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土型镍矿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72KB
约5页
文档ID:405758377
红土型镍矿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_第1页
1/5

红土型镍矿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摘 要:红土型镍矿的是继硫化镍矿之后,提取镍元素的最佳选择 之一,了解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对促进我国工业的发 展、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红 土型镍矿的研究背景、矿床的成因以及成矿的地质特征,并对红土型 镍矿的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作了简要的分析关键词:红土型镍矿 地质特征 分布规律 矿床成因由于硫化镍矿储量的渐减少,对红土型镍矿的研究与开发也在逐 年加强,了解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因素,对镍矿的勘探与开采 工作起有着重要的意义1红土型镍矿特征及分布的研究背景镍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较好的强度、韧度 以及抗腐蚀性,可以用来制造不锈钢,并在航空航天产业、汽车制造、 造船业、电子设备制造以及建筑工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镍是一 种储量较为丰富的金属,其中品位较高、具有良好开采价值的镍矿床 有60%属于红土型矿床,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国家,包括古巴、巴西、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哥伦比亚、新喀里多尼亚以及多米尼加世界上具有开采价值的镍矿床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硫化矿床与 氧化矿床,其中硫化矿床的开采较早,相应的技术也技术较为成熟,但 是由于长期大量的开采,已经使硫化矿床的储量明显下降,而氧化矿床 中的镍储量却占到了全部镍储量的65%以上。

红土型镍矿是典型的氧 化矿床,具有勘探成本低、镍储量高、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因此研 究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从中总结出开采红土型镍 矿的有效方法,对于稳定镍的产量、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推动我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2红土型镍矿矿床成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从总体上来说,红土型镍矿的成因主要是含有镍矿的深源物质以 及镍丰富度高的超基性岩经过风化淋滤而形成的残积矿床、或经地质 变动而形成的氧化带、胶结带以及过渡带平缓的丘陵地带是较有利 于红土型镍矿生成的地质条件,具有成矿后期区域构造变动小的特点, 同时常常伴有丰富的地下水存在因为红土型镍矿中,除镍元素之外, 也存在着一定量的铁、镁、钻、硅等元素,铁元素发生氧化后呈现红 色,使地表的土壤呈现明显的红色,故能够以地表的红土作为红土型镍 矿探矿的标志之一而根据红土型镍矿的分布地区不同,其具体的矿 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下面本文将选取较有代表 性的矿床进行具体的说明2.1菲律宾迪纳加特岛红土型镍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菲律宾迪纳加特岛位于菲律宾的东南部,西邻苏禄海,东临太平洋, 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

当地的矿床因 风化程度的不同,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其中非颜色较深的部分呈现 出紫红色或褐红色,风化程度高,且含铁量较大,风化程度较浅的部分 含铁量相对偏低,颜色也相应较淡,以黄褐色居多,而大部分矿床风化 程度属于中等水平,可以划分为腐殖土层、铁制红土层、松散红土层、 强风化橄榄岩岩层以及未风化的橄榄岩岩层该地区岩石主要由橄榄岩组成,是良好的成矿母质,母质岩层经过 风化作用以及雨水的淋滤等自然成矿作用,使镍元素在溶于水后,于地 下深处重新沉淀,形成镍元素含量较高的地层而地表矿脉则是在成 矿母质经过风化后形成的红土型镍矿矿床2.2缅甸莫苇塘红土型镍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缅甸莫苇塘红土型镍矿矿脉位于缅甸北西部实皆省与钦邦交界 处,为山地地形、热带季风性气候,属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层发育不够 完全,缺少元古界、古生界以及上第三系地层,主要岩石类型包括橄榄 岩、橄榄岩蚀变的蛇纹岩、闪长岩以及辉长岩等该地区的矿石类型主要为硅酸镍,属于原生矿床经过风化与淋滤 作用而形成的在镍的成矿过程中,镍元素首先代替镁元素进入橄榄 石、斜方辉石以及闪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晶格中,之后随着岩石的风化 作用转变为蛇纹石。

在蛇纹石的分解过程中,部分镍元素被释放到外 界,并由风化売的上部迁移到下部,以次生矿物的形态沉淀下来,形成 镍元素富集的矿脉3红土型镍矿的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分析红土型镍矿的主要由超基性母岩经过风化与淋滤的作用而形成 超基性母岩主要来源于地売深处的软流圈以及上层地幔,随着地売的 活动缓缓上移,形成含有丰富镍元素、铁元素与镁元素的橄榄岩以及 方辉橄榄岩,并在自然界的长期风化与淋滤的作用下,形成含有镍元素 的红土矿而气候条件较为温暖湿润的地区由于降水量较大,有利于 超基性母岩的风化与淋滤,能够起到促进矿床形成的作用,因此红土型 镍矿常常分布受热带季风影响较大、雨量丰沛的热带地区,如东南亚 地区等同时,这类干湿交替明显的气候条件也十分有利于红土型镍 矿矿床的保存临近海洋的地区往往地势较为平坦,使得地下排水系 统的发育不够完全,能够起到促进镍矿沉淀与富集的作用另外,强烈 的地质变动,如断裂或剪切作用等,可以使含有镍元素的岩石发生破碎, 对提高超基性母岩的渗透能力,加快母岩的风化与淋滤有着明显的推 动作用,对红土型镍矿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镍元素与铁元素常常同时大量存在,因此,富含铁、镍的超基 性岩体,如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等,是寻找红土型镍矿的找矿标志之一, 尤其是大面积的超基性岩形成的红土风化売,是红土型镍矿矿床最直 接也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另外,高度变化较小的山区、或者地形较为 平坦且临海的坡地,都是有利于红土型镍矿形成的地势地貌,有利于矿 床的发育和保存,所以也能够作为较为典型的找矿标志4结语随着硫化镍矿资源存贮量的日渐减少,对红土型镍矿的研究与开 发技术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关于红土型镍矿的探矿技术与冶金 技术在短期内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深入的了解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 征与分布规律,可以对镍矿的勘探与开采工作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对 促进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 王志刚.菲律宾迪纳加特岛红土型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勘 查方法[J].地质与勘探,2010(3).[2] 冉启胜,朱淑桢.浅谈红土型镍矿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J].矿 业工程,2011(4).[3] 李艳军,于海臣,王德全,等.红土镍矿资源现状及加工工艺综 述[J].金属矿山,2010(11).[4] 李启厚,王娟,刘志宏.世界红土镍矿资源开发及其湿法冶金 技术的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9(1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