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水区土地资源特征介绍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34KB
约4页
文档ID:408194672
三水区土地资源特征介绍_第1页
1/4

三水区土地资源特征介绍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广佛同城化,佛山市的发展逐渐受 到媒体、专家、政府等注意而身为佛山五区之一的三水区的发展同样收到极大 的关注我区土地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土 地资源短缺状况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以及土地 资源管理不当,加剧了形势的严峻性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了解我区土地资 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基本特征,为充分发觉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地有效开发、 利用、整治和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参考1、三水区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1.1 各种土地资源的总量适中,居佛山市第三位佛山市五个行政区(三水区、 南海区、高明区、顺德区、禅城区)的土地面积为 3848.49km 2 三水区 2 个街 道(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和5 个镇(白坭镇、乐平镇、芦苞镇、大塘镇、南 山镇)总的土地面积为 874.22 km 2 ,占全市面积 22.72%,全市面积排名第 3 位 各区面积比例如图1.所示据2009 年公布的调查统计年鉴结果,我区耕地面积100 km2,占全市耕地面积420.8 km2的23.76%,全区其中水田67.4 km2,旱地32.6 km2。

图1.佛山市各区面积比例(平方公里)1.2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大,土地耕地资源相对充足2010年末,佛山市土地面积为 3848.49 km 2 ,常住人口 7194311人,人均 土地面积为仅为0.053hm2/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058 hm2/人三水区土地面 积874.22 km2,耕地面积149.6,常住人口 622645人,人均土地面积为014 hm2 / 人,居全市第 2,除了高明区外,远高于佛山市和其余三个区的人均土地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为0.02 hm2/人,居全市第2,除了高明区外,同样也远高于全市 和其余三区的人均耕地面积见表 2地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人)人均土地面积(公顷/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佛山市3848.49420.871943110.0530.0058三水区872.22149.66226450.140.02高明区960134.24200440.220.032禅城区153.254.511010770.0140.0004顺德区787.0229.9724617010.0320.0012南海区1074102.5325888440.0410.0039表21.3 可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大,水田面积达一半,难以利用面积小。

三水区地形地貌复杂,有低山、岗地、平原、洼地等,在土地利用上具有多样性三 水区地形狭长,南北相距68km,东西相距30km,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半丘陵区 西北部多为200〜300m的低山高丘,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 m东部、中部、南部均为低壑 丘陵台地,河涌纵横,土地肥沃;西北部为低山高丘,土壤母质为砂砾岩、变质砂岩、花岗 岩及石灰石等,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分布于全区各地的丘陵区,均为砂岩、沙页岩、 砾岩赤红壤等组成,约占24.4%其余为泥沙冲积平原和河网地带,土地肥沃形成了“三 山二水五分田”的土地分布格局,呈现出优美的山水交融的田园景致2•三水区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2.1我区地貌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多为优质水田其中山地占26%,丘陵占24.4%,低山高丘占8%,平原占42.6%其中水网密布造就 了优质的水田,土地肥沃,产值高,投入少2.2 土地矿产资源丰富经勘查,区内矿产资源有石油(含油页岩)、天然气、煤、铁、钨、锌、铋、石膏、水 泥灰岩(含花岗石、石料)、盐、硫铁矿、磷、地下水、矿泉水、泥炭土(含黏土)、二氧化 碳气等16种还有一定储量的银矿1处、金矿多处近年开发利用的矿产有水泥灰岩(含 花岗岩、石料)、黏土、油页岩、膨润土、盐7 种。

开采量较大的矿区有乐平镇的盐矿、芦 苞镇的上乐塘石矿、大塘镇的埠街石矿和虎北石矿等2.3水资源丰富,优良,水产丰,水道畅通西江、北江纵贯三水区全境,有漫水河、芦苞涌、西南涌等大小主干河涌 33条,鱼塘、湖泊、湿地星罗棋布,2007年三水区水资源总量 5.82 亿立方米 据粗略估计,三水区水的面积占总面积达 30%以上西江、北江常年维持在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是下游佛山市、广州市的饮用 水源地流经两江的有机和无机污染均在允许范围内,西江平均含沙量 0.274 公斤/立方米,北江0.195公斤/立方米,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标准 山塘水库的水质尚未发现明显污染,浅层、深层地下水亦均可饮用有三江汇流独特的自然景观,有总面积达 70 平方公里、素有珠三角“天然氧 吧”美誉的云东海,还有峻拔清纯的大南山、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侨鑫生 态园、国家4A级景区荷花世界和森林公园尤其是作为西、北江之间唯一通道 的思贤滘,因清浊两种水色交混,又称为“鸳鸯河”每年汛期,洪水汹涌澎湃, 堪称自然界一大奇观古云东海在秦汉时就已有之,这块三水的瑰宝,正以其独 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优势,成为三水中心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板块。

全区淡水养殖 15.8万亩,年水产总量达 9.58 万吨,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 的 20%,为全国县区级人均淡水养殖面积最大的县区之一盛产桂花鱼、甲鱼、 挞沙鱼、嘉鱼、鲈鱼、和顺鱼等优质鱼,四大家鱼、三水白鸭、芦苞乌鬃鹅等各 类水农产品驰名中外在以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广东、香港、澳门七省区构成的泛珠三角珠江水系中,三水处在“水上枢纽中心区”位置通船航程 112 公里,主要码头 62个,已利用岸线5.2 公里有渡口12 个,其中西南至南岸渡口是省内水网渡 运量最多的乡镇渡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