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_考研复习一、填空题(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 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 用以指导教学实践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4)、“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 :“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 :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 :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 :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 :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 :1、硬笔书法能力 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3、版面设计的能力 4、文明的书写习惯(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 :㈠基本方法:借题发挥;㈡具体的方法: 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2、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 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14)、解行识字法的要点 :1、解行为本 2、偏旁带字 3、形音义结合(15)、常见的对外汉字教学法 :1、翻译法 2、古文字介入法3、画图法 4、体态语教学法 5、偏旁部首带子法 6、语音摹拟法 7、部件分合法 8、笔顺展示法 9、韵语教学法 10、信息化教学法(16)、设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1、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 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17)、安排语文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 :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全面的发展 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18)、现代语文教学情境主要有 :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多媒体教学、自主性教学、课外活动教学19)、情感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罗杰斯20)、创立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的人是 :钱梦龙21)、良好的阅读习惯有 :1、勤于读书的习惯 2、健康读书的习惯 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 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22)、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23)、阅读的方法 :朗读、默读、精读、略读24)、阅读能力有 :阅读感受力、阅读理解力、阅读欣赏力、阅读评价力、阅读迁移力、阅读创造力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是朗读法、默读法、摘记法、摘要法25)、阅读教学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教学重点:记叙文,特别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说明文中的事理;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诗歌中的意境; 戏剧中的矛盾冲突等26)、写作教学训练的任务 :1、育人训练, 2、积累训练, 3、思维训练, 4、语言训练, 5、技能训练, 6、文体训练, 7、写作速度训练。
27)、写作教学过程包括的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定向; 2、教师指导,学生写作; 3、教师批改,学生参与; 4、交流批评,互相沟通作文教学的原则有两条: 1、写和阅读联结 2、写和生活联结(28)、话题作文 :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让习作者针对一个谈话中心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 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和体验,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学生开放的作文形式29)、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建议 ”的第 1 条提出: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30)、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1、口语交际的态度; 2、语音辨识力; 3、话语记忆力; 4、话语理解力; 5、话语评判力; 6、口语表达能力; 7、口语应对能力口语交际教学的三个特征是 :突出交际性、强调互动性、注重语境性3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哪些方法 :1、提高自觉性;2、严格要求自己; 3、反复训练; 4、典型激发; 5、教师的示范作用32)、教育史上曾有过的课程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 2、人本主义课程论; 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33)、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34)、语文教学中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智力因素包括 :语感、记忆、思维、想象、左右脑协调活动能力等35)、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 “每项成绩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 ”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好坏,首先取决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36)、语文课堂教学要围绕作者的思路展开,思路包括:(37)、两个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8)、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 :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成性(39)、“四步教学段 ”是作家、语文教育家 朱自清 1925 年提出的阅读教学程序40)、 “语文教育学 ”学科名称产生的 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41)、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语文素养42)、新中国第一套较为规范、 完备的分科式语文教学大纲 是《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初中、高中《文学教学大纲》 43)、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语文教学中发展美育的原则;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44)、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突出的新的教育思想是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45)、精度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把握重点深入研究-咬文嚼字融会贯通-读思结合边读边记-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46)、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主要表现有耐心专注地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47)、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性学习(48)、立意要达到的要求是正确、深刻、新颖(49)、教案的特点有可操作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二、问答题(一)作文教学中写作训练的任务有哪些?答: 1、育人训练育人训练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修养,培养美的文德文风和好的写作习惯等内容2、积累训练学生写作,首先要有所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积累材料主要有如下途径:观察与感受生活、广泛涉猎读物3、思维训练写作训练,说到底就是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思维畅达,言语活动才能有序的进行 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理解生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越具体,越全面,越深刻,写出来的文章就越生动, 越丰富,越有价值善于想象和联想、深入的思考生活。
4、语言训练语言是文章的血肉,只有血肉鲜活、丰满,文章才能光彩照人只有语言文质兼美,做出来的图画才能味笃情浓,栩栩如生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明得体5、技能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选取素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运用表达方式、 修改文章等的训练,这是写成一篇文章的基本能力训练在审题方面,要准确理解问题含义, 弄清写作的要求;在立意方面,要做到正确、深刻、新颖;在选材方面,要做到真实、典型、新颖;在谋篇布局方面,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引导学生对范文进行基本结构的归纳;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如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修改文章能力的训练6、文体训练记叙文要写清楚,写具体,恰当运用议论、抒情;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的顺序,语言准确、平实;议论文要指导学生立意,选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表达准确、严密;应用文语言要简明、得体,强化常见应用文的格式训练7、写作速度训练快速作文的能力是在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感情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快速作文也需要有熟练的写作技巧, 需要加强基础训练、思维训练、技巧训练、 二)如何科学和艺术地使用语文教材?答:教师使用教材的科学和艺术是无限的, 教师不是用 “教材教 ”,而是用 “用教材教 ”。
一个知识渊博、热爱自己工作、生气勃勃、精力充沛的教师,一定会使任何教学大纲变活,并补正最差的教科书具体注意事项有:1、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掌握教材的编辑体系和整体结构,是使用教材的科学和艺术的关键, 是决定教学成败的第一要素2、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只有熟悉了整本书,明确了整本书的教学重点和各单元的内容, 设计教学才能成竹在胸 根据教学单元制订学期教学计划, 处理好讲读课文、 自读课文与课外自读课文三者之间的关系,精心设计篇章处理艺术3、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常用的方法有:目标导向式,比较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突出特点、加深理解,利用插图增强教学效果4、灵活运用,适当调整主要方法有: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