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法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14KB
约10页
文档ID:408358452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法_第1页
1/10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法1 施工准备1.1 技术准备1.1.1 在面层正式开工之前,首先对路面基层进行验收,其 各项技术指标均需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1.1.2 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满 足《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的相关规定,确保施工 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1.2 下面层准备1.2.1 在摊铺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之前,应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面上进行认真清理、打扫干净,然后在基层上施工 1cm 厚的封层1.2.2 在铺筑上面层时应对下面层喷洒粘层沥青,粘层油为快 裂型乳化沥青喷洒时注意严格控制油质和喷洒量,路面不干净、潮 湿,气温低于10°C时禁止喷洒,洒喷与涂刷粘层油时都要均匀,为 防止污染,等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后,才能进行上层摊铺施工1.3 测量准备1.3.1 测量人员提前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10 米设一个中桩,平 曲线每5米设一个中桩下面层施工前在距离层设计宽度30~40cm处 打木桩并进行水平测量,计算施工路段挂线高数据,并交底到现场测 量技术员1.3.2 桥头范围内面层标高要根据桥面实测标高进行调整,上 面层正常路段走平衡梁控制,桥头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找平方法1.4 实验准备1.4.1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同类公路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情况调查 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成功的经验,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配 合比设计。

1.4.2 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室根据现行规范、规程及设计图纸 进行目标和生产配合比设计,设计过程请监理旁站或验证,确定材料 比例、密度、最佳油石比,按程序报批1.4.3 施工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完成后,实验室要进行流量调试试验,找准流量与 集料规格、料斗出口开启高度与小皮带移动速度的关系,以控制冷集 料进料的准确性流量调试好后进行热料仓筛分,然后进行级配组成 设计和马歇尔试验,用符合要求的比例在拌和站进行不通过加沥青试 拌,取混合料进行筛分,通过调整热料仓比例,使之符合要求,然后 加沥青进行试拌,取样进行抽提和马歇尔试验1.4.4 在工程开工前进行沥青面层试验段铺筑,以证实混合料能 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以及拌合、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 施工组织的适应性,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等1.5 机械设备准备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沥青拌和站(进口4000 型以上),沥青摊 铺机(ABJ423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胶轮压路机,装载机,自卸 式翻斗车等,设备的新旧程度及完好率要满足施工要求2 面层施工工艺、工法2.1 工艺流程下封层清理一测量放样一混合料拌合一汽车运输一摊铺一碾压—检测2.2 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2.2.1 下封层的检查、清扫2.2.1.1 对下封层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质量缺陷按规定进行修复和补救。

2.2.1.2 对下封层上的松散石屑及浮土清扫干净2.2.2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要求每 10 米在路面设计宽度外侧设 钢钎桩一个,由控制标高加上下反值(一般25cm),作为摊铺机行驶 的导向线,通过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据铺筑设计厚度,计算松铺厚 度二设计厚度X松铺系数并根据边线确定模板位置,采用有侧限碾 压2.2.3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2.2.3.1 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控制范围要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沥 青施工技术规范》表5.2.2-2 的要求2.2.3.2 拌和时间及加料次序:加集料一加沥青一加矿粉一拌 和一出料,拌合时间不宜少于45s (其中干拌5~10s)2.2.3.3 拌和站操作人员将试验室提供的生产配合比输入电 脑进行全过程控制2.2.3.4 拌和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 严重粗细料分离现象2.2.4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2.2.4.1 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侧板和底板涂一薄 层油水( 1:3)混合液2.2.4.2 采用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 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每车均测并做好记录2.2.4.3 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前后移动,分三堆装料, 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

2.2.4.4 混合料运输车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 余,摊铺机前方应有五辆运料车等候卸料2.2.4.5 运料车应有完整无损的篷布覆盖,以资保温防雨或避 免污染环境2.2.4.6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 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2.2.5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机的拼装组合:摊铺机应根据路面设计宽度进行事先拼装 拼装宽度一般不大于 6~7.5 米,通常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错开 10~20c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搭接3~6cm并躲开车道轮迹 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错开20cm以上下面层采用走钢丝法摊铺, 测量人员放出中桩和边桩位置,每10 米一个断面,然后定好钢钎桩 位置,钢钎应打设在离铺设宽度以外30~40cm处摊铺前测量基准钢 钎顶标高,由控制标高(设计高加虚铺厚度)加上一个下反值 25cm 推算固定架高度,然后挂上事先紧好的钢丝绳,当采用两台摊铺机梯 队作业时,可参照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工法;中、上面层采用走平 衡梁法施工2.2.5.1 摊铺机速度一般控制在 2~6m/min 的范围内(改性沥 青及SMA混合料放慢至l~3m/min),另外还应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 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等予以调整,按下式计算试铺的速度:V=100Q/(60DXWXT)XC式中:V 摊铺机摊铺速度,m/minD——压实成型后沥青混合料密度Q——拌和机产量W——摊铺宽度T——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C ——效率系数2.2.5.2 摊铺机振捣梁与熨平板工作参数的选定本着高频低幅的原则将夯锤冲击次数放置1200次/min,冲击 距离放置4mm,脉冲复频率调置60c/sec;熨平板无振动,加热温度 电脑控制。

上述装置均属无级可调,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大或减小2.2.5.3 摊铺机起步摊铺机熨平板下垫与松铺厚度相等的木板,摊铺前应提前0.5~l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C,再缓慢起步,逐渐达到设定摊铺速 度2.2.5.4 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要调至最佳状态,调好螺旋布料器 两端的料位传感器,并使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一 致,螺旋布料器的料量略高于螺旋布料器中心(2/3 左右),以保证 熨平板挡板前混合料在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2.2.5.5 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测 松铺系数者除外),一般不用人修补,特殊情况下,在现场主管人员 指导下,允许用人工找补式更换混合料,缺陷较严重的予以铲除,并 调整摊铺机或改进工艺2.2.5.6 摊铺注意事项摊铺机熨平板预热到规定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熨平板逐步 达到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熨平板会加大变形,出现“反翘”现象, 这时要逐步将预拱进行微调加大,以保持摊铺面横向呈直线2.2.6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压路机数量不宜少于 5 台,施工温度低、风大、碾压层薄时, 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 宜为0.3~0.8m。

轮胎压路机总质量不宜小于25t,吨位不足时宜附加重物,使每一个轮胎压力不小于15kN,冷态时的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 0.55Mpa,轮胎发热后不小于0.6 Mpa,且各个轮胎的气压保持一致2.2.6.1 压实成型施工要点(1) 沥青混合料压实必须在摊铺后紧接着进行,不得等混合料稍冷以后碾压2) 压路机要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1/2 的碾压宽度3)压路机应以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适宜的碾压速度初 压、复压、终压及压路机的类型而别,可参照下表碾压速度表(km/h) 表2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钢筒式压路机2~33~53~6轮胎压路机2~33~54~6振动压路机2~3 (静压或振动)3~4.5 (振动)3~6 (静压)(4)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采用紧跟、慢压、高频、低幅操作,终压时不得开振 5)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应抓紧碾压,碾压段长度控制在60~80m压路机折返应呈阶梯形,不在同一断面上6)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凝土层面上,不得停放 压路机或其他车辆,并防止矿料、油料和杂物等落在沥青层面上7) 压实完全冷却后,方能允许施工车辆通行2.2.6.2 压路机组合方式般碾压方式 初压:振动压路机静压1 遍; 复压:振动压路机振压2 遍,胶轮压路机揉搓碾压4遍; 终压:静压2 遍。

为了防止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粘轮现象时,向碾压 轮喷洒少时雾状水,控制喷水量,不允许水滴在路面,基本不粘轮即 可2.2.7 施工温度管理 设专职温度检查员两名,一名专测混合料出厂温度,另一名负 责测混合料到场温度及摊铺碾压温度2.2.8 施工接缝的处理2.2.8.1 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 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200mm (热接缝)或300~400mm (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2.2.8.2 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 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 压以消除缝迹 2)当半幅施工或因特殊原因而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宜加设 挡板或加设切刀切齐,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留 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在冷却后采用切割机作纵向切缝加铺另半幅 前应涂洒少量沥青,重叠在已铺层上50~100mm,再跨缝挤紧压实 或者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50mm左右,然后压实新铺部 分。

3)沥青路面各层,应采用垂直平接缝,接缝处理方法按照规范或业主监理要求进行4)相邻两幅及上下两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 5)平接缝宜趁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 厚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当采用切割机制作平接缝时, 宜在铺设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进行刨除或切割不得损伤下 层路面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 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茬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 成为一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3 注意事项3.1 按工序划分段落3.2 做好标志标识标识牌要写明施工区,分清摊铺区、初压区、 复压区、终压区、检测区写明桩号、段落、施工负责人标识牌要 求用白板,左上角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固定不变的内容,如施工负责 人、施工区、可直接贴好,蓝底白字,变化的如桩号、段落手写,白 底黑字对于已做好的,变化部分可贴PVC手写板,其余同上3.3 现场试验员填写表格必须为正式用表,写完后监理签字认证3.4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安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 温度低于50°C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 却降低混合料温度3.5 铺筑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 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 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

3.6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层间的结合,防止污染4 质量标准4.1 施工过程,各分指实验室人员要检测级配、油石比、稳定度、 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密度等,各项指标要符合规范和设计图纸要 求4.2 施工结束后,各分指质检部人员和实验室人员要先进行自检 (自检内容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