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参考答案.docx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35KB
约6页
文档ID:405966038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1/6

参考答案●●必修1·第一单元见手抄●●必修1·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前检测1、文学知识填空①编年;左丘明②春秋三传③公、侯、伯、子、男2、给加点的字词注音3、字形二、课文预习1、梳理结构2、内容探究3、语段赏析三、文言知识归类1、通假字:①已,通 “矣”;②共,通 “供”gōng);③厌,通 “餍”④说,通“悦”yuè;⑤知,通 “智”zhì;⑥“阙”通“缺”2、古今异义①古义:动词,从属二主②古义:把……作为;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③古义:使者,出使的人;④古义:那个人; ⑤古义:离开3、词类活用:①退,使动用法,使……撤兵②军,名词作动词,驻军③夜,名词用作状语,在晚上④亡,使动用法,使……衰亡⑤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⑥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⑦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疆界)⑧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弱⑨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⑩敝,形容词用作动词,侵害4、一词多义封、①以……为疆界,做疆界,动词;②疆界,名词之、①代词,指阙秦以利晋;②代词,代秦军;③助词“的”;④用在主谓之间其、①此事,代词;②语气副词,表示商量希望;③郑国,代词以、①连词,由于;②介词,拿;③介词,用;④表顺承,连词;而、①连词,表顺承;②表修饰,连词;③表顺承,连词;④表转折,连词焉、①语气词,表陈述;②疑问副词,为什么;③疑问代词,哪里●《荆轲刺秦王》一、课前检测1、文学知识填空国别、刘向2、字音⑴、给加点的字注音燕(yān)国;樊於(wū)期(jī);夏无且(jū);揕zhèn胸;切齿拊(fǔ)心;戮(lù)没;骨髓(suǐ)偏袒(tǎn)盛chéng水;淬cuì火;濡(rú )缕(lǚ);忤(wǔ)视;瞋(chēn)目;变徵zhǐ;厚遗wèi ;被八创chuāng;卒cù起;陛bì下3、字形(填空)戮lù 屠戮//戳chuō戳穿;瞋chēn 瞋目//嗔chēn嗔怪;袒tǎn袒护//坦tǎn 坦诚;忤wǔ忤逆//怃wǔ怃然//仵wǔ仵作;淬cuì 淬火//猝cù仓猝//粹cuì纯粹二、课文内容预习1、结构梳理①行刺缘起。

②行刺预备③廷刺秦王④荆轲被斩2、内容探究3、语段赏析⑴文章一最先,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无敌,燕国奄奄一息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⑵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很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周全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零”“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戮力同心的气魄④井井有条人物运动按时刻次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文言知识归类1、几个重要字词①略,掠夺,夺取;②微,没有;③购,悬赏征求;④遇,对待;深,刻毒;⑤币,礼品⑥比,并,列;⑦诚,果真,如果;⑧唯,希望;⑨发,打开;⑩比喻事情发展到一定时候,终于露出了真相2、通假字①“说”,通“悦”②“以”,通“已”③“反”,通“返”④“决”,通“诀”⑤“奉”,同“捧”⑥“振”,通“震”⑦“见”,通“现”⑧“还”,通“环”⑨“卒”,通“猝”⑩“淬”,通“焠”①①陵,通“凌”3、古今异义①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②古义:品德高尚的人③古义:眼泪④古义:可以用来⑤古义:袒露一只臂膀⑥古义:在这时⑦古义:宽容,原谅⑧古义:宫廷的侍卫4、词类活用⑴名词用作状语⑵名词用作动词③祖,出行前举行祭路神的仪式⑶形容词用作名词①远,远地,远方]⑷形容词用作动词①亲,亲近,接近②废,倒下⑸形容词用作意动词①迟,以……为迟,即认为迟②怪:以……为怪5、一词多义奉、①奉,动词,献②奉,动词,通“捧”,双手捧着兵、①兵,名词,兵器②兵,名词,士兵③兵,名词,军队顾、①顾,动词,回头看②顾,副词,但,只是,不过③顾,动词,回头④顾,副词,反而⑤顾,动词,探询探望,拜访请、①请,动词,请求②请,动词,请许可我、请让我愿、①愿,动词,乐意,情愿②愿,动词,盼望③愿,名词,心愿,愿望为、①为,介词,被②为,介词,对③为,动词,收拾整理④为,动词,发出⑤为,动词,作⑥为,介词,替⑦为,动词,做见、①见,动词,召见,接见②见,动词,看见,见到③见,动词,会见④见,介词,被⑤见,动词,接见引、①引,动词,拉开弓②引,动词,指身子向上起③引,动词,举起6、文言句式●《鸿门宴》一、课前检测1、文学知识填空纪传、12、30、70、10、8、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王(wàng)关中;飨xiǎng士卒;说(shuì)项羽;好(hào)美姬(jī);鲰生zōu;卮zhī酒;戮lù力;有郤xì;樊哙kuài;玉玦jué;从(cóng)百余骑(jì);数(shuò)目项王;目眦zì;狗彘zhì;啖dàn肉;按剑而跽jì;交戟jǐ;为(wèi)击破沛公军;且为(wéi)所虏 ⑧客何为(wéi)者3、字形(填空)xiǎng 飨客;sūn 食飧。

玦jué 玉玦;袂mèi 联袂;抉jué 抉择卮zhī 漏卮;厄è 厄运瞋chēn 瞋视;嗔chēn 嗔怪;滇diān 滇池二、课文内容预习1、结构梳理(填空)2、内容探究三、文言知识梳理(填空)1、通假字①内——纳;②距——拒;③要——邀;④倍——背;⑤蚤——早⑥郤——隙;⑦坐——座;⑧不——否;⑨奉——捧;⑩采——彩2、古今异义①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②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古:黄河以北地区④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⑥细说,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古,鱼和肉;⑧游,古,交往3、一词多义谢、①动词,谢罪、道歉②动词,感谢③动词,辞别辞、①动词,推辞②动词,辞谢军、①动词,驻扎②名词,军队胜、①动词,禁受住②副词,尽如、①动词,好像②动词,比得上③动词,往举、①副词,尽②动词,举起且、①副词,将②副词,况且之、①动词,到②代词,这③助词,取独④助词,的去、①动词,距离②动词,离去,脱离因、①动词,趁机②副词,于是、就③动词,趁机为、①动词,任,做②介词,替,给③介词,被④动词,作为⑤动词,是⑥句末语气词4、词类活用⑴名词用如动词①沛公军霸上[军,动词,驻军];②沛公欲王关中[王,动词,为王、称王]③吾得兄事之。

[事,动词,伺候];④籍吏民[籍,动词,登记]⑤范增数目项王[目,动词,使眼色];⑥刑人如恐不胜[刑,动词,施加刑罚]⑦道芷阳间行[道,动词,取道]⑵形容词用如动词①素善留侯张良[善,动词,交好]⑶意动用法、使动用法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②项伯杀人,臣活(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之③沛公旦日从(使……随从追随,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④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休止,使动)不内 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⑷名词作状语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翅一样)蔽沛公③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④头发上(向上)指⑤道芷阳间行、间(抄小路)至军中5、文言句式●高考链接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01—04题01、B02、C03、A0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已经在东面使郑国成为了它的疆界,又想扩张它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要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②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也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却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二、(2008·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05—09题05、C【解析】C项意思是“钱财”06、B07、C 08、A0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答案】我听说过用忠诚善良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②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答案】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让他到哪里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答案】子产如果死了,还有谁来继承他呢?三、(2007·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0、D 抄录11、D12、B13、C14、断句:(1)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⑵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译文】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墨滴淋漓弄得满纸都是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译文】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鸡肉美黍(美味饭菜),准备好供给狐狸吃喝。

●●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预习《记念刘和珍君》一、课前小测验1长歌当哭、出离愤怒、广有羽冀、殒身不恤2C(直截了当、名列前茅、好高骛远)3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⑵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二、课文内容预习1、文章自然分为七个部分填空:3、4、5部分;交代写作缘起;揭示这一事件的教训和意义深切悼念;极度愤怒;痛心和批判2、品味语言3、语段阅读⑴D;⑵DE;⑶BDC;⑷A;⑸B四、课后作业1C、2D、3事实、为、明证;4BEF、5C、6ABD●第二课时预习《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前小测验1、雾、雨、电;家、春、秋2、饮冰室主人二、课文内容预习1、回顾《小狗包弟》一文,回答以下的6个问题2、阅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通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3、语段阅读三、课后作业1D、(A乘凉chéng;B创伤chuāng;C解剖pōu)2A、(B绿草如茵;C堕入地狱;D作揖)3B、(应为“做客”)4C、(A危言危行:指说话坦率,行为正直;危:高耸的样子,引申为端正B求全责备:意为苛责别人D下里巴人:泛指通俗、普及的文学艺术,不能用来指人。

5C、(A语意重复可改为“……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骑马俱乐部或删掉“相应的”B“被”之后缺失句子成分“英雄人物”,造成歧义D“在人格……”前缺少关联词“还是”6A●●必修1·第四单元课前小测验:消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新闻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主体自然环境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课堂预习:生杀予夺: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翌年:指下一年、明年的意思翌:下一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