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防水方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0822776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防水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铁车站防水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铁车站防水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铁车站防水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铁车站防水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防水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防水方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防水材料及机械人员准备2四、结构防水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34.1结构防水原则34.2结构防水标准44.3防水主要方案44.3.1底板防水54.3.2侧墙防水64.3.3顶板防水74.3.4施工缝部位防水84.3.5变形缝部位防水84.3.6结构自防水施工方法94.3.7混凝土结构缝防水施工方法14五、施工措施16六、防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7防水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站位于农业东路与金水东路交叉口,车站沿金水东路布置于道路下方。本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28+530.000。车站外包总长192.6m,车站标准段外包宽度为18.5m,

2、总高12.76m,车站主体建筑面积为11400m2,主体结构底板埋深标准段约为16m。整个车站由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风道三部分组成。出入口共4个,位于车站南北两侧;车站设有2座风亭。分别位于车站两端。车站地层水位较高,地下水含量丰富,主体结构、出入口通道及风道防水为一级防水,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底板、侧墙、端墙)均采用高性能防水抗裂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不小于P10。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工法特点,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包柔性防水层,其中底板及侧墙防水层选用预铺反粘性防水卷材,外防内贴法施工,顶板外侧选用优质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外防外涂法施工。二、编制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

3、0108-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02J301)三、防水材料及机械人员准备1、防水材料及规格序号材料名称规格1合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双层(单层厚度1.5mm)2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成膜厚度不小于2.5mm3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每平米用量不小于15kg4钢边橡胶止水带宽度35cm5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宽度3035cm6遇水膨胀止水条7天膨胀率不大于总膨胀率的50%7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宽度35cm2、机械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热融枪把22注浆机台13、施工人员序号施工单位职责数量(人)备注1项目部技术人员5指导施工2项目部管理人员3全面

4、现场管理3项目部质检员2现场质量管理4天地防水公司管理人员2施工队管理5天地防水公司施工人员10现场施工四、结构防水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4.1结构防水原则地下工程结构防水设计原则为“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能力,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其耐久性;以变形缝、施工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根据需要和可能设置附加防水层或采取其他防水加强措施。4.2结构防水标准1、地下车站、出入口通道及风道的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小于S10。耐侵蚀系数不小于

5、0.8。4.3防水主要方案混凝土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10,耐侵蚀系数不小于0.8;根据本工程的工法特点,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外包柔性防水层,其中底板及侧墙防水层选用预铺反粘型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外防内贴施工;顶板外侧选用优质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外防外涂法施工;施工缝、变形缝等薄弱部位均做相应加强处理。车站结构防水构造详见“车站结构防水总图”。结构防水示意图4.3.1底板防水底板结构为底板垫层、底板防水卷材、保护层、底板防水混凝土,底板施工前将地基整平、压实,确保达到设计承载力。在底板防水材料铺设过程应该采取以下施工工艺:1)、处理好底板和侧墙等转角部位的

6、附加防水卷材;2)、铺贴转角部位的附加防水卷材,转角上翻至侧墙时采用挂铺法施工,施工工艺同侧墙防水层施工; 3)、底板防水材料主要为合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施工时采用空铺法,将卷材对准基准线干铺于基层上,相邻卷材之间为搭接,长、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搭接前,先揭除卷材搭接边处的隔离膜。粘贴后,随即用胶辊用力滚压排出空气,使卷材搭接边粘接严密(若温度较低,可用热风枪等工具将防水卷材粘结面稍稍加热,以利于粘结牢固。4)、采用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相对薄弱部位采用专用密封膏密封。5)、防水层施工完毕后,揭掉卷材上表面

7、的隔离膜,并尽快进行保护层施工。施工时候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平整牢固、清洁干燥。铺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五级风以上时不得施工,冷粘法施工气温不宜低于5,热熔法施工气温不宜低于-10,采用热熔法或冷粘法铺贴卷材,应该符合下列规定:a、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它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采用满粘法;b、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c、卷材接缝必须粘贴封严。接口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10mm。6)、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主要用于积水坑、池内防水、施工缝防水处理,防水层厚度不小于1mm,用量不小于1.5kg/m2。

8、4.3.2侧墙防水侧墙防水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清理基层,围护结构内表面抹砂浆找平层,厚度不小于20mm;铺贴转角部位的附加防水卷材; 铺贴大面卷材采用挂铺法,使卷材临时贴附于基面上;卷材铺好后,应采取临时固定及保护措施,长短边搭接时将防水卷材长短边的隔离膜揭除,再用小压辊压实。长短边搭接宽度均不小于120mm,相对薄弱的部位采用专用密封膏密封,侧墙混凝土浇筑前揭除防水卷材上表面的隔离膜。侧墙部分采用防水卷材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用射钉加垫片按500mm1000mm(以卷材固定、搭接顺平为准)间距将卷材固定于基层上;2)、长、短边粘贴搭接:将卷材长、短边的隔离纸揭除,再用下压辊压实,长、短

9、边搭接宽度均不小于120mm;3)、相对薄弱部位采用专用密封膏密封,侧墙混凝土浇注前揭掉卷材上表面的隔离膜,施工前,基层阴阳角、预埋件、穿墙管等部位进行密封或加强处理。4.3.3顶板防水农业东路站顶板防水层采用单分组聚氨脂防水涂料,防水层采用多道(3-5道)涂刷,其具体的施工要点如下:施工流程:现场清理基层面修整各节点处理第一层纵向涂刷检查各部位质量及修补第二层横向涂刷第三层纵向涂刷350#纸胎油毡隔离层保护层施工。现场清理:用铁铲、扫帚等工具清除基面垃圾,必要时用清水冲洗,如遇到油污物质,采用二甲苯清洗,钢筋砼有严重缺损部位,需用聚合物砂浆修补平整,基面有跑砂现象,则需要重新抹上砂浆进行修整

10、,并确保基面无积水现象。顶板转角处理顶板与围护结构处的转角合成高分子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要高出顶板50cm,待顶板2.5mm的聚氨酯防水层涂刷完毕后,把防水板弯折至顶板上,与聚氨酯防水层粘结牢靠,防水板搭接处不小于30cm;顶板有上翻梁的部位阴角首先施工5050mm的水泥砂浆倒角作为过度,涂刷1.0mm聚氨酯防水加强层,在防水加强层上涂刷2.5mm的聚氨酯防水层与顶板进行大面积的涂刷,阳角部位涂刷1.0mm聚氨酯防水加强层,在进行2.5mm的防水层涂刷。涂料的配制及施工,必须严格按涂料的技术要求进行。涂料防水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本设计的防水涂料厚度为2.5mm),涂刷或喷涂,应待前一道涂

11、层实干后进行,涂层必须均匀,不得漏刷漏涂,施工缝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mm。4.3.4施工缝部位防水底板、顶板及侧墙施工缝均采用卷材防水加强+中埋式钢板止水带;中板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4.3.5变形缝部位防水底板及侧墙变形缝采用卷材防水加强层+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胶止水带+防水嵌缝材料;顶板变形缝采用涂料防水加强层+中埋式钢边胶止水带。中埋止水带设置位置应该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止水带应该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本设计采用主体结构中的钢筋夹紧加固;中埋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止水

12、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结构宜采用热压焊;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该做成弧形,钢边止水带的转角半径不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该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的加大。穿墙管的主管在浇筑混凝土前埋设,其中部设置止水环或遇水膨胀止水条等。4.3.6结构自防水施工方法车站顶、底板、侧墙等均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利用微膨胀混凝土在结构中产生的预压应力,防止或减轻混凝土硬化过程产生的收缩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裂防渗性能,从而实现混凝土结构自防水。1)、对防水混凝土生产的要求主体结构混凝土为C30防水混凝土,混凝土耐侵蚀系数不小于0.8。混凝土生产

13、应符合如下要求:(1)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最小用量等应符合耐久性要求,满足抗裂、抗渗、坑冻和抗侵蚀的需要。(2)混凝土必须采用招标文件规定的水泥生产厂家所生产的水泥。水泥进仓要有出厂合格证、质检报告,并按规范规定抽样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3)应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所用水泥7天的水化热应小于250kJ/kg,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MPa,宜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4)在加入矿物掺合料的防水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一般不小于280满280kg/m3,同时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亦不小于320kg/m3,最大用量为420kg/m3。(5)混凝土抗渗标

14、号不小于S10。(6)严格控制水灰比,最大限制为0.42。(7)合理选择骨料粒径及级配、砂率,并通过添加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等活性掺和料及高交减水剂等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强度及耐久性。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3,且不大于30mm;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砂采用中砂;粉煤灰采用来料均匀、各项性能指标稳定的一级灰,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8)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高效减水剂中的硫酸钠含量不大于减水剂干重的15%。(9)混凝土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10)配

15、置混凝土的骨料质地应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空隙率小。粗骨料的压碎指标不大于10%,吸水率不大于2%。(11)拌制混凝土用水采用生活饮用自来水。(12)控制水灰比、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砂率、灰砂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13)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配提出施工混凝土配合比,然后履行报批手续。(14)车站顶、底板、侧墙等与土壤或水直接接触的构件均应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以满足本工程超长无缝结构的防水抗裂要求。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不小于S10。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标号、水中养护14d的限制膨胀率为0.025%。配制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时应使用高性能、多膨胀源的膨胀剂。(15)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所掺入的膨胀剂、密实剂、减水剂、防水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处加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