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082736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改进叶轮进口的几何形状,当泵的转速和流量确定后,泵的汽蚀余量仅与吸入室和叶轮 入口几何形状有关。所以提高水泵的抗汽蚀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改进叶轮入口的几何形状1) 采用较低的叶轮进口速度 增大叶轮进口直径,可以降低叶轮入口速度,提高泵的汽蚀性能,但泵的水力效率降低。2) 增大叶片入口边宽度: 可以使叶轮入口相对速度减小,从而提高泵的汽蚀性能。3) 叶轮盖板进口部分曲率半径 由于叶轮进口部分的流液在转弯处受到离心力作用的影响,靠前盖板处压力低、流速大, 造成叶轮进口速度分布不均匀。适当增加盖板的曲率半径,有利于减小前盖板处的U 0和改 善速度分布的均匀性,减小泵进口部分

2、的压力降,从而使NPSH,减小,提高泵的抗汽蚀性 能。4) 叶片进口边的位置和叶片进口部分的形状 叶片进口边适当向吸入口方向延伸,可使液体提早接受叶片的作用,且能增加叶片表面积,减小叶片工作面和背面的压差。另外,叶片前伸,使进口边所在的半径减小,从而使 u0 和 w0 减小。但是,叶片前伸后要求叶片做得很薄,否则排挤严重。叶片进口边倾斜,其上各点的半径不同,因而圆周速度和相对速度也就各不相同。因为 前盖板处半径最大,相对速度也最大,这样就可以把汽蚀控制在前盖板附近局部,从而推迟 了汽蚀对泵特性的影响。叶片进口边前伸并倾斜,使得各个点的圆周适度u不同。一般轴面速度沿进口边近似 均匀分布,则进口边

3、各点的相对液流角不同。为了符合这种流动情况,减小冲击损失,叶片 进口边应作成空间扭曲形状。这就是目前很多低比转数叶轮叶片进口部分也作成扭曲叶片的 原则。5) 叶叶片进口冲角叶片进口冲角,通常都大于进口相对液流角,即3 1B 1,正冲角AB =B 1-B 1。冲 角值通常为AB =310,个别情况大到15。采用正冲角能提高抗汽蚀性能,而且对 效率影响不大,其理由如下:a、增大了叶片进口角B 1,从而可以减小叶片的弯曲,增大叶片进口过流面积,减小叶 片的排挤。这些因素都将减小u 0和w0,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b、采用正冲角,在设计流量下,液体在叶片进口背面产生脱流。因为背面是叶片间流 道的低压侧,

4、该脱流引起的漩涡不易向高压侧扩散,因而漩涡被控制在局部,对汽蚀的影响 较小。反之,负冲角时液体在叶片工作面产生漩涡,该漩涡易于向低压侧扩散,对汽蚀影响 较大。如图:可见,在正冲角时,压降系数入在很大正冲角范围内变化不大,在负冲角时, 入急剧上升。c、泵的流量增加时,B 1增大,采用正冲角可以避免泵在大流量下运转时出现负冲 角。6) 叶片进口厚度 叶片进口厚度越薄,越接近流线型,叶片最大厚度离进口越远,叶片进口的压降越小,泵的抗汽蚀性能越好。叶片进口的形状对压降影响是十分敏感的。7) 平衡孔叶轮上的平衡孔,其中的泄流对进入叶轮的主流起破坏作用,平衡孔面积应不小于密封 环间隙的 5 倍,以减小泄流

5、速度,从而减小对主流的影响,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8) 光洁度 叶轮进口部分越光滑,水力损失越小,会明显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9) 采用抗汽蚀材料 当由于使用条件所限,不可能完全避免发生汽蚀时,可采用抗汽蚀材料来制造叶轮,以 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一般来说,零件表面越光,材料强度和韧性越高,硬度和化学稳定性越高,则材料的抗汽 蚀性能越好。10) 采用诱导轮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 在离心泵叶轮前加诱导轮能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而且效果很显著。实践证明,离心泵 加了诱导轮之后,泵的汽蚀比转数可达到 3000 左右。_在工艺流程设计时,可以适当地提高装置汽蚀余量,防止发生汽蚀:1) 减小几何吸上高度(或增加几何倒灌高度);2) 减小吸入损失,为此可设法增加管径,尽量减少管路长度,弯头和附件等;3) 泵在大流量运转时NPSHr增加,NPSHa减小,所以在确定安装高度时,应使NPSHa 比 NPSHr 大得多,否则应防止长时间在大流量下运行。4) 在同样转速和流量下,采用双吸泵。由汽蚀比转数公式可知,如果汽蚀比转数、转 速和流量相同的两台泵,采用双吸叶轮的泵的 NPSHr 相对于单吸叶轮泵的0.63 倍。5) 泵发生汽蚀时,应把流量调小或降速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