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表线TheSuperficialFrontLine前表线(TheSuperficialFrontLine,SFL)连接人体的整个前表面,下起自足背,上至头颅的两侧,可分为脚趾到骨盆和骨盆到头颅两部分在髋关节处于伸展位时,如站立,这两部分会作为一个连续的筋膜协同作用1•手法部位:伸肌支持带患者体位:仰卧位,小腿露出床面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放在足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双手往上推,患者配合缓慢做踝关节背伸-跖屈;2•手法部位:胫前肌患者体位:仰卧位,小腿露出床面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两拳面构成三角形,放在足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沿着胫前肌双手往上推,推至胫骨粗隆处两手分开,患者配合缓慢做踝关节背伸-跖屈;3•手法部位:胸锁乳突肌患者体位:仰卧位,头转向健侧操作程序: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手半握拳,放在胸锁关节处,肘关节伸直,沿着胸锁乳突肌往上推,推至乳突上方的头皮筋膜;后表线1•手法部位:跟腱患者体位:俯卧位,双脚露出床面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食指第二指骨面分别至于跟腱的两侧并挤压跟腱向下滑动;2•手法部位:腓肠肌患者评估:站立位,观察患者双脚有无扁平足、高弓足患者体位:俯卧位,双脚露出床面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放在腓肠肌处,肘关节伸直,同时身体往下压,患者配合做踝关节的跖屈和踷屈的同时治疗师双手沿腓肠肌下滑;3•手法部位:腘绳肌患者体位:俯卧位,屈膝90°操作程序:治疗师的操作手的四肢指尖放在腘绳肌内外侧头之间,患者配合做膝关节内外旋的同时治疗师的操作手的指尖做滑动;山一院东阮.4•手法部位:竖脊肌患者评估:坐位,嘱患者先低头,然后依次屈曲颈段、胸段以及腰骶部脊柱,观察各段有无活动受限;患者体位:坐位,双脚踩地操作程序:治疗师位于患者背后,如图所示,患者配合使脊柱一节一节的屈曲,治疗师同时使双肘从上往下滑;操作结束后,治疗师的操作手从下往上提醒患者一节一节的伸展脊柱;5•手法部位:枕脊患者体位:仰卧位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指屈曲,双手并拢,双手指尖置于枕骨粗隆下缘,嘱患者全身放松并将头自然放在治疗师的指尖;然后双手指尖沿着颈椎从下往上滑动;体侧线(侧线)体侧线位于身体两侧,起自足内侧与外侧的中点,从踝外侧上行,经小腿和大腿的外侧面,以“鞋带交叉”方式上至躯干,由肩部下方上行至头颅的耳部区域。
其功能是调整身体前后和左右的平衡,同时它还能对其他表层线(前表线、后表线、所有手臂线、螺旋线)之间的力量进行调节1•手法部位:腓骨肌评估:评估内侧和外侧足弓是否平衡治疗师:按照身体解读的结果把组织延长或分散开患者体位:侧躺,脚露出床沿外侧,做足跖屈足背屈的动作注意事项:接受治疗腿下方放一个枕头;与比目鱼肌做好区分;中ill陀康复科2•手法部位:臀小肌患者体位:侧卧位、屈膝、屈髋定位:髂嵴与大转子连线中点操作程序:治疗师一手抱住上侧腿,同时做髋外展/内收,患者上侧腿完全放松于治疗师手臂上治疗师另一只肘关节抵住定位点,缓慢下压;3•手法部位: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患者体位:侧卧位操作程序:治疗师用肘关节抵住各部位肌肉,缓慢下压,患者膝关节伸直,同时做髋关节内旋、外旋;4•手法部位:腹内外斜肌患者体位:侧卧位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手指并拢,从髂嵴上缘插入深处,往两端拉松髂嵴下方筋膜;5•手法部位:腹内外斜肌评估:胸廓侧下方肋骨有没有更加靠近骨盆后侧(重点在腹内斜肌);胸廓侧下方肋骨有没有向前方移动(重点在腹外斜肌)患者体位:侧卧位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按压住髂嵴位置的组织,手肘下压,完成下压上挑弧线动作,上挑时要把组织向着肋骨的方向带起来,注意浮肋顶端的位置。
患者同时做肩内收与外展动作,身体随之摆动;6•手法部位:上斜方肌患者体位:侧卧位、肩关节内旋操作程序:治疗师半握拳推压斜方肌上侧,向下压向上挑,注意不要压到动脉和气管;7•手法部位:腰方肌(腰方肌是前深线的一部分,但常在体侧线上发现问题,故在此介绍)方法一:患者体位:侧卧位,屈髋屈膝操作程序:治疗师先找出患者体中线,一手稳定患者腰部,另一手掌伸直,用指尖从髂棘和体中线交界处向后方插入,令患者在屈髋位下坐骨盆下沉-上提的动作;方法二:患者体位:侧卧位,屈髋屈膝操作程序:治疗师坐在患者骨盆后方,稳定骨盆,先触诊找到第12肋,然后双手掌伸直重叠,从第12肋下缘往下插往上挑;方法三:患者体位:端坐位,双足平放在地面上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掌伸直从侧边插入两侧腰方肌,令患者左右侧屈躯干;螺旋线(旋线)螺旋线以螺旋的方式围绕身体,将颅骨的一侧连接到对侧肩膀,接着再向下连接到同侧髋的前方,再到膝,绕过足弓,从身体的背侧向上直到与颅骨的筋膜重合T1ITt2Ll◎1•静态身体旋转评估患者体位:站立位,双足跟并拢治疗师:双手拇指放置于患者髂后上棘处,目测双拇指连线与双足跟连线是否平行;2•动态身体旋转评估患者体位:站立位,双足跟并拢。
治疗师:双手拇指放置于患者髂后上棘处,令患者躯干分别向左/右旋转注意事项:观察患者旋转时脊柱旋转的灵活性,并保持患者骨盆及下肢稳定;3•手法部位:大小菱形肌患者体位:坐位,双脚置于地面操作程序:治疗师用双肘放于患者肩胛内缘,利用身体重量,沿肩胛内缘向下推,并伴随患者内收/外展肩关节;4•手法部位:前锯肌患者体位:坐位,双脚置于地面操作程序:治疗师按体表标志定位前锯肌,用指间关节沿肩胛下缘向脊柱方向推,并伴随患者挺胸动作5•治疗部位:螺旋线下肢前侧线患者评估:双脚与髋同宽,平行向前,做下蹲动作,关节患者膝关节下降轨迹是否沿着第二趾垂直线治疗师:如果出现膝关节内旋(如图左膝为例),台疗师双脚踩在患者足背固定,双手环握患者膝关节(髌骨上缘),徒手纠正患者下蹲时膝关节移动轨迹注意事项:患者无论屈/伸膝关节,持续用力;6•治疗部位:螺旋线下肢后侧线(股二头肌短头)患者体位:侧卧位操作程序:治疗师的四指置于股二头肌短头,患者配合做伸/屈膝关节运动;前深线前深线对身体的支撑功能极为重要:支撑足内侧弓稳定下肢各个部分对腰椎提供前方支撑呼吸过程稳定胸腔维系颈部与头部的力学平衡11(w;<5^T®fl/―®LMHvtonIti/骨性车站编号1)最下方跖侧跗骨,跖侧趾骨12胫腓骨的上侧/后侧34股骨内上髁52a)后下方6肌筋膜轨道胫骨后肌、晦长伸肌、趾长屈肌腘肌筋膜、膝关节囊大收肌,收肌与腘绳肌间隔近坐骨结节坐骨支尾骨腰椎椎体股骨粗线股骨小转子后侧肋下软骨,剑突胸骨柄后侧舌骨8910112b)前下方121314153a)后下方16枕骨基底部,寰椎椎体173b)中上方1819203c)前上方21222324252627闭孔内肌、提纲肌骶前筋膜、前纵韧带长短收肌、内收肌与股四头肌间隔髂腰肌、耻骨肌,股三角返回至11从10至颈长肌,头长肌从11至后侧横隔、膈脚,中心腱心包膜,壁层胸膜斜角肌及其筋膜返回至17从11,18至前侧横隔胸内膜,胸横膜舌骨下肌,气管筋膜舌骨上肌肉28上颌骨1.胫骨后肌处筋膜松解患者体位:仰卧位评估:足有无内外翻治疗:小腿中下1/2处,双手四指相对,内侧手沿胫骨后缘插入,外侧手从比目鱼肌和腓骨肌间插入,相互透力,嘱患者踝背伸/跖屈,双手随之上下滑动分离。
若足内翻则内侧手向下滑,外侧手向上交错,足外翻则内侧向上外侧向下臨中山一院东院僅宜科ms、Wmw刪、世届.^iiE®二昱fwsfflft邑辱摘血tw、-gsss^、Hi硬豔固祀®K、Mssg^-^ISWIE、f-占如辱器掘伽血-担比嘗崔固豊-HUB1N3•膈肌松解,促进呼吸功能患者体位:仰卧位评估:吸气呼气膈肌活动情况治疗:⑴掌心向上,手指沿肋弓下插入保持,呼气末时,另一手将肋骨平行向下推,吸气时保持,呼气时上方手加力,重复3次;(2)治疗师一手小鱼际置于喙突,另一手在身体侧T5-6处,呼气时依次是上方手先向足侧推——下方手向中心推胸廓下方手掌根部向足侧转动;吸气时依次返回中山一院东院康官种4•头长肌、颈长肌肉松解患者体位:仰卧屈髋屈膝位评估:有无头前伸治疗:治疗师位于患者头侧,将双手指尖置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也就是斜角肌前缘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颈三角中,小心抬起胸锁乳突肌,可触摸到motorcylinder的筋膜,沿着斜角肌的筋膜往前滑,直到触碰到颈椎的横突记住不要施加压力,必须缓慢进行,如有臂丛神经刺激症状及脸色产生变化就必须停止;嘱患者轻轻抬起头部拉直颈椎,然后放平,感受手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