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航图试题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KB
约7页
文档ID:407030619
航图试题_第1页
1/7

航图试题 - 8168文件:航行效劳程序,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 根据飞行时的气象条件,将飞行程序分为仪表飞行程序和目视飞行程序两大类 根据仪表进近程序最后航段所使用的导航设备及其精度,仪表进近程序可以分为精细进近和非精细进近两大类 精细进近程序是在最后进近航段可以为飞机提供航向道和下滑道信息(先航向道,后下滑道;不能截获航向道,那么不能截获下滑道),引导飞机沿预定的下滑线进入着陆的仪表进近程序,准确度比拟高 设备:仪表着陆系统ILS、精细进近雷达PAR、微波着陆系统MLS 非精细进近程序是在最后进近航段只能提供航向道信息,而不能提供下滑道信息的仪表进近程序,准确度比拟低,因此受天气条件的限制要大得多设备:NDB、VOR、DME 四个飞行阶段:起飞离场、航路飞行〔巡航〕、进场、进近着陆 仪表进近程序的六个航段: 1. 进场航段从航线飞行的完毕点开场,至起始进近定位点IAF完毕主要用于理顺航路与进近之间的关系,实现航路到进近的过渡 2. 起始进近阶段IAF开场,IF完毕主要用于航空器消失高度,并通过一定的机动飞行,完成对准中间或最后进近航迹 3. 中间进近航段IF开场,FAP/FAF完毕。

主要用于调整航空器的外形,减小飞行速度,少量消失高度,调整好航空器的位置,为最后进近作好准备 4. 最后进近阶段FAP/FAF开场,至建立目视飞行或复飞点MAPt完毕完成对准着陆航迹和下降着陆的航段 5. 复飞阶段复飞点MAPt开场,到航空器回至起始进近定位点 6. 等待程序等待程序是航空器为等待进一步放行答应而保持在一个规定空域内的预定的机动飞行 等待航线由等待定位点、入航和出航方向、沿等待航线的入航航线引导〔NDB方位、VOR径向线或RNAV航路点〕和等待的转弯方向等要素来定义 在平均海平面14000FT〔4250M〕或以下,等待程序的标准出航飞行时间为1分钟;在平均海平面14000FT〔4250M〕以上,等待程序的标准出航飞行时间为1.5分钟 要飞行程序设计时,按设计消费厂家所给的航空器的最大着陆重量、标准大气条件和着陆外型时失速速度,乘以1.3所得的跑道入口速度Vat,将航空器分为五类: A类: Vat < 169 km/h B类: 169 km/h <= Vat < 224km/h C类: 224 km/h <= Vat < 261km/h D类: 261 km/h <= Vat < 307 km/h E类: 307 km/h <= Vat < 390 km/h 转弯参数: 转弯真空速v, 转弯坡度a, 转弯率R, 转弯半径r : R=(562*tan a)/v r=(180*v)/(∏R) 标准转弯率: R=3°/s tan3°= 5.2% 平原机场最小超障余度(MOC)为300M,山区机场的最小超障余度为600M 进近程序的五种形式: 1. 直线进近 2. 沿DME弧进近 3. 反向程序 〔1〕 基线转弯 〔2〕 45°/ 180°程序转弯 〔3〕 80°/260°程序转弯 4. 直线航线程序 5. 推测航迹程序 复飞程序的构造和类型: 1. 复飞起始阶段 从复飞点(MAPt)开场, 至建立爬升的一点(SOC)终止,在这个阶段不允许改变飞行方向 2. 复飞中间阶段 从开场爬升点(SOC)开场,直至获得50M(164FT)超障余度并能保持的第一个点为止.在此阶段航空器以稳定速度上升,其复飞航迹可以改变航向,但最大不得超过15°, 复飞和标称上升梯度为2.5% 3. 复飞最后阶段 在第一次获得50M超障余度并能保持的一点开场,延伸至可开场一次新的进近、等待或回至航路飞行的一点,在这个阶段可进展转弯 所谓精细进近程序就是利用那些导航精度高,而且既能提供方位信号,又能进步低滑道信号的导航设备设计的仪表进近程序。

ILS、MLS、、PAR 仪表着陆系统〔ILS〕的地面设备由航向台〔LLZ/LOC〕、下滑台〔GP〕、指点标〔MB〕和灯光系统组成 航向台LOC在空间产生一条无线电航道,驾驶员即可根据飞行表〔HIS、CDI〕的指示,使航空器切入航道对准跑道中心线飞行 下滑台GP产生一个与跑道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该下滑面与航道相结合形成一个下滑道下滑道的最正确下滑角为3° 指点标Marker向上空发射一束锥形波束,当飞机通过指点标上空时,飞机内的接收显示设备即发出灯光和音响信号,使飞行员知道自己所处位置内指点标IM、中指点标MM、外指点标OM颜色依次为白色、琥珀色、蓝色 地面VOR台使用的识别码为三个国际摩尔斯电码英文字母 NDB导航台使用的识别码为两个国际摩尔斯电码英文字母 I类ILS最低着陆标准:RVR 800M, DH 60M 大局部的杰普逊航图选择兰勃特圆锥投影,没有角度失真,并能给出比拟准确的航线间隔 杰普逊航图的修订周期通常为28天或56天仪表飞行规那么IFR的机场用蓝色标示,目视飞行规那么VFR的机场用绿色标示;带锯齿边的圆环表示民用机场,圆环表示军用机场 全世界的空中交通管制部门都使用UTC时间。

航路代号: A:琥珀色,Alpha航路,南北主航路 B:蓝色,Bravo航路,南北支航路 G:绿色,Golf航路,东西主航路 R:红色,Romeo航路,东西支航路 航路图上的×符号不是穿插定位点,而是航路上的一个转弯处,称作里程分段点里程分段点是在航路改变方向时的那个点,但是这里没有定位点,用于在没有给出定位点时的隔离航段 VOR-NDB 角度-角度定位 VOR-DME 角度-间隔 定位 航图中粗体箭头指示的是图中标绘出的最高参考点的标高 航路上有影响飞行平安的障碍物,要在航图上标出来 通常情况下,FAF到MAP之间只能设计一个梯级下降定位点,并且采用DME间隔 作为定位数据 复飞点MAP是仪表进近程序中未能获得所需目视参考,必须开场施行复飞的位置 MEA〔Minimum Enroute Altitude〕:最低航路高度:无线电定位点之间公布的最低高度 MOCA(Minimum Obstruction Clearance Altitude):最低超障高度:1300T Enroute MORA〔Enroute Minimum Off Route Attitude〕:航路最低偏航高度:1300a MAA〔Maximum Authorized Altitude〕: 最低批准高度:MAA 25000或MAA FL 240 MCA〔Minimum Crossing Altitude〕:最低穿越高度 MRA〔Minimum Reception Altitude〕:最低接收高度 SID〔Standard Instrument Departure〕:标准仪表离场 STAR〔Standard Terminal Arrival Route〕:标准仪表进场 IAF〔Initial Approach Fix〕:起始进近点 FAF〔Final Approach Fix〕:最后进近点 TCH GP〔 Glide Path 〕:下滑道 GS〔 Glide Slope〕 第 页 共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