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银离子课堂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62.68KB
约10页
文档ID:407836611
银离子课堂_第1页
1/10

关于纳米、纳米银、银离子及三价银离子纳米银纳米银(Nano Silver)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 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动物试验表明,这种纳米银抗菌微粉即使用量达到标准剂量的几千倍, 受试动物也无中毒表现同时,它对受损上皮细胞还具有促进修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 产品遇水抗菌效果愈发增强,更利于疾病的治疗纳米银抗菌微粉还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 纺织服饰、水果保鲜、食品卫生等领域纳米银的特点:1. 纳米银是粉末状银单质,粒径小于100nm,一般在25-50nm之间2. 纳米银的性能与其粒径有直接关系研究发现,银的粒径越小,价态越高,杀菌性能越强银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一 般不关注离子大小,只有在配位时才有考虑;计量单位为埃,是比纳米更小的原子结构计量 单位离子是通过化学反应发生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其特性取决于什么离子和所荷电价,与 离子大小关系不大,更无纳米效应一般以水溶液形式存在无色透明,无任何固体颗粒, 状态稳定因此,就“银离子”而言,其特征是:1、 银离子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是通过化学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的;2、 银离子应用取决于离子本身属性和所荷电价,与离子大小无关,更没有纳米效应;3、 银离子以水溶液形式存在。

无色透明,无任何固体颗粒;4、 银离子医药产品早在上世纪就已经载入国家药典离子银要了解离子银前先要了解配位键这个概念配位键,又称配位共价键,是一种特殊的 共价键当共价键中共用的电子对是由其中一原子独自供应时,就称配位键配位键形成后, 就与一般共价键无异成键的两原子间共享的两个电子不是由两原子各提供一个,而是来自 一个原子配位键是极性键,电子总是偏向一方,根据极性的强弱,或接近离子键,或接近 极性共价键配位键接近离子键的称之为离子化学物银属于过渡态金属,常与多种其他基 团形成配位键,这样形成的化学物称之为配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中存在的银称之为离子银 离子银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可以象纳米银一样以颗粒存在,因此具有尺寸的不同我们公司生产的纳米银属于离子银类从古至今,关于银的应用关于银离子杀菌A、银离子的杀菌机理简述银只有电子发生转移的过程中才可实现抗菌银元素在失去电子的过程中产生抗菌功能银 离子是银元素失去电子的银系银单质失去一个电子变成一价银离子,依次可成为两价银、三价 银Ag参与杀菌活性作用有不同价键表现形式,不同价银有不同的杀菌性能,它们的杀菌相对 能力如下: Ag(III) > Ag(II) > Ag(I) >Ag(0)当带有正电荷银离子到达微生物附近时,因后者带负电荷,依靠库仑力,使两者牢固吸附, 银离子迅速穿透细菌的细胞壁进入胞内,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 增殖能力而死亡。

银离子还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和物质传输系统而进入细菌内部致使细菌死亡的银离子又会游离出细菌残骇,参与新一轮的攻击,这使得银 离子拥有半永久的卓越抗菌性能C、银离子杀菌效果菌种银离子浓度(50ug/ml)作用时间(分)杀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50ug/ml599.9%大肠杆菌50ug/ml599.9%绿浓杆菌50ug/ml599.9%白色念珠菌50ug/ml599.9%真菌50ug/ml599.9%芽孢杆菌50ug/ml599.9%淋球菌50ug/ml599.9%D、银离子抗菌的优良性能1、 广谱抗菌,全面杀灭各种细菌2、 抗耐药性,即可杀死抗生素无能为力的具有抗药性的病菌3、 辨别有益菌,维护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成长4、 促进组织修复再生5、 对人体无任何危害,不产生耐药性6、 起效快,效果久7、 杀菌效果好,生产成本低8、 价位越高,抗菌性能越优越旧、国内外纳米银及银高子在医学领域上的应用(特别说明:能够在医学上使用银离子,说明一是效果、二是安全1、 抗艾滋病病毒HIV-1的应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墨西哥大学合作完成的纳米银与艾滋 病病毒相互关系的实验结果显示,附着在病毒上的大小约1-10纳米的金属银微粒能够阻止病毒 与寄主细胞相结合。

2、 香港大学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能抑制乙肝病毒3、 美国BMTM纳米银宫颈细胞DNA修复术4、 国家973项目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实验室的纳米银技术在 抗感染领域的应用5、 功能协同的纳米银/硅纳米线复合材料具有长效抑菌性能上海应用物理所黄庆和樊春海研究员通过与香港城市大学李述汤教授的合作,利用硅纳米线 作为基材,形成纳米银/硅纳米线复合材料提高了纳米银颗粒的分散性,特别是其光照稳定性 较纳米银有显著提高这种复合材料显示出优良的抗菌性能,例如1%的纳米银/硅纳米线悬液(体积比)可以将格 兰仕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期延迟约20小时,而10%的悬液则完全抑 制了细菌的生长与之相反,这种复合材料对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的细胞毒性很小6、 香港大学医学院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与外科学系合作研究超级纳米银人体胶水7、 哥本哈根大学纳米银家禽饲养研究8、 内蒙古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中心奶牛乳房炎症纳米银抗菌产业使用取得良好效果2.安全无毒早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生银,无毒美国公共卫生局1990年《关于银毒性的调查 报告》中说明:银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美国环保局(EPA)将纳米银的毒性划归为单剂 量毒性iv类;刺激毒性III类;急性皮肤毒性m类,属于无毒级。

银的10大八卦趣闻1.银的化学符号Ag来源于拉丁文的银Argentum这个词是不是看着很熟悉?没错,就是阿根廷(Argentina)!阿根廷的国名来自于西班牙殖民者对新大陆的美好想 白银之河(Rio de la Plata),但实际上,这条河也只是传说而已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阿根廷并不盛产富集白银 矿Argentum 与 Argentina 图/ & )2.银的英文命名silver并没有直接继承自它的正统拉丁文,但这个肥缺并非无人抢注抢去 Argent-这个珍贵拉丁语词源的天然含银质是一种银的硫盐 辉银矿(Argentite, Ag2S)不过, 人家这样命名也不是毫无道理一至少对工业炼银来说,辉银矿的贡献巨大,而作为单质矿物的 自然银,由于在自然界含量过少,除了成为矿物爱好者的收藏,在工业上却并没有多少出彩的表 现辉银矿(Argentite, Ag2S)图/Wiki Commons3在我国古籍的记载中,常出现“银针试毒”的身影,这种手段企图通过银针变色的现象来检 验毒药——砒霜(主要成分为As2O3)是否存在但在这个过程中,银针真正试出的毒”,其实 是毒药中的含硫杂质由于自然界的砷大部分赋存在硫化物矿物中,灼烧矿物制取的砒霜,多少 会掺有硫杂质,因此当用银针试毒时,银与硫反应生成“银锈”硫化银,砒霜便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故而只能说,古代“银针试毒”的应用纯属巧合4. “摄影毁一生,单反穷三代”,数码单反及其镜头的价格,不知让多少摄影人痛呼“囊中无 银”,而胶片时代的摄影人,消耗的则更是字面意义的银子——胶片显影,本身就利用了银的化 学性质胶片显影的原理,即是具有光敏特性的卤化银见光后分解为黑色粉末状的单质银,形成 色调变化,最终完成显影据统计,在大概15年以前,全球约30%的产银,就是以卤化银和硝 酸银的形式被用于摄影行业5. 胶片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我们使用的镜子尚且离不开银的参与银镜反应是制镜业最 具代表性的工艺之一日常生活所用的镜子之所以能映出人的面容,大多要归功于背后被镀上的 那层纳米级银镀膜镜子映像的本质是利用金属光泽晶体对光的高反射率,不过,为什么不用更 经济的铜、铁呢?原因是,铜、铁这类金属较易被氧化生锈至于化学性质稳定且同样经济的汞, 则因镀镜工艺过于复杂且污染性强,败给仅靠硝酸银和氨水就能简单制作且安全无害的银镜公元前1世纪的银制器皿,盘中雕刻有雅典娜女神图/Wiki commons)6. 银和很多金属之间能以任意比例相溶,形成固溶彳一合金——像水和酒精一样银汞合 金便是银的著名合金之一。

两种元素之间的基情,仅从命名上就可见一斑汞俗称为水银,化学 符号Hg来自它拉丁文的正统名称“Hydroargyros”(Hydro-,水;Argyros,银,argentum的希腊 词源)银汞合金之所以出名,在于它塑形期柔软、成型后坚韧,为牙医提供了一种极好的镶牙 材质银与很多金属都能以任意比例混溶 图)7. “白蚁噬银,焚蚁取银”的传说流传已久,但这也只是传说而已,不过白蚁和白银还真能攀 上关系想寻找白银矿?白蚁带你去在土壤覆盖强烈、岩层出露性很差而无法获得地质线索的 地区,勘探银矿的重要途径之一,或许就是白蚁们筑起的一座座蚁冢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对蚁 冢和临近的含银矿源之间元素的富集比例做了一个相关性对比,研究发现,蚁冢中元素系列的分 布与矿源之间的相关性高达0.5以上,最高乃至0.77(Ag=0.56, Au= 0.75, Cu=0.77)白蚁在土 壤中取材筑巢的过程,无意间把附近元素的富集情况也写进了自己的建筑8. 锌矿床并非因为产锌,而是因为产银而身负盛名锌矿床是全球产银最主要的来源,其次 才是独立的银矿床据美国矿业局分析,全球约45%的银开采自锌矿床,而澳大利亚甚至94% 的银都开采自锌矿床。

实际上,这与矿化带金属元素往往呈伴生产出有关在找矿勘探中,经常 会有这样一箭多雕的美事儿发生:如果你找到了金属A的大型矿床,也就等于发现了金属B、 金属C、金属D的大型矿床贵金属具有成为一国一般通货的性能图/)9. 中国银本位的历史一直持续到1935年,被当时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制度废止不过,长 期使用银通货,使得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很简单的,随便放眼四周,你就会发现无 数的银行、收银台......但是金行,收金台呢,我们却一个也看不到10. 在经济史上,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崩溃背后的某些方面原因可能让人汗颜:金本位崩溃 部分因素是“金子太少”,黄金产量增长的速度赶不上流动商品增长的速度;而银本位崩溃是因为 “银子太多”银子哗哗地采,超过市场流通所需量的银子注入市场,使银持续贬值贵金属本位 已成为历史,但当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两大最著名的贵金属供应量间的差 一2010年,全 球黄金年产量仅2500吨左右,同年白银产量却达到20825.9吨图 /)关于“银”的四字成语【屙金溺银】比喻生存有术粉妆银砌】以白粉装修,以银砖砌成形容庭院的雪景火树银花】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

形容张灯结 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怀银纤紫】指显贵银,银印;紫,紫绶汉制,相国、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绶;秩二千石 皆银印火烛银花】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井底银瓶】比喻前功尽弃金头银面】形容挂金戴银,打扮得十分华丽讲究金银财宝】钱财和珍宝泛指钱财金紫银青】金紫:金印章,紫绶带银青:银印章,青绶带指高官配带的印绶借指达官显 贵素波银涛】素:白素绠银瓶】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