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面防雷工艺 1、自制避雷针工艺原则 1.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1镀锌圆钢避雷针直径d=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期d=12mm2圆柱状水泥墩见图:直径50mm,高度70mm3防雷引下线见工程设计1.2.阐明1.2.1.避雷针与引下线的连接为双面焊接方式,连接处在女儿墙体或构造柱内1.2.2.油漆颜色:银漆1.3.尺寸原则1.3.1.总高度H=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期H=700mm1.3.2.针尖高度h=1/10H1-12、避雷带安装及伸缩补偿工艺原则 2.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1(镀锌圆钢)避雷带直径d=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期d=12mm2成套支架镀锌扁钢-25×3;单边镀锌半圆码;镀锌螺栓2.2.阐明2.2.1.避雷带支架底部开叉,使用预埋方式安装在女儿墙或水泥墩上2.2.2.避雷带与支架的连接采用特制固定支架连接,不得焊接连接2.2.3.镀锌圆钢避雷带连接采用单Z字双面焊接(建议使用自制模具制作),直线段圆钢末端削斜,以保证与Z字曲位吻合,搭接长度为100mm2.2.4.伸缩补偿的半圆平面垂直于天面2.2.5.油漆颜色:银漆2.3.尺寸原则2.3.1.避雷带高度h=200mm,有设计规定的按设计规定。
2.3.2.支持码直线间距l=1500mm,伸缩补偿处lr=400mm2.3.3.避雷带离建筑物外边沿的距离a=150mm;当女儿墙水平宽度(厚度)≤300mm时,避雷带置中安装1-23、 天面管道等电位跨接工艺原则 3.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编号名称规格1接地卡码-25×3镀锌扁钢4跨接线-25×3镀锌扁钢或16mm2裸编织铜线2联结线≥φ10镀锌圆钢3阀体金属法兰连接5非法兰连接方式的连接件或阀体3.2.阐明3.2.1.天面各系统金属管道由天面进入室内前应通过与天面防雷均压网的联结实现等电位连接,金属管道通过抱箍在管道上的卡码与均压网的焊接实现联结,电气金属槽架和金属风管通过末端支架与均压网的焊接实现联结3.2.2.非金属阀体、卡箍连接件、橡胶软接、螺栓少于5颗的金属法兰及法兰式金属阀体需要作接地跨接3.2.3.如跨接线选用镀锌扁钢时,应涂黄色和绿色相间条纹,条纹总跨度50mm3.2.4.管道与卡码接触的部位不得有油漆;卡码、跨接线油漆颜色:银漆1-3二、设备房接地安装工艺 1、设备房接地干线安装工艺原则 1.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编号名称规格1接地干线-40×4镀锌扁钢3支持码-25×4镀锌扁钢、M6×20螺栓、M6×65拉爆螺栓2色标黄绿双色相间4接地支线-25×3镀锌扁钢5裸编织铜线25mm2,两端带线耳1.2.阐明1.2.1.接地干线在设备房墙身上敷设一周,并与接地引下线有两处以上的可靠连接。
1.2.2.连接方式:焊接连接,三边焊,搭接长度为100mm1.2.3.扁钢平面变向处使用煨弯,弯曲半径为150mm1.2.4.颜色:地线为银漆、色标为黄绿色相间标记1.3.尺寸原则1.3.1.色标总宽度100mm1.3.2.接地干线安装高度=250mm1.3.3.接地支线伸出设备基本100mm2-12、设备房管道等电位跨接工艺原则 2.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1联结线φ10镀锌圆钢2设备房接地干线-40×4镀锌扁钢3跨接线25mm2,两端带线耳2.2.阐明2.2.1.各系统金属管道由室外进入室内处,应通过与附近的接地引出点或设备房内的接地干线联结实现等电位连接2.2.2.金属管道通过抱箍在管道上的卡码与联结线的焊接实现等电位联结,电气金属槽架和金属风管通过末端支架与联结线的焊接实现等电位联结2.2.3.设备房内的设备金属底座(或金属外壳)应与接地干线联结2.2.4.与设备连接处的管道应与设备跨接联结2.2.5.管道与卡码接触的部位不得有油漆卡码油漆颜色:银漆2-2三、电线导管安装工艺原则1、金属导管接地跨接安装工艺原则 1.1. 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编号名称规格1金属导管接头见工程设计5多股铜芯导线4mm2,黄绿双色2导管螺纹直通见工程设计6压接开口线耳带黄色护套3电气金属导管见工程设计7压接开口线耳详见阐明4金属软管见工程设计8双半圆接地卡码镀锌,防松动镀锌螺栓1.2. 阐明1.2.1.使用套接紧定式钢导管迅速接头装配的金属导管不需要此外增长接地跨接线。
1.2.2.两路跨接线使用一只线耳压接,保证地线永久连接,而不是串接,见“7”处1.2.3.当使用金属软管时,始端用接地码固定与接地线连接;包塑金属软管不需用接地码固定与接地线连接1.2.4.软管两端的金属导管与设备外壳应跨接地线,地线应使用扎带固定在软管上1.3.尺寸阐明1.3.1.地线码边沿离导管接头或直通边沿为20mm1.3.2.如导管的接头配件为螺母,地线码边沿离螺母边沿为20mm3-12、电气导管固定码布置工艺原则 2.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编号名称规格1电气槽架见工程设计4固定码与导管配套的离墙码、U形码、抱式管卡等固定码2电气导管见工程设计3过线盒配导管5末端设备见工程设计2.2.阐明2.2.1.明配导管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沿的150mm~500mm范畴内设立固定码现场条件容许的状况下,按本工艺原则所设定的距离设立固定码2.2.2.中间直线段固定码的距离按规范、设计规定2.2.3.并列明配的导管固定码按“左右左”或“下上下”的品字方式布置2.3.尺寸原则2.3.1.图示距离为固定码中线至线槽、线盒、弯头、箱柜等边沿的距离3-23、电气导管沿梁安装工艺原则 3.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1电气导管镀锌线管、镀锌钢管、PVC管,详见工程设计2过线盒可视区域应采用明装线盒;不可视区域可采用带敲落孔的镀锌线盒。
3离墙码与电气导管一致3.2.阐明3.2.1.当梁高H>400mm时,采用A形式安装方式3.2.2.当梁高H≤400mm时,采用B形式安装方式3.2.3.当梁高H>500mm时,基于成本的考虑,建议采用吊架安装方式3.2.4.同一区域,应根据梁的平均高度,选择同一种安装方式3.3.尺寸原则3.3.1. L1=L23.3.2. L3=2H3-34、电气导管过变形缝安装工艺原则 4.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编号名称规格1电气导管见工程设计4多股铜芯导线4mm2,黄绿双色2过线盒见阐明5金属软管配导管3软管接头配导管6双半圆地线码镀锌,防松动镀锌螺栓4.2.阐明4.2.1.明配导管过变形缝采用A形式安装方式;暗配导管采用B形式安装方式;4.2.2.过线盒(2)的选择:可视区域应采用明装线盒;不可视区域可采用带敲落孔的镀锌线盒4.2.3.接地跨接软线(4)的两端应压接带护套开口线耳,护套为黄色4.3.尺寸原则4.3.1.金属软管长度L=W(变形缝宽度)+503-45、电气露天钢管安装工艺原则 5.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编号名称规格1镀锌钢管见工程设计4接地联结线φ10镀锌圆钢2U形码见工程设计5拉爆螺栓≥M6×653角钢支架≥L30×36圆柱体水泥护墩D=1005.2.阐明5.2.1.过线盒应使用防水线盒。
5.2.2.当支架宽度W≤250mm时,使用A形式安装方式;当支架宽度W>250mm时,使用B形式安装方式5.2.3.圆柱体水泥护墩(6)顶部为小倾斜锥体泄水,顶部表面涂一遍沥青油5.2.4.支架(3)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完毕,不能破坏防水层5.2.5.支架(3)面漆银漆;首尾支架通过接地联结线与天面等电位连接5.3.尺寸原则5.3.1. H1=300mm;H2=100mm离完毕面)5.3.2. L=60mm,双面焊接形式3-56、电气导管沿吊架安装工艺原则 6.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编号名称规格1电气导管见工程设计5离墙码或U形码配导管2抱式管卡配导管6顶爆螺栓≥M83镀锌全牙丝杆≥φ87拉爆螺栓≥M6×654角钢吊具或托架≥L30×36.2.阐明6.2.1.当现场梁高>500mm,电气导管安装在可视区域时;或现场梁高>300mm,而电气导管安装在天花顶棚内等不可视区域时,选用此原则安装方式6.2.2.当电气导管安装在天花吊顶内等不可视区域时,采用A形式安装方式;但导管始端、末端应采用B形式的刚性支架6.2.3.当电气导管安装在可视区域时,根据导管的数量选择B或C形式安装方式。
6.2.4.角钢吊具或托架底漆红丹,面漆银漆6.3.尺寸原则6.3.1.A、B形式中,吊具末端离最下方管码底部垂直距离L=10mm6.3.2.吊架固定码间距及布置参照《导管固定码布置工艺原则》3-6四、电气槽架工艺原则 1、槽架接配电箱/柜安装原则 1.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编号名称规格1电气槽架线槽或桥架,见设计5包塑开口线耳黄色塑套2镀锌螺栓配防松垫圈6接地端子排电箱(柜)配套3电箱进出线口见订货规定7绝缘板δ=2mm,内孔为方孔4多股铜芯软线≥4mm2,黄绿双色8绝缘板δ=2mm,如图1.2.阐明1.2.1.线槽/桥架与配电箱/柜的进出线口接驳时,中间使用绝缘板(7或8)做隔离1.2.2.当配电箱/柜进出线所有是电线时,绝缘板内孔为方孔,如7形式;当进出线有电线也有电缆时,绝缘板内孔为圆孔和方孔组合形式,如8形式,圆孔为电缆头安装孔,方孔为电线穿越孔当进出线所有是电缆时,无需绝缘板,直接在箱顶相应每条电缆开相应规格的圆孔1.3.尺寸原则1.3.1.圆孔尺寸为成套铜(塑料)电缆固定头的尺寸规格4-1 2、槽架悬吊式安装工艺原则2.1.大样图编号名称规格编号名称规格1镀锌丝杆吊具见尺寸原则表5型钢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