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九年,隋文帝派五十多万大军碾压了最多只有十万兵力的南陈后,陈朝这个国号就此成为历史陈朝后主陈叔宝成了亡国之君,连同她的姐妹和女儿们一起被送到隋朝皇宫而在这群亡国公主中,最有名的当属宣华夫人这位大名鼎鼎的隋文帝宠妃相信人们都不陌生,她的生平事迹也耳熟能详,例如在独孤皇后的高压政策下居然奇迹般地得到了隋文帝的宠爱,开皇年间还与容华夫人一起在金城坊修建了开善尼寺,甚至就连晋王杨广也要来讨好这位庶母,送上多种奇珍异宝就为了请她帮自己在爸爸面前多吹吹枕边风但是宣华夫人红颜薄命,虽然先后得到了隋文帝与隋炀帝两位君王的无比宠爱,但年仅二十九岁便抑郁而终,一代风流帝王隋炀帝杨广黯然神伤之下,还专门为这位好不容易才得手的爱妃写了一篇《神伤赋》名垂后世宣华夫人虽然是以没入掖庭的亡国女身份进入隋宫的,但她的生母施姬和两个兄弟却由于她的得宠在隋朝都得到了相称不错的待遇根据施姬的墓志铭记载,施姬入隋后“移居戚里”,住在颁政坊,又根据《长安志》,颁政坊位于朱雀门西边第三街西从北第三坊,虽然在皇城之外,但也属于皇亲国戚的居住地,如果不是宣华夫人得宠,作为嫔妃家属的施姬也不会被安顿在这里墓志中说施姬得到了隋朝很优厚的赏赐,“优赏既隆,汤沐之资,咸从檀舍,式营寺宇,事穷轮焕”,由于施姬平时爱好礼佛,因此捐了不少钱给这些寺庙,且颁政坊里正好有惠云、澄觉、建法尼、证空尼等佛寺,《长安志》也记载建法尼寺就是由施姬母子赞助修复的,这与墓志所言正好相吻合。
宣华夫人的同胞兄弟临贺王陈叔敖在大业初年被杨广封为从一品的仪同三司,沅陵王陈叔兴则被杨广封为给事郎,但是陈叔兴的墓志记载她此时疾病缠身,因此并未能上任如果宣华没有那么早就香消玉殒的话,想必陈家的风光还能更上一层楼,但是没有关系,没了宣华,尚有陈婤嘛话说陈婤也是相称的了不起,作为陈后主的第六女,陈婤同样是在陈朝灭亡后随之没入掖庭的,然后由于得到了杨广的宠爱,史书记载为“绝爱幸”,大业二年被封为贵人,她的族人也因此被杨广爱屋及乌原本隋文帝在灭陈后将这些陈朝宗室都发配到了陇右及河西诸州,给点田业自给自足,但随着陈婤的“绝爱幸”,杨广将这一百多位陈氏子弟所有召回京城,封她们为各地长官,于是几乎一夜之间,陈氏子弟遍及天下除了宣华夫人、陈婤这些得到大幸的陈朝公主,隋文帝的后宫中尚有陈宣帝的第二十四女临川长公主,封为弘政夫人;而杨广的后宫除了陈婤外,尚有一位陈后主的第四女广德公主但是临川长公主与广德公主都是后宫中的籍籍无名者,由于不得宠,因此除了封号和生母,什么也没在史书中留下隋文帝的第三子秦王杨俊府中也有个陈朝公主,即陈后主的第五女临成公主但是杨俊的身边本来就姬妾众多,再加上王妃崔氏极为悍妒,就连杨俊本人最后也是被醋意大发的崔妃给毒死的,因此陈氏的不得宠完全在预料之中。
除此之外,由于陈朝公主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杨坚干脆来了个欢乐大派送,将14个女妓和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一起赏给了杨素,又将两部女乐和陈叔宝的另一种妹妹一并赏给了贺若弼——正所谓是落架凤凰不如鸡,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公主一旦亡了国,也就只能沦为和女妓、女乐这些卑微的贱籍同样的存在,任人当做物品随意打发但是比起那些同样亡国却自诩为大一统王朝的公主们,只能算是割据政权的陈朝公主已经是风光太多了陈朝就算灭亡后也有好几种公主在隋朝混出了名堂,不仅坐上了顶级宠妃的宝座,还握有掌管后宫的生杀大权而想想西晋还没亡国,广平公主、武安公主就在八王之乱时失了身,西晋灭亡后就连皇后贾南风的嫡女临海公主也被人当做奴婢买卖;再想想隋炀帝的爱女南阳公主在隋朝灭亡后不得不出家了此残生,其她得宠公主们和嫡母萧皇后一起沦落突厥人之手,被留在长安的无宠公主则成了唐朝的战利品,幸运一点的由于给皇帝生育了皇子这才得以留下6个字的记载因此别看陈朝但是是南朝一种割据的小朝廷,但亡国后公主们还能在新王朝成功立足,相比之下,某些自诩为大一统王朝的亡国公主们就只有自愧不如的份了有关陈朝公主的史料:《隋书·杨素列传》:赐物万段,粟万石,加以金宝,又赐陈主妹及女妓十四人。
《隋书·贺若弼列传》:加以宝剑、宝带、金甕、金盘各一,并雉尾扇、曲盖,杂彩二千段,女乐二部,又赐陈叔宝妹为妾《长安志》:(金城坊)东南隅,开善尼寺隋开皇中宫人陈宣华、蔡容华二人所立《长安县志》:开善尼寺 在金城坊开皇中宫人陈宣华、蔡容华二人立《隋书·后妃列传》:宣华夫人陈氏,陈宣帝之女也性聪慧,姿貌无双及陈灭,配掖庭,后选入宫为嫔时独孤皇后性妒,后宫罕得进御,唯陈氏有宠晋王广之在籓也,阴有夺宗之计,规为内助,每致礼焉进金蛇、金驼等物,以取媚于陈氏皇太子废立之际,颇有力焉及文献皇后崩,进位为贵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莫与为比及上大渐,遗诏拜为宣华夫人初,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狐诚误我!」意谓献皇后也因呼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曰:「召我兒!」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阁为敕书讫,示左仆射杨素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张衡入寝殿,遂令夫人及后宫同侍疾者,并出就别室俄闻上崩,而未发丧也夫人与诸后宫相顾曰:「事变矣!」皆色动股栗晡后,太子遣使者赍金合子,帖纸于际,亲署封字,以赐夫人。
夫人见之惶惧,觉得鸩毒,不敢发使者促之,于是乃发,见合中有同心结数枚诸宫人咸悦,相谓曰:「得免死矣!」陈氏恚而却坐,不肯道谢诸宫人共逼之,乃拜使者其夜,太子烝焉及炀帝嗣位之后,出居仙都宫寻召入,岁余而终,时年二十九帝深悼之,为制《神伤赋》《陈临贺王国太妃墓志铭》:太妃姓施氏,京兆郡长安县人也,吴将绩之后也父绩,陈始兴王左常侍太妃婉懿在怀,淑慎后质,宣皇帝聘入后宫,宠冠嫔嫱,恩隆椒掖既而芳兰在梦,熊罴之兆斯彰,瑞气休符,苹藻之勤惟洁载诞临贺王叔敖、沅陵王叔兴、宁远公主,并桂馥兰芬,金锵玉闰公主以开皇九年金陵平弥,大隋高祖文皇帝纳公主,拜为宣华夫人踵此二桥,非关缜发,光斯二帐,无待更衣以大业五年岁次己已八月十一日薨于颁政里,春秋五十有九其月十四日茔于高杨原洪固乡太妃以移居戚里,优赏既隆,汤沐之资,咸从檀舍,式营寺宇,事穷轮焕聊刊玄石,以述清徽其词云尔: 爰自弱龄,作嫔帝阃贞孝表质,温恭为本逝川不留,过隙难驻兰蕙俱摧,徽猷同树《南史·陈宗室列传》:长子君范,未袭爵而隋师至时宗室王侯在都者百馀人,后主恐其爲变,乃并召入,屯朝堂,使豫章王叔英总督之,又阴爲之备六军败绩,相率出降,因从后主入长安隋文帝并配陇右及河西诸州,各给田业以处之。
大业二年,隋炀帝后来主第六女婤爲贵人,绝爱幸,因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由是并爲守宰,遍于天下君范位温县令《吴兴志》卷十六:隋炀帝妃陈氏,统记云陈后主第四女,母高昭仪,封广德公主隋秦王嫔陈氏,统记云陈后主第五女,长兴人谢昭仪生,封临成公主隋文帝夫人陈氏,统记云长城人,宣帝第十四女,母施氏太妃,后主封宁远长公主隋文帝弘政夫人陈氏,统记云长城人,宣帝第二十四女,母曾美人,即后主之妹,封临川长公主,按南史,隋文帝宣华夫人陈氏,陈宣帝女也,性聪慧,姿貌无双,不言第几女,未知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