠的住宅区,山景全非。1998 年迁走居民,植树种草,山景与江滨路景致连成一片。5.松台山海拔39 米,面积4.2

6、3公顷。山上苍松林立,顶平如松。唐元和中建有净光宝塔,又称净光山。唐高僧 永嘉宿觉大师轶后葬此,宋太宗曾赐宿觉名山匾额。山坪有冰壶道院和仙人井(古称上井,又称松台仙井)。 山麓东有金沙井,南有妙果寺,西有落霞潭,北有普觉庵。上山石级,原为汪仲笙,方冠英筹款修建于 1937 年。1982年夏,侨胞潘娟妹和部分侨眷捐资重建。1984 年8月,旅法华侨任岩松,潘元禄合建松绿亭。山 下防空坑道,辟为游艺场。6.巽山旧名宸暨山,海拔38.4米,面积1.35 公顷,位于鹿城区东南隅。山巅文笔峰,原有明代建造的雁塔,年 久倾斜,1974 年备战挖洞受震而塌倒,山上旧有魁星阁(文昌阁),骖鹤亭。近年来,由当地

7、老人集资建成 观音阁,幸福亭和晚香亭。7.翠微山旧名宸暨山,海拔38.4米,面积1.35 公顷,位于鹿城区东南隅。山巅文笔峰,原有明代建造的雁塔,年 久倾斜,1974 年备战挖洞受震而塌倒,山上旧有魁星阁(文昌阁),骖鹤亭。近年来,由当地老人集资建成 观音阁,幸福亭和晚香亭。8.西山又名太平山,担水山,海拔57 米,面积27.5 公顷。以山色苍翠幽微而得名。山上有玉皇楼,玉眉泉。 玉眉泉久旱不涸,其味甘冽,为温州古城三大名泉之一。山麓天后宫,清乾隆年间建,庭前石雕双龙绕柱 为艺术珍品。山腰文昌阁(魁星阁)于1979 年仿原形重建。新中国成立不久,划翠微山地5.76 公顷用作园林 建设。1953

8、 年山巅划地 1000 多平方米建成革命烈士墓。墓东建有翠微亭。9.西山 一名瓯浦山,又名金丹山,山峦起伏,层峰叠嶂,包括雪山,锦山,弥陀山,莲花心,外营盘山,底营 盘山,总面积 225.9 公顷,海拔 173 米。从北至南,松,樟成林,间有竹柏红枫浓荫覆底,苍翠郁茂,为避暑胜地。设有市气功疗养院。10.杨府山别名瞿屿山,独峙江滨。面积37 公顷,海拔139.8米,山上建有杨府庙,旧时香火颇盛,山以庙名。杨 府山表土黄壤,部分开垦为种植园地,黑荆树成林。南麓为农民集资建造的金山公园。温州古文化遗址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80 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

9、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 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旁水。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 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 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 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 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 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白石遗

10、址 在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溪床下二三米深处。系冲积形成的遗址,1982 年农民取砂石时发 现,1986 年经省、市文物部门现场调查核实。出土各式磨制石器、陶器、铜器和古动物齿骨等。石器中, 年代较早者有舌形石斧,圆端形、弧背形、斜脊形石锛;稍晚有阶梯形石锛,穿孔石斧,二孔,三孔石刀。 三角形石犁以及耘田器等。出土的陶器,有泥质硬陶网坠、纺轮等。出土的铜器有铲、斧、镢、锛、镞、 贝及礼器等。大坪遗址 在瑞安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1983 年 11 月文物普查时发 现面积约7000 平方米,呈直条形。遗物有陶器、石器等。陶器有泥质夹炭陶、泥质夹砂陶、泥质灰陶和黄 陶

11、以及印纹硬陶等。泥质夹炭陶,质地疏松,掐之即碎,中间夹有一层炭质晶粒,系植物茎等碎末掺入所 致;爽粗砂陶,胎呈红黄色,表面着黑,粗糙无纹,掺有大量砂粒,质地疏松;印纹硬陶所占数量最多, 质地坚硬,饰有条纹、回纹、云雷纹、斜方格纹等。石器有锛、矛、凿等。石锛,仅经粗磨,横剖成呈梯 形,数量较多,石矛、石凿,磨制较精。下湖墩遗址 在泰顺百丈镇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围约1500 平方米,1988年11月发现。遗物有石 斧、石锛、石刀、陶片等。石斧、石锛,器体较厚重粗大,两面略呈弧状,横剖成呈椭圆状,制作粗糙, 器表面打制后略加琢磨,唯刃部精磨。陶器多为泥质夹砂陶,呈灰、黄二色,质地疏松,胎壁厚薄不

12、匀, 多手制;亦有印纹硬陶。 山前山遗址在瑞安陶山浦西乡街路村,南临飞云江,面积约250X50米,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 东南山坡最为丰富。1965 年12月,浙江省文管会进行探沟发掘,出土有锛、凿、刀、锥、箭镞、纺轮等 石器和泥质红黄陶、泥质灰陶、彩绘陶、印纹硬陶等陶器。石锛呈长条形,横剖呈梯形,箭镞数量较多, 磨制精致,形制多样,有柳叶形、菱形、三棱形。泥质红黄陶、灰陶,质地松软,外表多拍印篮纹、人字 纹;彩绘陶以泥质黄陶为胎,其上绘以赭色或褐色的斜方格纹、人字纹、直条纹等,距今时间约三千多年 相当商代。 牛头颈遗址 在瑞安马屿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中段,北眺飞云江, 1961年发现,

13、范围约6000平方米。 遗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曾发现一处30厘米厚的文化堆积层。采集的标本中,陶器有泥质灰陶、泥质红陶、 泥质黄陶、泥质着黑硬陶和印纹硬陶等。泥质灰、红、黄陶多拍印篮纹、条纹、编织纹、一些黄陶外壁又 着灰黑色或褐色。器物有罐、壶、尊等;泥质着黑硬陶,灰胎,质地坚硬,外壁涂灰黑色;印纹硬陶,质 地坚硬,纹饰有斜方格纹、云雷纹、方格纹、人字纹、方点纹、折线纹等。石器有锛、矛、凿、箭镞等, 大多为残件。石锛器型较小,横剖面有呈三角形、梯形;石矛磨制较精;箭镞多柳叶形。 鹤屿山遗址 在瑞安仙降乡下社村,与山前山遗址隔江相对, 1971年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因开 掘河道,把遗址

14、切成东西两段。东段山坪和南面山坡的地表,陶片、石镞、石锛等遗物俯拾皆是;西段在 距地表 2 米深处,出土一件较完整拍印直条纹圜底微内凹的泥质红陶釜形器,地表遗物罕见。石器形制及 陶片均与山前山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相同。石器有锛、凿、镞、矛等,均系精磨。石镞数量较多,形式多样 石锛发现较少,仅见横剖面呈三角形器。陶器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彩绘陶纹饰 有方格纹、圆点纹与云雷纹等。 狮子岗遗址 在泰顺司前镇前村, 1986年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山顶-壕沟断面和东面山坡遗物较丰 富。出土石器有锛、刀、箭镞,石锛横剖面呈三角形;石刀有椭圆形,半月形,宽背薄刃。出土陶器有夹 砂红陶、彩绘陶、泥质灰硬陶等。彩绘陶为泥质黄陶胎,外表绘以褐黑色平行条纹、圆点纹等;灰硬陶质 地坚硬,内外壁呈灰黑色,素面,其中,一件折腹釜和一件罐,口沿处划有一种Y形符号。仙堂山遗址 在苍南桥墩镇仙堂村北海拔 40 余米山坪上,1985 年发现,面积约 3500 平方米。遗物有石 器、陶器。石器有锛、凿、戈等。锛 呈长条形,横剖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戈通体磨光,有穿孔。陶器有泥 质黄陶、泥质灰陶和印纹硬陶等。泥质陶胎松软,外表素面或拍饰折线纹,器型 有碗、罐;印纹硬陶胎质 坚硬,外表多拍饰回纹、方格纹、篮纹、网纹、弦纹等,可辨认器物多罐、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