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课题结题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0600973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改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改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改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改课题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改课题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改课题结题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课题是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为加强法律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而申报的教改课题。该课题于2003年9 月由攀枝花学院批准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随后,课题工作人员召开 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该课题,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 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和基本原则(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法学专业是人文社科学院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之一,自 2001年秋开始招收本科以来,要求学 生具备更高的层次和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法学专业发展的重点。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为

2、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 质教育的需要,特申请立项该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挖掘法学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使 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能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 助于实现攀枝花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这个课题蕴涵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我们将课题内容分解为以下方面:1、教学内容的改革:2、教学形式的改革;3、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在以上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中,我们认为该课题选题需要突破的难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法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变化;

3、二是专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 培养如有机整合。(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几项基本原则:1、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教育部教高19982 号文件印发 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等五个文件精神。2、本研究特别注重和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重视本地区和本院校的优势和特 殊性,使研究富于特色。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通过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二、项目研究情况(一)研究计划和项目分工 整个项目的年底进展计划及目标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3 年 9 月2004 年

4、 3 月拟定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计划;第二阶段:2004年4 月2005年3月实施计划,包括大量阅读理论专著,开展调研,搜集 材料,撰写论文等;第三阶段:2005年4月2005年 9月加工整理材料,撰写论文、结题 报告、成果应用。为保证上述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项目组成成员的工作效率,在课题组内 部进行了项目分工。其中,付晓梅同志为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及对外联系、 撰写结题报告等工作;寇桂君同志承担教学实践环节部分的改革研究;刘德玉同志承担教学 内容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罗辉国同志承担教学形式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二)项目研究过程回顾2003年 5月,当时的法学教研室主任

5、付晓梅同志在一次教研会上提出,法学专业学生仅有理 论水平是不够的,随着社会对本科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经过这次教研会,达成了“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 革与实践”课题立项的一致决定。鉴于当时法学教研室师资力量有限,而申报课题对研究者 又有职称上的要求,故决定由有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且均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付晓梅、寇桂君、 刘德玉、罗辉国四位同志担任该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2003年 9月,该课题获得学院批准并列入该年度工作计划。为此,课题组成员紧接着召开会 议讨论、确定关于课题研究的各项具体事宜。这次会议商定了该课题研究中各位研究者的具 体

6、任务分工,课题的项目进度即年度进展计划及目标。2004年 4月,课题组成员开始着手实施计划,搜集材料。鉴于研究者研究经验不够丰富,职 称不高,课题组成员在着手实施计划的具体工作中,特别作了两项准备工作:一是用教改经 费的四分之一购买了一些理论书籍,认真阅读,以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理论修养为课题的研 究服务;二是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参考、学习他人在该课题领域内的成功经验, 同时加强了对外联系,为实践性改革的具体实施作准备。2004年 4月2005年3月,课题组成员积极的展开了研究工作。寇桂君同志承担教学实践 环节部分的改革研究具体适用于教学计划的修订,其中,2004 级和 2005 级的教

7、学计划中, 增强了教学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实践性教学环节532 学时(21 学分,其中军 训2 学分,专业实践5学分,毕业实践8 学分,“两课”社会实践2 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 占总学时的19%。刘德玉同志承担教学内容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 环节的内容更为丰富,时间的配置也更为合理。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学期为期2 周的军训,第 一或二学年暑期为期3 周的“两课”社会实践(调查),第四或五学期为期3周的模拟法庭, 第三、五学期为期2 周的法律咨询实习,第七学期为期1 周的法学专题辩论,第八学期为期 12 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罗辉国同志承担教学形式部分的改革

8、研究工作,除了继续 坚持运用带领学生去法院听庭审、课堂讨论之外,还增加了运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同时多次要求学院建设一个规范的模拟法庭,方便实践教训环节的实施。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任务和要求,课题组成员积极、认真地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在较广泛、 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丰富的阶段性成果。(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途径、方法的研究 基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课题组认为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是顺应时代需要,培养富 于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世界公民的必然要求。经过多次讨论,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式基本上可从四个层面加以考虑:一是对应用型人

9、才培养教育理念的转变;二是对应用型人 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三是对符合其目标的实现途径的探讨;四是对影响其途径实现的若干因 素的分析。课题组对我校与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方面如课程体系、教育目的、教育模式、 教学内容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均十分重视,教学内容丰富, 教学方式多样,经费投入充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而我校的研究处于 起步和探索阶段,在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设计的科学化和教学方式多样化等方面存在着 差距。课题组通过本校与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论证了当前加强法学专业学 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加强应用型人

10、才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并提出了 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新模式。课题组研究指出,建立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是高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完善 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运作机制至少包括办学思想的导向机制、目标引导机制、教师培训和各 种保障机制以及监督、反馈、评价、激励和社会参与机制等。课题组提出法学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务管理、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经费的投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多 个方面的内容,这些任务是任篇二:(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1 - 2 - 3 - 4

11、 - 5 -篇三: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校本科体育专业改革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主持人:章红兰课题组成员:蔡学俊、钟运健、秦琴、王道杰2014年6月10日高校本科体育专业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章红兰、蔡学俊、钟运健、秦琴、王道杰 摘要:体育教育实习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有机的组成部分,通过教育毕业实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印证、检验、巩固和提高学生在学校 学习的知识技能,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检查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反馈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差距与不足之处。本文以高校2006级至2009级体育

12、教育实习模式为 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教育实习的诸多因素,得出结论如下: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 教育实习得到了校领导、实习生和实习单位的高度重视。2 教育实习时间采取一次性分段式 的方式,大三下学期0.5周分散式的见习时间,大四上学期进行8周的实习时间。总体来说 能够完成预定目标,但是时间有点相对较紧。3教育实习基地主要以高校、中学为主。4教育 实习组织管理机构比较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5教育实习评价方式采用实 习考核表一次性终结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6 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教育实习效果也具有 一定影响。关键词:毕业实习体育教育 本科生 高校目录1、前言1.1 选题的依据及意

13、义1.2 文献综述1.2.1教育实习的概念1.2.2教育实习模式的概念1.2.3国内外教育实习情况简介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2 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2.2.2问卷调查法 2.2.3数理统计法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实习改革的研究现状 3.1.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模式的现状分析 3.1.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基地的分析 3.1.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时间的分析 3.1.4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成绩的评价模式分析 3.1.5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析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改革探究3.2.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模式的改革探究3.2.2 高校体育

14、教育专业实习基地的改革探究3.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时间的改革探究3.2.4 高校体育教育实习成绩的评价模式的改革探究3.2.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改革探究4、结论与建议4.1 结论4.2 建议5、参考文献6、附件(问卷调查)1 前言1.1 选题依据及意义进入 21 世纪,知识经济的不断兴起,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各种新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经 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科教兴国”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高等教 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和突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着社会的 发展不断作出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高等

15、院校面临 着全方位就业选择的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一个分 支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有必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重新审视其培养 的目标定位和方向。体育教育实习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的 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实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印证、检验、巩固和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 技能,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检查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反馈教育 培养过程中的差距与不足之处。因此,教育实习是高等院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合格人才,检 验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

16、化,体育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 战,这一趋势要求我们对体育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作出一些新的思考和探索。对高校近年来 体育教育实习模式的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为高校体育教育实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有益的补充。1.2 文献综述1.2.1 教育实习的概念 顾明远在他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各级类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实习 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形式。包括参观、见习、试教、代理或协助班主任工作以及 参见教育行政工作1。”张念宏主编的中国教育百科书指出,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参 加教育、教学实践的学习活动,是体现师范教育特点培养合格实质的重要环节,是各级师范 院校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1.2.2 教育实习模式的概念 教育实习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