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美术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0473806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美术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上美术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上美术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上美术知识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上美术知识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美术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美术知识点梳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11213例,有“近在咫尺”的艺术效果,是山水画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文人画是画中带文人情趣、流露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神韵。要求“诗书画印”相 唐代的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江帆楼阁图 李思训(唐) 游春图(我国存世最早的山水画卷) 展子虔(隋代) 溪山行旅图 范宽(北宋)14结合。123山径春行容膝斋图 鹊华秋色图 清凉环翠图马远(南宋)倪瓒(元代)赵孟頫(元代) 南京清凉山的风光云山墨戏图 米友仁(南宋)临流赋琴图富春山居图真赏斋图龚贤(清代)沁园春雪的词意创作的大型中国画,运用了现夏圭(南宋) 黄公望(元代) 文徵明(明代)江山如此多娇根据毛泽东诗词 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淮扬洁秋图

2、“之”字状 石涛(清代) 青城山 黄宾虹(现代)万山红遍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 进行创作的 李可染(现代)1 唐代李思训及儿子李昭道并称“二李”,是“青绿山水”的集大成者2 明代石涛主张“笔墨当随时代”,著有石涛画语录1 风景画:用画笔描绘大自然给我们的感受,树木、田野、山川、河流2 取景框(用手也可)可以确定构图,安排画面的中心。取景框离眼睛越近所取得景 物范围就越大。3 感受树木的季节变化。春光里桃花盛开,盛夏里枝繁叶茂,深秋里层林尽染,寒冬 里树叶凋零1 盛开的桃花(油画)凡高(荷兰)梅丹别墅(油画)塞尚(法国) 秋天的树林(油画)庚斯博罗(英国)

3、行人(油画)吕克图伊曼斯(比利时) 与西斯图合作的树的习作(素描) 达芬奇(意大利)掌握树的结构是画树的重要前提:粗大坚实的主干、细细的枝干、枝干上分生许多小树杈1 速写:以迅速而准确的观察力,运用简练的线条,扼要地描画出对象的神态、形体、傅抱石、关山月(现代)第一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1 山水画:中国画中表现自然风光的画种 中国山水画取得重大成就在宋元时代3 青山绿水: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4 北宋山水画的主要特点:表现题材多为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溪山行旅图5 南宋山水的特点是将景物集中于一侧 北宋米芾、米友仁有“米氏云山”“米派” 之称,善用“模糊”

4、的笔墨表现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7 “马一角,夏半边”:马远、夏圭8 元代山水特点:注重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意境的创造,追求“诗情画意”9 中国山水画的“三远”:高远(自山下而仰山巅)、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平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富春山居图作者 黄公望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四家(吴门画派):文徵(zheng)明、沈周、唐寅、仇英 清四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游春图(展子虔 隋代)是我国存世最早的山水画卷,人物与山水有了恰当的比动作等特征的一种画法。不一定要画出许多细节,从中能够流露出画家对景物的大量感受。2 速写不一定是完成画,它最初的目的是记录信息,收录想法旅行速写(素描) 柯布西埃

5、(法国)2 蔚蓝色的江南风景(油画) 沈行工(中国) 风景速写(素描) 查 尔 斯莫伐利4 森林风景(素描)西奥多卢梭(法国)画家1 柯布西埃:法国一位建筑师,喜欢画旅行速写2 德加以达芬奇为榜样画了很多速写,巴黎国家图书馆保存了超过2000页的速写 和研究笔记1 透视:也称“远近法”,近大远小。2 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或“焦点透视”。一个消失点。3 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两个消失点。4 空间透视:一种加强层次感的绘画技巧。随着物体向后延伸而明度对比逐渐减弱, 浅色部分越来越淡,深色部分越来越浅,直至所有的对比融为统一的浅色调5 大气透视:风景画的一种技巧。随着物体逐渐向远处消退,

6、明暗对比逐渐减弱。明 亮部分渐渐变暗,深色部分渐渐变浅,直到整个明暗对比成为一个中性色调6 地平线 : 焦点透视中与观看者视平高度相关的一条线,是天与地汇合处的交界线。 消失点、中心消失点和中线在最远方的结束点全都位于这条线上7 景深:近景、中景、远景1 圣安德鲁斯远眺(油画)杜菲(法国)2 诺森伯兰郡的雨(水彩)诺埃尔麦克里迪(英国)3 公平的俘虏(油画) 马格利特(比利时)1 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散点透视构图法对宋代汴梁的盛世胜景进行的记录。 画中包含了防御、商业、交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不仅具有美术上的价值,同时也是 史学家、社会学家宝贵的研究素材。2 风俗画:以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为

7、题材的人物画,它以艺术的手法记载着流逝的历史3 界画:中国画中的一种独特技法,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适用于画建筑, 其他景物用工笔技法配合,通称“工笔界画”4 中国画的装裱方式:卷、轴、册页、镜片、扇面等,不仅构成了中国画的形态发展 史,也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方式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北宋)识 1 蓝印花布的特点:美丽、简洁、淳朴2 蓝印花布和蜡染、扎染一样,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花布,南通蓝印花布入选 “江苏符号”3 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始于宋代4 蓝印花布纹样一般以植物、动物为主,常常具有吉祥的含义,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 美好愿望,纹样吸收了民间剪纸的风格 蓝印花布的工艺过程:选布料、

8、刻板、防染浆、刮浆、晾干、染色、刮白、晾晒1 人类最早的文字是书写在湿泥板上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 楔形文字和泥板书写2 黏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经过火的烧结,可以塑造为坚硬的陶器3 陶器:8001000C高温焙烧而成,坯体不透明,有微孔,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 清4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大量绘有装饰纹样的彩陶5 无锡惠山泥人是用当地的一种黑泥来捏制的,成型干结后再进行彩绘的民间玩具。 始于南北朝时期,盛于明代。6 中国著名的民间泥彩塑有: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陕西凤翔民间玩具等7 江苏宜兴紫砂壶 陶泥成型塑造除了紫砂壶泥片成型法之外还有:拉坯、模具、 泥条、捏塑1 风筝:起源

9、于春秋时代,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 息的工具;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 喜爱的户外活动。2 中国风筝各具特色:北京沙燕风筝、天津金鱼风筝、山东潍坊龙风筝、江苏南通板 鹞风筝等3 风筝制作过程与工艺:设计图样、扎制骨架、裱糊翼面、彩绘图案4 除了风筝,民间在天上放飞的玩具还有“孔明灯”、纸飞机、竹蜻蜓 扎制风筝骨架的工艺1、根据印制的图样确定骨架材料的长短2、用火烤灸使竹条变软 并能够弯曲 3、竹条的弯曲形状要与图案保持一致4、用刀将弯好的竹条一分为二,得到完 全对称的骨架1 欧洲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出现的,17

10、 世纪中期独自成为一派,并发 展到欧洲的各个地方,19 世纪进入巅峰时期2 野兽派(20 世纪):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 造强烈的画面效果3 现实派(19 世纪):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 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应4 印象派( 19 世纪):产生于 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现实派向现代派过渡的一个阶段。 印象派画家吸取自然科学家对光的研究成果,在写生实践中充分表现物体的色彩变化,反映 光线、周围环境对物体色彩的影响。代表人物: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5 新印象派(19 世纪):不用轮廓线划分形象

11、,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 光色规律的并置,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对象,也被称为“点 彩派”6 后印象派( 19 世纪):不是印象派与新印象派的延续,而是对印象派的突破与反叛。7 风格派(20 世纪):主要使用水平线和垂直线,外加三原色或黑、白、灰。蒙德里 安将这种画法称为“新造型主义”8 立体派(20 世纪):毕加索9 欧洲风景画的发展:起源于十七世纪(荷兰)发展于十八世纪(浪漫主义) 繁荣与十九世纪(现实派、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走向多元化二十世纪(野 兽派、风格派、立体派)雪中猎人(油画)彼得勃鲁盖尔(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2 威斯敏斯大桥(油画)

12、德朗(法国) 20 世纪野兽主义3 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油画) 库贝尔(法国) 19 世纪现实主义4 林间小道(油画) 霍贝玛(荷兰) 17 世纪5 海港日出(油画) 洛朗(法国) 17 世纪6 日出印象(油画) 莫奈(法国)19世纪印象主义7 睡莲系列(油画) 莫奈(法国) 19 世纪印象主义8 辛格拉温的磨坊(油画) 鲁斯达尔(荷兰) 17 世纪9 莫特莱克台地(油画) 透纳(英国) 19世纪10 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油画) 修拉(法国) 19世纪新印象主义11 风景(油画) 塞尚(法国) 19世纪后印象主义12 灰色的树(油画) 蒙德里安(荷兰) 20 世纪风格派埃斯塔克的房子(油画)德朗(法国)20 世纪野兽主义 莫奈、毕沙罗、雷诺阿(法国)19 世纪印象主义塞尚(法国)19 世纪后印象主义勃拉克(法国)20 世纪立体主义库贝尔(法国)19 世纪现实主义 修拉(法国)19 世纪新印象主义 蒙德里安(荷兰)20 世纪风格派勃拉克(法国)20 世纪立体主义(&)航臺妹隔(7)利自(5)賦千和W蓝印花布的T.XUSh选i(2)m&;(3肪染蹩(4)刮飛;(5) (耐丨染色;门刮白* M)晾關I)fi布抖(悔布)(2) L(3)彷亲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