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山水之美——《三峡》-2022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06010500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1讲山水之美——《三峡》-2022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01讲山水之美——《三峡》-2022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01讲山水之美——《三峡》-2022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01讲山水之美——《三峡》-2022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01讲山水之美——《三峡》-2022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1讲山水之美——《三峡》-2022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1讲山水之美——《三峡》-2022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含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1讲山水之美三峡-2022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含答案)了解三峡相关知识,背诵三峡; 积累相关实词,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熟悉三峡解析及主题思想,领略三峡的壮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遮日。 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结尾用了歌词,有何作用? 思考:你知道这是哪吗?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建设水电站呢? _ 郦道元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2、。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三峡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

3、融,生动传神。 中心: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创作背景 郦道元生于官宦世家,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创作水经注四十卷。它名义上是以水经为蓝本作的注释,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三峡即节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

4、,文题为后人所加。是作者记录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和四季风光所作。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日光,这里指太阳。 译文 _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 襄(

5、xi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译文 _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

6、: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绝巘(y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很。 译文 _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连续不断。属(zh):动词。连接。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

7、不是确数。 沾:打湿。 裳(chng):衣服。 译文 _ 三峡中特殊用法: 古今异义 或;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虽;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一词多义 绝 沿溯阻绝(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 绝巘多生怪柏(极)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属 属引凄异(连续)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 能以径寸之木(用) 阙 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不知天上宫阙(宫殿) 或 或王命急宣(有时)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 清 回清倒影清 (清波) 清荣峻茂(水清) 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8、。 哀转久绝,“转”通“啭”鸣叫。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省略句(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省略句(两岸)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三峡理解性背诵: 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写山高的句

9、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写夏水的句子: 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10、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三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与汾水中的“水流潭涨,波襄转泛”都写出了水势之大。 B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与天池中“澄渟镜净,潭而不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C作者在三峡和汾水天池三文中都引用文献资料进行佐证,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D本文和丹水汾水天池四篇文章都通过描写自然山水之美

11、,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A肃:肃杀,凄寒 B属:连接 C引:延长 D转:同“啭”,鸟鸣 3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 ) A本文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著名

12、地理学家郦道元。 B本文以大笔点染的手法,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C本文通过对三峡的整体风貌和四季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D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5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 非宁静无以致远 B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C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D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6对下列文段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A或:有时 B虽:即使 C奔:飞奔 D疾:快 7下列各组加点词中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隐天蔽日_ 不见曦月 C有时朝发白帝_每至晴初霜旦 D良多趣味_ 感慨良深 二、文言文阅读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