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物的方法与技巧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06009780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物的方法与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写物的方法与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写物的方法与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写物的方法与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物的方法与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物的方法与技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物的方法与技巧(五步作文法)授课教师:谢光琴(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镇三坪小学)学习目标:1、在看、听、说、读、写培养写作能力2、培养审美、观察意识和参与意识。3、通过物的精神感悟人的品质。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只要加以引导,学生便可以根据事物的特点 写出作文。教学重点:归纳写物的技巧与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物能力教学准备:砖头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式的导入墨梅作者:王冕(元代)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梅花)2、写了它的什么特点?(颜色、品质)3、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托物言志)诗句中作

2、者通过观察、想象写出了梅花的特点,其实在万物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一 定能够发现它独有的特点。有这样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其实,我们生活的 世界就是美丽的花园,就是一座天堂,它由万物构成。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表现我们世界的 美呢?那就需要我们用生花的妙笔来描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写物。二、揭示课题:写物的方法与技巧物,包括植物、动物、静物等。我们写物,既可以说明、描写事物,还可以借助事物表 达思想感情,阐释人生哲理等等。那么,怎样写好物呢?(一)、利用好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把事物细致、准确地描写出来,使之色香味俱 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之栩栩如生

3、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二)、寻找共性,以物喻人。我们既可以单纯说明物、描写物,还可以借写物来喻人,刻画人物的高大形象,揭示人 物的崇高品格,写物也是在写人,以物喻人,使物人交汇,相映生辉。用这种写法时, 需注意找出所写事物与人的相似点,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需要对相似点反复摹 写,让二者能一步步融合,自然升华。1、抓住特征:从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神韵、动态变化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 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细微的区别,也 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层一层地写。(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

4、写。(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 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之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春种 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物植物,还有那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 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构成了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 中,必须要接触它,并了解、观察、感受它,以至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 景物描写。写人与记事作文的相同处是都要写事,都要有故事的核心,有具体内容。写人的文章以 人为写

5、作对象,以写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为重点;记事的文章以事为 写作对象,以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重点。最后写出自己的体会,叙事过程中添加心 里描写,从事件中得到的成长。记事的文章着力在记叙事件的本身,写人的文章着力在人物 本身,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样的作文呢?立足于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物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 对写不好的。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空间方位),也可以是变换的(移 步换景)。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 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

6、教师作结:让我们一起擦亮慧眼,去发现美、创造美,用我们自己的笔来描绘我们美好的家园。多 观察,按一定顺序写,抓特点、形态、气味、大小、颜色、声音。清楚比喻、拟人、夸张 生动、形象、具体的写出物体。小学阶段的习作,文体不复杂,一般是写物、写人、叙事三类。写物是所有作文的基础, 写物作文基础打不好,写景抒情就无从谈起,叙事作文就会显得空洞无物。想写物,肯定需 要先了解一个物品,那我们是如何了解一件事物的呢?肯定是调动自己全身的感觉器官!想 想我们身上的感觉器官有哪些?一般来说就是:眼(视觉)、耳(听觉)、口鼻(味觉)、手(触觉)、大脑(最强感觉器官)。 如果物写不好,肯定没利用好自己的感觉器官!如

7、果能够把对某个物品的5种感觉详细地 写出来,作文肯定差不到哪里去。所以,请记住这句写物作文口诀:看、听、闻、摸、想。三、实战(教师引导,师生通过实物感受共同完成。)我们以无趣、丑陋的“砖头”为例,讲解一下“五步作文法”。如果砖头都能写好,还 有什么写不好?一、看 +“像什么”+对比看见的肯定是物品的形状、外貌、颜色,只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把物品的形状、外貌、 颜色描述出来,最后加上一句“像什么”即可。例:砖头从上到下看起来都是一个长方体,表面坑坑洼洼的。它全身都是红色的,一点 都不漂亮,看起来像一个文具盒,(一块沙琪玛;一个抽纸盒子;一块蛋糕)但是文具 盒比它漂亮多了!要点:1、形状、外貌、颜

8、色要从上到下写详细点,因为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像砖头那样形 状规则。比如闹钟,就有很多小部件,提手、表盘、指针、刻度所以,小部件的形状、颜色也要写详细,不能手懒!2、看起来“像什么”很重要,需要一点联想,只要是形状颜色相近的都可以联系到一起。二、听+“像什么”+对比八音盒、闹钟、小动物还有声音可听,但是像树叶、花朵、砖头这些,根本没有声音, 听什么?没有声音可以制造声音嘛!树叶没有声音,但是风吹树叶就有声音了;砖头没有声 音,但是敲一敲、扔一扔就有声音了。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联想一下,“像什么”!例:砖头发不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往地上扔一下,发出“噗通”的声音,好像一个人一 屁股坐在了地上,八音盒可以

9、发出优美的声音,比它好听多了。要点:声音的联想稍有些难度,平时要多留意、多积累!三、闻(或者“尝”)+“像什么”+对比这一步比较特殊,需要看情况决定写不写,因为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闻、能尝,比如, 一个苹果既能闻也能尝,一张桌子就只能闻闻它的木头味了例:砖头闻起来更是没什么香味,那股难闻的气味跟地上的尘土一模一样,公园里的花 朵比它香多了。要点:闻、尝的实践都要保证安全,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吃饭、喝饮料、赏花等时候都 是积累这方面素材的好机会。四、摸+“像什么”+对比光滑还是粗糙,柔软还是坚硬,凉爽还是热乎都是用手可以感觉出来的,不要怕 麻烦,把要写的东西仔细抚摸一遍,把感觉写具体点。例:砖头摸起

10、来硬硬的,非常粗糙,还有点扎手,像老树皮,更像农民伯伯粗糙的手, 我家的枕头摸起来比它柔软舒服多了。要点:触觉的种类很简单,无非光滑或粗糙,柔软或坚硬,凉丝丝或热乎乎但是不 同事物间的联系很重要,比如树皮、砖头、农民的手掌都很粗糙,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形容。五、想这一步是作文的结尾,非常关键,作文格调就看这一步。先总结一下物品的特点,再描 写一下物品的用途,然后根据所写物品的用途,把这个物品想象成具有这种品质的人,表达 一下自己对这种人的感谢、敬佩、喜爱等情绪。例:砖头虽然不好看,发不出优美的声音,也没有什么香味,摸起来也没有舒服感,但 是它们却很有用,千千万万的砖头聚集起来,就变成了我们的楼房、

11、学校是它给了我们 健康的乐园,给了我们幸福的家园。这让我想起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砖头”一样的人,他们能与身边的人相互协作、有自我 牺牲精神,默默的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更让我想起了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他们虽然外 表不够亮丽,但是他们辛辛苦苦维护着城市环境卫生,无私奉献着自己,有着砖头一样朴实 的精神,我很敬佩他们!“五步”都完事了,那么接下来,只要再加上一个简单的开头,就可以把一堆文字排列 起来了:四、例文:砖头下午,我走在环城路上,看见一辆货车载着满满的一车转头,在建筑老板的指挥下,转 头轰轰烈烈的下了车,却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等待接收它们神圣的使命。砖头从上到下看起来都是一个长方体,表面坑坑洼

12、洼的。它全身都是红色的,一点都不 漂亮,看起来像一个文具盒(一块沙琪玛;一个抽纸盒子;一块蛋糕)但是文具盒比它 漂亮多了!砖头发不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往地上扔一下,发出“噗通”的声音,好像一个人一屁股 坐在了地上,八音盒可以发出优美的声音,比它好听多了。砖头闻起来更是没什么香味,那股难闻的气味跟地上的尘土一模一样,公园里的花朵比 它香多了。砖头摸起来非常粗糙,还有点扎手,就像老树皮一样(就像砂纸一样;就像沙子一样, 像农民伯伯的手一样)我家的枕头摸起来比它柔软舒服多了。砖头虽然不好看,发不出优美的声音,也没有什么香味,但是它们却很有用,千千万万 的砖头聚集起来,就变成了美丽的城市、楼房、学校是它

13、给了我们幸福的家园。这让我想起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砖头”一样的人,他们能与身边的人相互协作、有自 我牺牲精神,默默的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更让我想起了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他们虽然 外表不够亮丽,但是他们辛辛苦苦维护着城市环境卫生,无私奉献着自己,有着砖头一样朴 实的精神,我很敬佩他们!在开头结尾加入一些情景(比如,我是如何发现这些砖头的,我把我的感悟告诉父母后 他们是如何评价的)。小结: 无论是乡村、城市无不与这些砖头息息相关。它们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 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砖头,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 可它却把自己的一生留给了人们。它也正像王冕笔下的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 乾坤”我们既要有砖头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希望我们这些“花骨朵”尽染梅花 之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