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培训考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0599822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培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培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培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培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培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培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培训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 1、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温疫论2、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3、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 CA急则治标和缓则治本B辨病和辨证相结合C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D异病同护和同病异护E四诊合参4、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E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C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E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5、施行“同病异护”,关键是辨别哪方面的不同BA病B证C症D症状E疾病6、阴阳是EA古代的两点论 B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C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

2、两个方面D矛盾 E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7、在中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阳 EA滋润 B抑制 C凝聚 D收敛 E推动8、五行相克规律的正确描述是A木一火一土一金一水一木C木一水一火一土一金一木E 土一木一金一水一火一土9、中医“五脏”指的是 AA心、肝、脾、肺、肾C心、肝、胃、肺、膀胱E心、肝、脾、胆、三焦BB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D水一火一土一金一木一水B肝、胆、胃、大肠、小肠D脾、肝、胃、肺、女子胞10、与神志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E11、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CA牛血B统血 C行血12、与心相表里的腑是 BD防止出血E调节血量A大肠B小肠C心包D三焦E胃13、心开窍

3、于 BA 目B舌C 口D耳14、心在液为 CA涕 B唾C汗D泪E涎15、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是 AA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B肺主呼吸之气C肺主管气的生成16、“肺朝百脉”是指 CA肺助心行血B其功能与心主血脉一样C百脉会聚于肺D肺助心行血功能的结构基础E将血液输送至全身17、肺“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 EA肺主一身之气B肺朝百脉 C肺司呼吸D肺主肃降E肺主宣发和肃降18、与肺相表里的腑是 CA心包B小肠C大肠D胃 E三焦19、肺在体合DA脉 B筋C骨D皮E肉20、脾主运化是指脾能够 EA运化水液B运化水谷 C化生血液D化生气血E运化水谷和水液21、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要是由于DA脾主升清B脾主四

4、肢C脾主统血D脾主运化水谷E脾主运化水液22、脾统血的含义是C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E脾有化生血液的作用23、脾统血的机制主要是 BA脾阳的温煦作用B脾气的固摄作用C脾的升清作用D脾气的升举作用E脾气的气化作用24、五脏中主升清的脏是 DA心 B肝 C肺 D脾 E肾25、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主要是下列哪项的作用 BA肝气B脾气C肺气D肾气E心气26、与脾相表里的腑是CA大肠 B小肠C胃D胆E膀胱27、脾其华在 AA唇 B 口 C面D爪 E肉28、脾在志为 CA喜B怒C思D忧E恐29、肝主疏泄生理功

5、能的核心是BA调畅情志B疏泄气机C促进脾胃运化D促进生殖E促进血行和津液代谢30、肝主疏泄功能具体表现在 EA协调气血运行B促进消化功能C调节精神情志D调理冲任两脉E以上都是31、对肝疏泄功能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 BA喜B怒 C恐D惊 E思32、如果患者情志抑郁与下列哪项功能的失调关系最密切 DA心血不足B肺失宣发C脾失运化D肝失疏泄E肾精不足33、具有调节血量作用的脏器是 EA肾 B肺C脾D心 E肝34、肝在体合 EA爪B脉C肉 D骨 E筋35、女子月经和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是哪两脏配合作用的结果 DA肝脾B脾肾C心肺 D肝肾 E肝肺36、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与下列哪项功能关系密切 DA心主血B

6、肺主气C脾主运化D肾主藏精E肝主疏泄37、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是 AA齿骨发B筋骨脉C皮肤肌肉D面舌E呼吸心率38、维持呼吸的深度需哪脏的功能 CA肝B肺 C肾 D脾E心39、肾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是 BA吸气B纳气C呼气D藏气E以上都不是40、肾在液为 BA涎 B唾C泪 D涕E尿41、与肾相表里的腑是 CA胃 B大肠C膀胱D三焦E小肠42、人体骨的生长发育主要与哪一脏相关 CA肝B脾C肾D心E肺43、“先天之本”是指 EA肝 B心 C脾 D肺 E肾44、人体的正常呼吸有赖于哪几脏的功能正常 BA肝脾B肺肾C脾肺D心肾E肺肝45、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为 DA虚实关系B相

7、生关系 C相克关系 D表里关系E连带关系46、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 DA阴离子、阳离子B六气C营卫之气D精气血津液E.肾气47、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 C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48、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 BA防御作用B温煦作用C气化作用D推动作用E固摄作用49、下列哪项不是气的生理作用 DA气化作用B推动作用 C温煦作用 D滋润作用E防御作用 50、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 AD卫气 E肺气E心气A元气 B宗气C营气51、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A元气B营气C卫气D宗气52、脾肺共同化生之气为 AA宗气 B水谷之气 C

8、卫气 D精气 E营气53、行于脉中之气是指 BA谷气B营气C宗气D卫气E元气54、卫气的主要功能是 DA推动作用B营养作用C气化作用D防御作用E固摄作用55、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 B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56、治疗血虚病证,配用补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 A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 57、血液的正常运行是在哪几脏的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ED心脾E心肺脾肝E心肝肾D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A心肾B肝胃C心肺58、津液代谢与下列哪组脏腑关系最为密切? DA脾肾小肠B脾肝肾 C肺肾三焦D肺脾肾59、“六淫”是指 DA六气 B六气的太过和

9、不及 C六种毒气E风寒暑湿燥火60、下列哪项属于风性善行的致病特点 CA手足震颤 B四肢抽搐C关节游走性疼痛D角弓反张 E四肢麻木61、风邪伤人致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其原因是 EA风性数变B风为阳邪C风性主动D风性轻扬E风性善行62、风邪的性质是 DA炎上 B干涩 C升散 D主动 E动血63、风邪致病特点是 CA凝滞收引B耗气伤津C善行数变D腻滞重浊E耗气伤津64、寒邪侵袭人体,易出现各种痛证,其原因是 CA寒为阴邪 B寒易伤阳气 C寒性凝滞D寒性收引E寒性主痛65、寒邪致病,致肢体屈伸不利是因为 D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B寒性凝滞C寒伤肌表,卫阳被遏D寒性收引E寒易夹湿66、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10、AA寒性收引B寒性主动C寒为阳邪D寒性重浊E寒性干燥67、暑邪为病,症见汗多,口渴,气短,乏力,其原因是 DA暑性炎热B暑多挟湿C暑性升散D暑易伤津耗气E暑为阳邪68、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等症状,主要原因是 AA暑多挟湿B暑性升散 C暑易伤津耗气 D暑性炎热E暑为阳邪69、六淫中最有季节性的邪气是 C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70、下列哪一项是湿邪的性质 AA黏滞B开泄C凝滞D收引E升散71、湿邪致病,病程缠绵是因为 DA湿性重浊B湿性趋下C湿为阴邪D湿性粘滞E湿阻气机72、燥邪的特性是 DA炎上动血B重浊黏滞C善行数变D干涩伤津E凝滞收引73、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EA风邪 B寒邪

11、C暑邪 D湿邪 E燥邪74、火邪的致病特点是 BA火为阴邪B火性炎上C火性主动 D火性凝滞E火多挟湿75、火邪致病,易出现高热、抽搐等症状,是因为 DA火性炎上B火易扰心神C火易伤津耗气D火易生风 E火易动血76、七情致病常引起脏腑气机逆乱,恐则 AA气下B气结C气上D气乱E气缓77、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错误的是 AA怒则气乱B喜则气缓C悲则气消D思则气结E恐则气下78、情志为病,大怒则 A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结 E气消79、思虑太过造成人体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是 BA气下 B气结 C气上 D气消 E气缓80、在病情观察中,中医的“四诊”是 CA视触叩听 B望触问切C望闻问切D望摸按切

12、E触摸叩听81、某病人出现神志昏迷、面色晦暗、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属于 CA有神 B少神 C失神 D假神E神志错乱82、久病精气衰竭的病人,突然精神好转,食欲大增,颧赤如妆,语言不休,此属 CA有神B无神C假神D失神E神志错乱83、形成面色青的原因主要是 AA寒凝B湿阻C气虚 D痰滞E水停84、形成面色黄的原因主要是 BA阴寒内盛B脾虚湿盛C心肺气虚D肾阴亏损E肾阳不足85、面部赤色的主病是 BA寒证B热证C虚证D实证E表证86、颧部潮红的主病是BA心火亢盛B阴虚内热C阳明实热D虚阳浮越E气虚发热87、形成面色黑的原因主要是 DA阴寒内盛B脾虚湿盛C心肺气虚D肾虚水饮E肝阳上亢88、舌面脏腑分

13、属中,舌尖属 CA肾 B脾(胃) C心(肺) D肝(胆) E大肠 89、齿痕舌多见于 BD肾阴虚E肺气不宣D肺气不足E脾虚湿盛A脾不统血B脾虚湿盛C肝胆湿热90、舌体胖大,有齿痕,可见于 EA心血不足 B肝血亏损 C肾阴不足91、舌尖有芒刺,主病 CA肝胆火盛 B胃肠热盛C心火亢盛92、淡白舌的主病是 BA阴虚内热B气血虚证C热证D阴虚火旺 E热毒入血D邪热亢盛E瘀血93、中风或中风先兆的舌态是 AD舌短E舌歪斜A舌强B舌痿C舌颤94、提示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一般是 BA苔由厚变薄B苔由薄变厚 C苔由润变燥D苔由多变少E苔由白变黄C 口渴喜冷饮D 口渴欲饮,饮入即吐95、黄苔一般主 BA寒证B热证C痰饮D湿证E虚证96、睡时汗出,醒时汗止,称为 AA盗汗B绝汗C自汗D大汗E冷汗97、白天汗出不已,动则更甚,称为 CA盗汗B绝汗C自汗D大汗E冷汗98、患者出现上腹胀痛,多属 BA瘀血B气滞C虚证D湿阻E寒凝99、痛如针刺,固定不移,病因是EA寒凝B湿阻C气滞D热伤E瘀血100、邪热炽盛多表现为CA 口渴不欲饮B 口不渴E 口渴喜热饮101、寸口脉位于 CA头侧太阳穴B颈部人迎处C手腕掌后桡动脉处D腹股沟动脉处E 脚背趺阳脉处102、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属CA沉脉B迟脉C浮脉D数脉E洪脉103、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属EA沉脉B迟脉C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