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和能单元测试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4.50KB
约5页
文档ID:407741451
热和能单元测试_第1页
1/5

热和能单元测试(一)一、填空题1.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周围的人都要受到毒害,因烟雾中的有害物通过______被周围的人吸入体内2.在一个装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时向小烧杯中放一些活性炭,并用玻璃棒搅拌,稍等片刻后,过滤,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_能力,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结构4.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______,空气推动塞子做功时,内能_______摩擦生热,实质上是物体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所以______可以改变物体内能,_______也可以改变物的内能,这是两种改变物体内能方式,它们是_______的1、分子运动论基本内容:物质是由 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5、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 能, 能,还具有 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 能。

7、用铝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的 能对外做功,将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壶盖的 能8、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块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棉花燃烧起来,这一事实说明 9、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 和 ,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它们所用的单位相同,都是 10、用搓手的方法可以使手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用暖水袋使手暖和,这是用 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11、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12 , 2004年12月底,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破坏性极强,造成几十万人死亡和无数财产损失……海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__________能13,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舞 B 夏天,茉莉花飘香 C 秋天,黄沙扑面 D 冬天,雪花飘飘二、选择题14.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温度C.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D.质量一定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放热时,温度一定降低,内能一定减小D.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放出热量,但内能不一定减小16、关于分子运动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B、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在0°C以下时没有内能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17、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18、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在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 ( ) A、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水蒸气膨胀做功,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C、水蒸气膨胀做功,但水蒸气的内能不变D、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温度不变19、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B、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D、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少与温度无关20 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

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的示数/℃70605347423937353433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冷却速率。

1) 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流水喷淋法的工作过程:如图通过喷头,大量细小的水珠源源不断地喷洒在高温物体上,落水收集后通过冷却塔再循环使用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和能单元测试(二)一、填空题1. 柴油机的效率不到45%,意思是说,假如柴油完全燃烧释放100J的能量,其中只有不到45J的能量用来________,另外的能量转化了______________2 .已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J/kg,完全燃烧0.7kg干木柴能放出________J的热量,假设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________kg温度为20℃的水升高到70℃3.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4..在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__________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完成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能量转化。

压缩冲程是_________能化为______能的过程5.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 (填“相同”或“不同”)质量均为1kg的铜块 [ c铜 = 3.9×102 J / (kg·℃ ) ] 和铅块 [ c铅 = 1.3×102 J / ( kg·℃ ) ] ,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若铜块温度升高了100℃,则它吸收了 J的热6、两实心铁球,质量之比为2:1,则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_____ ,若降低相同的温度,则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_____ ,两球的比热容之比为 ______ 7.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8、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C,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 °C二、选择题(9.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同,甲的密度是乙的3倍,乙的比热容是甲的,若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1∶9 B.3∶1 C.9∶1 D.1∶17、人们在生活中用热水取暖,生产上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因为水的( )A、比热大 B、吸收的热量多 C、放出的热量多 D、密度较大10、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比热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 ( )A、比热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大的吸收热量多C、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因初温不知道无法判定11 一辆功率 6.615kW的汽车,用燃烧值是4.6×107J/kg的汽油作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O%,油箱里能装 50kg汽油,使用这些汽油行驶 100Ohm的路程,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14.4m/s      B.60m/s        C.2.86m/s.   D. 12m/s 12.夏天,走在砂石路上比走在潮湿的土路上烫脚,这是因为 [ ]A.砂石的比热容比水小 B.砂石的比热容比水大C.太阳辐射在砂石上的热多一些 D.以上说法都不对三、实验题13、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烧杯号液体质量/m初温/C末温/C加热时间/min1水300203012.32水15020306.23煤油30020306.14煤油30020253.1(1)比较1号烧杯和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比较3号烧杯和4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