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0827461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的调查姓名: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市规模急剧膨胀,需要大量的便宜劳动力,同步也为农村的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入都市,成为都市建设者的一员,活跃在都市的各个岗位上,为都市的发展起着相称重要的作用。农民工中的大部分做着最苦最累的工作,但是可以运用和支配的资源却是相称少。中国民工调查发布中国既有民工3.12亿,在这样一种数量庞大的人群背后,又有着如何的辛酸与故事,她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又如何。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走进这个既庞大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调查目的:通过观测、访谈等方式,理解进城务工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状态调核对象:x

2、xxxxx进城务工者(建筑工人) 调查方式:观测式、访谈式调查时间:.7.19.07.21 本次调查历经3天,通过与农民朋友的对话,对她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状态进行了理解。重要从农民朋友的收入、权益维护、工作类别、自我认知等几种方面进行访谈,进一步去探究这样一种庞大人群背后的故事。工作类别 脏苦累险俱不怕 进城务工人员多从事某些都市中二三产业,许多都市居民在选择工作上“挑肥拣瘦”,对于有些工作甚至不屑一顾,某些基本的生活往往都会依赖进城务工人员。而进城打工的农民一般为临时工、合同工,她们对工资的盼望值不高,对工作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报酬、社会地位没有太多的规定和考虑。她们有的从事某些都市居民不

3、肯干的工作,例如:掏下水道、环保工人、建筑、搬运、家庭保姆等。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大多从事某些劳动密集型工作,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危险性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态远不止一句“脏苦累险”就可以概括的。工作收入 都市要比农村高 众所周知,务工收入要高于务农收入,但农民工仍属于低收入人群,其收入往往会不久转化为消费。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基本上都带回家里,用于修建新居,购买大宗家用电器、支付孩子的学费以及维持家庭的正常开销。由于国家的二元构造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剪刀差越来越严重,农民与都市人的生活水平相比,越差越远,因此,好多农民朋友才来都市寻找出路。总之一句话,

4、城乡收入差距大,都市要比农村高。与亲人联系上 笑问客从何处来进城务工人员在外工作,一般是按季度或者年度计算。诸多务工人员,一次性离开家要长达半年之久,期间,只能靠电话与家人保持联系,理解家乡近来发生的事情,与远房亲戚的联系就更少了,回到村里,诸多小孩子见了面,也变得生疏了,也就难免产生“小朋友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状况了。流动性极强: 两脚踏遍他乡路 通过接触到的农民工,她们往往没有固定的工作场合,通过亲戚、熟人的简介,去不同的工地工作,活动范畴大,就业流动频繁,常常在不同地区、都市间流动以寻找就业机会。这也容易引起工作纠纷,给本地的政府管理部门带来一定困难。固然,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流

5、动性强也是由于许多客观因素所决定,但在现代,大量的农民工迁徙,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她们的生活也颇有“两脚踏遍他乡路”的感觉。 权益保障: 法律不如道义 农民工身处他乡,是都市的弱势群体,自身权益在收到侵害时,往往难以自我维护。农民工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讨薪问题。近年来,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愈发严重,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治安稳定,并且在某些地区,甚至浮现了暴力事件,已经引起政府高层的注意。另一种较为严重的问题是,农民工在都市里受到歧视,得不到本地居民的承认,就政府方面来讲,农民工在诸多方面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生活环境比较恶劣。大部分农民工低工资、高强

6、度、高质量的工作,活动范畴相对封闭,与本地工会或者相应维权机构联系缺少,虽然有过联系,维权之路也是相称艰难。因此,农民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基本是靠自己的努力,以及雇佣者自身的素质,法律很难帮上忙,因此,在这些方面就有“法律不如道义”了。 自我认知 我们仍是外乡人大量农民工离开家乡来到都市,一方面是想通过进城务工获取收入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也布满着对都市生活的向往。然而,都市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遭遇严重影响了她们的心理预期,使她们陷入了心理困境。一是与都市居民相比,她们在受教育限度、职业技能、工作经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处在劣势,普遍产生失落感。二是被排斥在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子

7、女教育等资源和权利的分派之外,产生“二等公民”的自卑心理。三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以及文化差别而导致交往的不适应,焦急心理比较严重。四是基于血缘、地缘为基本的初级关系网络使她们产生封闭心理。五是她们在都市的工作和生活异常艰难,并遭到都市社会的歧视和排斥,缺少必要的社会保障,因而缺少安全感。六是她们为都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奉献,却不能与都市居民同样获得同等待遇,因而产生不平衡感。七是由于对乡土社会的依恋以及在都市所处的边沿地位而产生了过客心理。因此在大部分打工者心里,“我们仍是外乡人”。对策建议 解决农民工问题,增进社会和谐 1.从体制和政策上善待民工,为农民工发明平等的制度环境。制度性缺陷是导致农民

8、工问题的主线因素。尽快变化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使农民工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工人、从农村到都市、从农民到市民的彻底转换,消除农民工权益保护中的制度性障碍。同步,要抓紧废除各级政府对公司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清理多种对农民工的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减少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减少农民工入户的门槛。 2建立媒体对农民工常态的报道机制。建立媒体常态的报道机制,还原农民工生命和生活的原生态,多报道农民工中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让她们发出自己的声音,享有应有的话语权。针对农民工权益体现载体稀缺的状况,政府必须予以媒体合适的政策支持,鼓励它们开设民工专栏、专版或专门频道,为她们做好

9、政策的宣传与解读,使其对各地劳动力的需求和政府的态度有所理解。此外,媒体还应积极接受民工的新闻举报,对拖欠工资等侵权行为及时予以曝光,协助农民工维权。 3.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限度,建立和完善为农民工服务的体制。进城农民工同样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都市财富的奉献者。但在某种限度上,作为公民她们无法共享改革开放和都市发展带来的诸多实惠,如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义务教育等。 4.注重全民、全社会的共同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全社会的共同发展依赖于全民素质的共同提高。坚持以人为本,认真抓好发展要务。以人为本,简朴地说就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地方政府要做的工作是积极发明条件,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10、尽量让进城农民工的孩子有学上并且可以让她们的孩子和城里人的孩子同条件入学。同步建议开展各项活动,开办多种培训班,以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协助她们增强道德观念、提高政治修养、强化法律意识,使其真正融入都市生活当中。 5.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农民工权益。各级地方政府应在宪法的指引下制定有助于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与用人单位劳动争议的诉讼能力,遏制和减少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设立专门部门,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劳动时间、劳动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社会保障和福利的监督检查。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用人单位。

11、摸索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有效机制,并逐渐形成避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政、法律和社会方面的保障机制。 调查总结: 历经3天的调查,走近农民工作这个特殊的工作群体,我们发现,她们为中国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做出了巨大奉献,但是她们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都市同等劳动者,工资待遇较低,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俨然成为都市的“二等公民”,国内现阶段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是必然的,为转型付出代价也是必然的,但转型的代价不能所有由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来承当。从主线上说,改革和社会发展应遵循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和对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的原则。只有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从改革中获益、利益受损者可以及时得到补偿,改革才具有合法性,才干不断推动和深化,整个社会才干达到真正的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