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案例 一、教学课题 1、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学习化学的目的以及学习化学的方法 ,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3、联系相关内容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 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习信念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绪言这是初三学生系统接触化学的第一课万事开头难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这一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认识化学同时为学生以后学习化学将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上好这一课显得至关重要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演示法等 教 具: 录音机、投影仪、铁架台、大试管、酒精灯、研钵、烧杯坩埚钳、石棉网、蒸馏水、胆矾、镁带、碱式碳酸铜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听录音:讲故事) 很早以前 ,人们就传说过魔棒的故事 ,据说有了它 ,可以点石成金、化云为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为了寻求魔棒 ,人们历尽千辛万苦 随着科学的开展 ,如今真的找到了自然科学的魔棒----化学。
用它 ,不仅可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化学这门学科 [板书]: 绪 言 [讲解]:首先 ,我给大家变两个魔术吧! (1)、教师手持事先在一端醮有化学药品的玻璃棒 ,在酒精灯灯芯上一蹭 ,酒精灯被点燃魔棒点灯) (2)、教师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 ,告诉学生是一杯清水 ,然后用玻璃导管向其中吹气 ,不一会儿制成了一杯白乳状的牛奶清水变牛奶) (学生欢喜不已 ,精神抖擞 ,继而表示惊讶 ,提出疑问) [讲解]:大家也要想变这些魔术 ,要想解决一系列问题 ,就必须得学习化学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根底自然科学 [讲解]:我们首先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板书]:二、物质的变化 [演示实验1]: 把盛有少量水的大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把一洁净的玻璃片移至试管口 ,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演示实验2]:取两三块胆矾 ,放在研钵内研碎 ,观察 [演示实验3]:用坩埚钳夹住一小段镁带点燃 ,看到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4]:把少量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放在枯燥的大试管里 , 用配有导管的橡皮塞塞住管口 ,使际管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加热 ,注意观察铜绿颜色的变化及石灰水发生的变化。
[引导学生采用四步观察法 ,(即一看反响物色态 ,二看反响条件 ,三看反响现象 ,四看生成物) ,观察四个实验的现象 ,并描述 ,最后教师利用投影仪总结如下表:] 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3 银白色的镁带 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 ,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 4 绿色粉末状的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 ,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 ,石灰水变浑浊 三种其它物质:氧化铜(黑色)、水、二氧化碳 (指导学生结合上表并阅读课本进行小结) [板书]: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例:汽油挥发、铁铸成锅等 2、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 ,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例:木材燃烧、铁生锈、镁带燃烧等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产生 化学变化除生成新物质外 ,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 ,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利用这些现象可以区分某一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 [思考]:同样放在空气中 ,木柴点火能燃烧 ,为什么铁不能?为什么氢气球能升空 ,而口吹的气球不能升空? (引导学生思考后答复:是因为物质不同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 [板书]:三、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复原性等 [讨论辨析]: (1) 你用什么方法区别铁和铜?汽油和煤油? (2) 镁带能燃烧、镁带是银白色的分别指镁带的什么性质? (3) 冰变成水时 ,物质的物理性质改变了吗?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总结) [板书]: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到4页并进行总结 略) [板书]:五、怎样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最后一段后 ,教师概述 略) [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或投影仪进行总结(略) [课堂练习]: 1、 举例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 各举出五个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 板书设计 绪言 一、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根底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 ,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 ,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 ,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响) 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