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期写作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0599823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一期写作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五年一期写作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五年一期写作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五年一期写作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五年一期写作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一期写作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一期写作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德英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写作九月下学期六年级写作教学筹划一、总体目的。 留意观测周边事物,乐于书面体现,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体现自己觉得新颖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她人听,与她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批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体现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二、学期目的。留意周边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体现。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可以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慨号。初步学习冒号

2、、引号。三、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习作的爱好,让她们乐于体现。 高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体现,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教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贵重的。鼓励有创意的体现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当鼓励。在教学中可以更放开某些,对教材的安排可以更灵活地解决,从当时本地的实际状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习体现的内容范畴,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安排。爱惜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她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鼓励的措施,多组织展示和交流。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

3、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体现方式,丰富自己的体现。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导作用。教材中不少地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自身就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有些话题,如“说说我自己”,是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要注重运用这样的机会,指引学生的习作。四、教学难点。1、注重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伙与交流。 可以发明某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测、调查,共同探究,合伙写作。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多发明某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2、本册习作练习

4、重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在指引时要注重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如实体现,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可以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体现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要注重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体现的基本功。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五、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毕竟不够成熟,生活阅历肤浅,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能写出佳篇的高手不诸多,近四分之一同窗写话水平偏低,重要表目前:题材不够新颖,对火热的生活熟视无睹;课外阅读中接触的好词佳句不会灵活运用;内容空洞;笔迹不够美观;写完了不能积极检查修改。本班

5、语文教学既有一定基本,也有不小的阻力,任务仍然艰巨,道路仍旧崎岖。 六、教学措施。1、上好语文课,注重“读写长线结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不仅仅协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引学生学习作者观测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词成段成篇的措施。 2、抓好随文小练笔,注重“读写短线结合”。 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合适角度,精心设计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一方面不断增长学生的语言储藏和材料积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仿写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读”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3、上好指引课,协助学生迈好第一步。 每次指引课前认真研读

6、教材例文,创设孩子们感爱好的教学情境,教会人们从平常生活中选材,争取让每周二次的作文指引课布满欢声笑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感悟习作技法,提高体现本领。 4、倡导认真修改,养成良好习惯。 五年级习作不同于低中年级写话,教师指引,学生口述后,同窗们要先打作文草稿,自改第一遍,同位再互改第二遍。持之以恒养成好习惯,保持作文簿面整洁,也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5、成立作文小组,履行荣誉胸卡制度。 在班级成立作文爱好小组,选拔写作功底强的同窗进入,颁发四级荣誉胸卡:作文大王、作文明星、作文高手、作文尖子。实行动态管理,能升能降,能进能退。6、坚持写日记,鼓励学生多练笔。 7、 扩大习作刊登园地,充

7、足运用刊登鼓励机制。 定期遴选优秀作文、日记、课堂随文小练笔,选登黑板报、墙报,争取刊登,在班级营造“人人乐写,刊登光荣”的良好氛围,巧妙运用鼓励机制,让孩子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8、 成立图书角,让课外阅读成为习作的源泉。动员人们运用课间、午间、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建设书香班级。但愿通过阅览典型的小朋友读物及优秀的少儿报刊,储藏丰富的语言“家底”,更好地为习作服务,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习作素材和写作灵感不竭的源泉。七、教学进度。 顺序内容学时顺序内容学时一动作描写3学时六教生写人4学时二植物描写3学时七外貌描写4学时三人物描写3学时八继续描写人物4学时四动物描写3学时九巧写事

8、件4学时五好朋友3学时(合计31学时)1、动作描写教学目的: 1、要抓住人物、动物的特点观测,通过的动作描写,体现人物、动物的特点。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动物描写体现人物、动物的特点,使之在文章中活灵活现。作前准备:回忆、观测、积累材料。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习作指引)一.指引观测,激趣导入。1、游戏导入:今天,教师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小游戏-看动作猜动词。 A、 推,举,压; B、 摸,拍,捏。2、指名生猜。3、师:同窗们真了不起!看得细,猜得准,今天我们就学习和动作有关的习作-动作描写。(板书课题)齐读。4、师引导:生活中哪些动作引

9、起了你的注意?从动作中又感受到什么了?(让学生注意对生活的观测)5、指名生答。6、小结:动作一闪即逝,更需我们观测格外用心、细致,才会捕获昙花一现的美丽。7、过渡:通过观测我们发现,动作大多是内心的呈现,固然,动作不仅和心理有着 紧密的关系、,还和诸多因素有关系,如:年龄、身份、心理、性格等。那么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动作描写来呈现人物的内心。二、品析词句,体会用词精确。1、师:下面请同窗们欣赏片段,看看从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幻灯出示:“当我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2、生读片段,找出动词,突出动词再来读一读。3、抓动词谈体会,品析用词精确。师:你最喜欢

10、哪个动词?为什么? 从中你又体会出了什么呢?(引导生理解动词的含义)4、尚有哪些动词与它意思相近,哪个更好?师相机解词,品词,体会”碰、拿、抓、吃、吞”等词都不能精确的呈现人物第一次偷糖时复杂的心理。5、师小结:通过细致的品析,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作者运用动词,那是反复斟酌的,动词用得那样恰如其分.6、带着这种理解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三、总结。第二学时(片断赏析)一、通过对比体会修饰语的妙用。1、课件出示:燕子专列插图补白:“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A、读片段,找出动词品析(伸出、捧起、送到) B、加上修饰语和修辞对比说说有什么体会?(小贝蒂慢慢地伸出双手,小心翼

11、翼地捧起燕子,像捧起贵重无比的宝贝同样,轻轻地送到嘴边用哈气为小燕子取暖。) C、通过理解修饰语更加突出小贝蒂对小燕子的关怀、庇护。 D、小结:修饰语能更好的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 F、总结:写好人物动作,一方面要进行细致地观测,精确地运用动词,再合适地运用修饰语或修辞措施,更加生动地呈现人物的内心。二、片段习作练习。请同窗们看一幅漫画-拜年。 1、指引看懂图意。(完整地说清图意,引导说清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指引同窗们仔细观测漫画中的典型动作。图中最吸引你的是谁?她的哪个动作吸引了你的眼球?你觉得这个动作用哪个词更精确?(细致观测孩子的眼神,引导学生用动词恰本地呈现人物急切、兴奋的心

12、情。) 3、按照刚刚学到的人物动作描写措施,想象拜年的全过程,先到小组里交流。 4、生报告,师生共同评议。 5、小结。三、总结。第三学时(习作及讲评)一、我手写我心。1、师:在交流中同窗们一定有诸多启发,那就赶紧的拿笔写一写吧!2、生撰写文章,师相机巡视指引。 二、师生共同评价。 1、指一名同窗在投影仪上展示习作,读一读,其她同窗评价。注意:与否突出了人物的内心,你是从哪感觉到的? 2、师吸取学生的合理建议,在原习作上加以修改。三、总结。 1、交流收获:你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观世间百态,品人间冷暖,但愿同窗们能带着本节课的学习关注生活,收获心灵上的丰盈。板书设计: 动作描写

13、观测 细致 用词 精确 描写 生动2、植物描写教学目的:1、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观测到的植物叶子的颜色与形状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2、通过习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让学生把自己秋游中观测到的植物叶子的颜色与形状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 篇习作。2、习作中要体现观测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教学难点:习作要体现观测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习作指引)一、激趣导入。 出示部分树叶照片。 1、师:同窗们,你结识这些树叶吗?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2、指名生答。3、师:请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其中的一片树叶。(提示: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说)4

14、、指名生答,师小结。二、观测交流。1、请同窗们拿出自己秋游时收集的多种树叶,仔细观测它们的颜色、形状,并用几句话说一说。(1)自己练说。(2)说给同桌听,互提补充意见。(3)在四人小组里交流。2、师:同窗们,有关这些树叶,你还理解哪些知识呢?例如它们的特性,有关的典故(传说或故事)等等。 (1)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 (2)报告交流,互提补充意见。3、师小结。三、总结。第二学时(实际操作)一、剪剪拼拼。师引导激趣:每片叶子都是一幅精美的图画,如果我们把这些叶子按照一定的设想组合在一起,那么它们呈现给我们的又将是一幅如何绚丽多姿的自然画卷呢?同窗们,用你浪漫的情怀,智慧的心灵和机灵的双手去发明出一幅叶的世界。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伙制作一幅叶贴画,并给这幅画取一种贴切的名字。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创作的意图、过程以及名字的由来。3、交流,师生互提修改意见。二、作品展示台。 1、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本组的优秀作品。 2、师生共同评议。 3、创设班级文化:在教室内开辟一块“树叶贴画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