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门新教育实验区的报告特约记者 吴勇 钱珏 王领琴靠江靠海靠上海,新人新事新教育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的海门与新教育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早在 3月,江苏教育报刊社组织的"弘謇杯"全省第三届新世纪园丁征文颁奖活动在海门举办,时任苏州市副市长的出名教育家朱永新专家应邀作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就是"新教育实验",这是朱教师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释新教育理念"让师生沐浴新教育的阳光雨露",令听者怦然心动,热血沸腾受清末状元张謇"父实业,母教育"思想熏陶的海门教师们迫不及待地牵手新教育,痴情地投入到新教育实验中9月,海门以区域的形式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从此,新教育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海门大地上穿行,变化着海门师生的生活方式,也演绎了一种又一种海门新教育的成功与传奇一、让每个孩子拥有相似的阅读背景底,海门市组织了一次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孩子们的阅读现状令人尴尬,村小的状况特别让人不安:12%的村小学生家里没有一本图书,78.8%的家长没有给孩子买过书,68.9%的村小学生家里仅有的一两本课外读物也只是作文选由于学校经费的制约,村小无法提供足够孩子们阅读的图书,农村的孩子很难找到她们所需要的读物,阅读量的普遍局限性严重影响着小朋友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追随教育梦想的海门新教育人为此寝食不安。
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一种活动,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终身学习的爱好和习惯朱永新专家首倡"营造书香校园"等新教育"六大行动",就是要为孩子的精神打底,为孩子的人生奠基拯救小朋友阅读,被海门教育决策人摆上了议事日程;推广阅读成了海门新教育人共同的使命海门当时有60多所村小,如何让村小的孩子们也有好书读,也能读好书,让每个孩子拥有相似的阅读背景,成了海门教育决策层心心挂念的大事海门全市范畴内的"书香童年筹划"于年初正式启动,让好书陪伴孩子的童年,成为海门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书香童年筹划"的一种构成部分,一方面开始实行的,是面向全市所有村小的"图书漂流"行动由教育局统一承当经费,教研室组织人员精心选定书目,统一购买了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75种1875册、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20种420册,提成5个流动书架,从2月开始,以"片"为单位,在村小之间有序漂流图书在每所村小停留的时间是4个星期,随图书漂流的尚有统一设计的资料夹,内有图书漂流行动简介、给教师的信、给家长的信、读书倡议书、班级读书会简介、6个不同年段的阅读指引方案、漂流图书目录、书友记录单等,既供漂流学校互相学习、分享,也让教育局理解各校的学习状况。
每一所村小的孩子都热切地期盼着图书"漂"来流动图书室运到的那一天,各个村小都要举办简短而隆重的启动典礼,"好书伴我成长!好书伴我飞翔!""我读书,我快乐!我读书,我成长!"的行动标语响彻校园孩子们的阅读视野打开了,《西游记》《安徒生童话》《草房子》《时代广场下的蟋蟀》《窗边的小豆豆》等最新版本的书籍,对孩子们布满着强烈的吸引力,生生共读、师生共读的情景随处可见4周之后,书架漂走了,但阅读的热情、读书的习惯留下了,阅读活动还在持续开展据记录,上半年,全市图书漂流通过了30所村小,惠及9799名学生,180位教师;学生人均读书4.3本,教师人均读书3本150余名村小学生被评为"三星级小书迷"9月,海门又启动了第二轮图书"漂流行动"这一次重要采用班级共读同一本书的方式,即在一种"漂流"期(两周)内,市教育局向全市各村小提供2种图书,图书数量大体按照相应班级的学生数拟定这一轮的"图书漂流"行动,规定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共同精读同一本书停留期满,该图书即向下一所学校"漂"去,又有新的图书"漂"来如此循环,在整个图书"漂流"期间,全市所有村小每天均有2个班级在共读同一本书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她们爱阅读的同步会阅读,读出效果和味道来?这是海门市"书香童年筹划"进一步实行过程中各个学校都在研究的课题。
东洲小学精心筛选了适合各个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逐渐构建起了综合精读、泛读、品读、诵读的阅读课程体系每周一次的整本书阅读课,学生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她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精读一本书,一种学期下来,每个班级一般可以精读4本学校统一推荐的好书"小学阶段完整地精读48本书,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啊!"东洲小学校长祝禧感慨万千不仅仅是一般地读,她们还设计了"阅读手册",进行系列化的阅读指引和训练例如四年级阅读《夏洛的网》,"阅读手册"设计了分享动人片段、仿写摇篮曲、写给主人公威尔伯的一封信、与好朋友分角色朗读等据说读写综合训练,阅读活动变得更加丰富、生动用主体化阅读把精读、泛读串联起来,阅读的内容从小朋友文学作品扩大到更多的科学人文书籍,阅读的对象从汉语书籍扩大到简朴的英语作品,从老式的平面印刷物扩大到网络和影视作品,东洲小学孩子们的阅读世界变得更加精彩 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强调的是小朋友文学作品的典型阅读她们挂牌成立了"小朋友阅读研究中心",规定各班级每学期选定一本优秀小朋友文学作品作为班级共读书,进行进一步研读为此学校还规定每位教师重点钻研一部优秀作品,通过对一部作品的理解带动对小朋友文学整体的理解,然后从孩子的视角对这一作品编写阅读建议菜单。
以师生共读为基本,教师再组织孩子们编写属于自己的书,为她们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记忆 倡导深度阅读,让阅读真正渗入到孩子的情感和智慧深处,这是海门市"书香童年筹划"进一步实行中的一种导向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她们提出要让"阅读课程化",要"读整本的书",要进行鉴赏性的"师生共读",要环绕阅读书目展开系列化活动晨诵、午读、暮省紧密结合,让阅读内化为学生的生活方式,今年4月举办的全市课本剧展演就是深度阅读向纵深发展的一种明证,学生们把自己的阅读所得用形象的舞台表演呈现出来今年全市四至六年级学生现场"阅读与作文"大赛也刚刚降下帷幕,命题环绕新教育黄书包的必读书目,四年级试题规定学生展开想象为《时代广场下的蟋蟀》续写结尾,五年级试题规定写下与《如果给我三天光明》主人公海伦·凯勒进行的一次心灵"对话",六年级试题规定评说《西游记》的两个人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的深度阅读,这样的"大动作"是谁也不敢容易搞的!让学校办在图书馆里,是海门新教育实验的一种重要理念迄今为止,"图书漂流行动"共实行了三轮,全市每一所农村学校都拥有了丰富的图书资源,保证了农村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拥有相似的阅读背景从激发学生阅读爱好的"自由阅读",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师生共读",再到把阅读当成生活方式的"深度阅读"渐次推动。
"文学阅读""典型阅读""快乐阅读""科学阅读""主题阅读"成为了某些学校精心打造的特色品牌由"图书漂流"引起的"蝴蝶效应"远不止此,读书活动轰轰烈烈开展,已经延伸至初中全市范畴的"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例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年海门市新教育读书节启动典礼上共表扬了395位"书香学生"、115位"书香教师"、94个"书香班级"读书活动还辐射到了家庭、社区,家长被孩子读书的热情感染了,"亲子阅读"成了海门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社区阅读成了居民业余生活的首选从开始,海门将每年元月的第一种周末,拟定为海门的"家庭教育日", 这在全国属首创开展"书香家庭"评比活动,在全市积极营造和谐的亲子共读氛围;开展"亲子共读"专项讲座,指引亲子科学阅读……由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海门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息,空气中散发着清新的油墨芳香教育局还下发有关文献,规定学校从地方课程中每周拿出一节作为校本阅读课,并保证每天1小时让学生自由读书,这样广泛阅读就有了固定的时空根据《语文课程原则》的教学建议,海门市教育局组织一批教学骨干梳理了中国的古典诗词、现现代诗词和中外名著,编辑出版了《小学生诗词诵读》、《初中生古诗赏读》和《初中生名著导读》,发明性地开展诗词、名著诵读活动。
为期一月的学校阅读节每学期如约而至,教室、图书角、阅览室随处可见如痴如醉的阅读身影,阅读挑战行动壮大了"小书虫"队伍"世界读书日"与"孔子诞辰日"推出的全市性的阅读节以及诗词诵读展演--《春天诗会》《我爱诵读》《我与典型同行》等将诵读活动推向一种又一种高潮书香校园建设与行政推动紧密结合,让海门的校园劲飘书香;书香,赠与孩子一身的灵气"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让童年随着书香成长", "读书吧,让好书随着我们快乐地成长!"在海门各中小学,读书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校还开展"聆听窗外声音"活动,邀请出名作家走进校园,让孩子们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她们,聆听她们的报告,面对面地对话交流,持续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近5年来,曹文轩、郑渊洁、梅子涵、秦文君、黄蓓佳、冰波、杨红樱、祁智、沈石溪、周锐等出名小朋友文学作家应邀前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一步点燃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激情会面会的结束,又意味着新一轮阅读、写作热潮的开始:描述跟作家密切接触的情景,给拍摄的相片写段文字纪念,阅读作家推荐的好书……朱永新专家曾指出:"阅读不能变化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变化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变化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变化人生的气象"而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新海博士则坚定地说:"我们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倾情用一身书卷味唤醒小朋友的阅读需要,正用一路书香温润小朋友精神成长。
"新教育让孩子们与书为友,与典型同行,"营造书香童年"夯实了海门孩子的人生底子,铸就了她们伟岸的精神"骨架"二、让每个教师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07-07 09:56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高,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很难有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教师和学生共成长,以教师的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让教师直接享有教育带给她(她)的快乐和幸福,让全市教师拥有相似的精神家园,这是海门新教育实验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9月,"海门新教育共同体"成立成立之初,决策者们就将其定位为一种研习共同体、一种研修共同体、一种研发共同体研习共同体为全市教师提供了专业阅读书目与地图,让教师们在反思自己阅读史的基本上绘制适合自己发展的阅读地图;研修共同体,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们环绕课堂教学提供了展示、磨砺、修炼、合伙、互动的专业成长平台;研发共同体为全市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做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地方和校本课程的研发者搭建了一种又一种富有挑战的项目平台从研习到研修再到研发,形成了海门教师专业发展独特途径,在这一路行走的过程中,新教育共同体成了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成长舞台。
新教育共同体不仅是教育科研的一种桌面,更是一种教育文化的内存海门申报的"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与研究"被正式批准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中如此表述:海门新教育共同体就是在海门区域范畴内,以新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指引,以"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为价值追求,打破各自为政、自成一统的办学格局,整合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一种合伙、互动、分享的教育协作组织、教育互助组织、教育发展组织,从而实现海门教育的均衡、持续、高效发展海门新教育共同体作为一种"实践共同体",它构建起新型校际合伙横向与纵向双轨制教育发展平台即在市区学校高位发展层面上,打破学校界线,以学科建设为任务,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成"高位发展平台"此外,在城乡学校联动层面上,由教研员牵头,建立一所城区学校带动多所乡镇学校的联合体,通过整体联动,依托"高位发展平台",全面提高乡镇学校教育发展水平城乡教育共同体不只是一种"输血"平台,不只是简朴的都市增援农村,强势增援弱势,而是着眼于完善各校的"造血"功能,是双向的互动与联合,是城乡间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基本上的优势互补与合伙共享 新教育共同体活动一方面在小学展开海门城区的7所小学,所有是省级实验小学,各有特色,旗鼓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