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一、选择题1.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导电性 B. 熔沸点 C. 复原性 D. 溶解性2.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具有发光 ,发热现象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气球爆炸和煤气罐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 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就不是化学变化3.生活中的以下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湿衣服晾干 B. 食物腐败 C. 自行车胎受热爆炸 D. 蜡烛融化4. 自然界中的以下现象 ,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钢铁生锈 C. 森林起火 D. 食物腐败5.以下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干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而升华 B. 木材变成木炭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二氧化碳与氨气〔NH3〕合成尿素[CO(NH2)2]6. 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试管破裂 B. 酒精挥发 C. 红磷燃烧 D. 溶液稀释7.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矿石粉碎 B. 纸张燃烧 C. 光合作用 D. 水果腐烂8.以下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拧干衣服 B. 写粉笔字 C. 燃放烟花 D. 撕碎废纸9.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以下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A. 食物 ,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 指南针的创造与应用C. 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D. 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10.现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 ,老师让同学们判断其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 ,张达说:“这可能是二氧化碳〞.李琳说:“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就能检验〞就张达的话来说 ,其属于实验探究过程中的〔 〕 A. 实验 B. 结论与解释 C. 证据 D. 猜测与假设11.下来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B. 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成千上万的物质C. “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D. 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 以下物质的用途 ,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生石灰用作枯燥剂 B. 氮气作保护气 C. 金刚石用作玻璃刀 D. 氧气用于炼钢13.以下民间制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佛山剪纸 B. 潮州木雕 C. 信宜竹编 D. 客家米酒14.以下的反响是吸热反响的是〔 〕 A. 生石灰与水 B. 镁条与稀盐酸 C. 高温下 ,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响 D. 酒精的燃烧15.以下物质的性质 ,前者属于物理性质 ,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活性炭的吸附性 石墨的润滑性 B. 甲烷的可燃性 氧气的助燃性C. 浓盐酸的挥发性 碳酸的不稳定性 D. 一氧化碳的复原性 金属的导电性二、填空题 16.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
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 ,未经________不可再吸取其他的试剂 17.________是科学家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 ,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8.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________ 、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 19.市场销售一种不粘锅炊具 ,内壁涂有一层叫聚四氟乙烯的物质请推测做涂层的聚四氟乙烯的物理性质〔至少两点〕________ ,________ 和化学性质〔至少一点〕________ 20.灯泡发光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因为伴随有发光 ,放热等现象________ . 21.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________ 变化 ,如点燃蜡烛 ,石蜡熔化是________ 变化;同时石蜡生成二氧化碳与水 ,是________ 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________变化. 22.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②铜锈是一种绿色粉末 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 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⑦不可燃 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 ,下同)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23.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 ,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填序号 ,下同〕物理性质有 ________ ,化学性质有 ______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 ,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 24.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 ,就应该取最少量 ,即液体用________ mL ,固体只要盖满________. 25.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发热 ,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提出问题】________ . 【猜测】猜测一:都是化学变化; 猜测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实验】〔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 ,观察到: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b、手摸烧杯有________ 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分析: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 ,蜡烛燃烧为________变化.〔2〕观察白炽灯〔灯管为钨丝〕:a、通电前: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b、通电中:发出白光 ,手摸灯泡感觉________ ; c、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 ,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分析:通电前后 ,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灯光通电发热、放热属于________ 变化.【结论】猜测________ 〔填“一“或〞二“〕正确. 三、综合题 26.答复以下有关化学实验根本操作方面的问题: 〔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________夹取. 〔2〕在使用酒精灯时 ,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应立即用________扑盖.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局部 ,由于________焰的温度最高 ,所以应用这局部火焰进行加热. 27. 某市自来水出现了苯含量超标事故.苯是一种①液体 ,②无色透明 ,③有香味 ,④难溶于水 ,⑤易溶于有机溶剂 ,⑥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 ,苯还是一种⑦易燃物 ,⑧有高的毒性 ,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 ,也是一种致癌物 ,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根据上述内容 ,答复以下问题: 〔1〕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下同〕; 〔2〕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3〕描述苯的用途的是________. 28.根据如下图 ,答复以下问题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 ,通常采用图________的加热方法 ,即将试管倾斜成大约45°角 ,其原因是________ 〔2〕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 ,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原因是________. 〔3〕用图C或图D向试管中参加粉末状固体时 ,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 ,原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等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因此 ,都属于物理性质.A、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因此 ,属于物理性质 ,故A错;B、熔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因此 ,属于物理性质 ,故B错;C、复原性是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反响表现出来 ,属于化学性质 ,故C正确;D、溶解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因此 ,属于物理性质 ,故D错.应选C.【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因此 ,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2.【答案】B 【解析 A.具有发光 ,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例如灯泡发光放热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A不符合题意;B.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符合题意;C. 气球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和煤气罐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C不符合题意;D. 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就不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物理变化的发生 ,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3.【答案】B 【解析】 A、湿衣服晾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