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深圳地铁11号线BT工程11303-2标〕施工工程前期筹划书 文件编号: / 〈工程工程代号〉-××××〈年号〉 受 控 号: 〈发文序号〉<受控印章> 编 制: 审 核: 生效时间: 年 月 日 目 录一、工程概况 41.1工程简况 41.1.1工程总体概况 41.1.2周边环境 51.1.3 地表状况 81.1.4交通条件 101.1.5矿山法隧道围岩分布和设计开挖初支类型 101.2工程水文、地质 111.2.1水文地质 111.2.2工程地质 111.3参建单位情况 121.4主要工程数量 13二、工程的总体认识分析 142.1工程特点 142.1.1 任务重、工期紧 142.1.2 下穿宝华站重要地下建筑 142.1.3 石方爆破工程量相对较大 142.1.4 围岩情况变化较大 142.2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152.3工程的风险评价 162.3.1 风险1-地质方面:地质情况起伏多变 162.3.2 风险2-施工方面:暗挖区间隧道路下施工的平安控制 162.3.3 风险3-环境方面:隧道环境中人员的平安 162.3.4 风险应对 16三、主要施工方案 173.1临时设施建设规划 173.2总体施工方案筹划 173.3主要施工方案 17四、工程管理组织 194.1工程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 194.2工程主要管理人员配备及分工 19五、工期安排 205.1工期目标 215.2各施工进度参数 215.3保证工期目标实现的要点分析 22六、平安质量控制方面 226.1质量管理目标 226.2平安目标 236.3文明施工目标 236.4本工程施工中各种危险活动分析及辨识 236.5工程平安控制重点 256.6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25七、物资组织 257.1主要物资采供方案 257.2主要物资市场调查 267.3公司内部可调配物资 277.4物资采购本钱预测 27八、设备组织 288.1主要设备配置 288.2机械设备使用本钱预测 28九、预算及合同管理 289.1合同特点及其执行环境 299.2分包方式比拟筛选确定及分包价格初步测算 299.3合格分包方筛选推荐 309.4如何防范合同风险重点提示 30十、二次经营 30十一、其他 31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况工程总体概况深圳地铁11号线BT工程11303-2标,前海湾站-宝安站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矿山法施工。
隧道顶部覆土厚度10.9~29.9m,隧道最大纵坡坡率为28.440‰,变坡点采用圆曲线顺接,最小半径3000m隧道平面左右线各3条曲线,最小曲线半径700m,线间距12.0m~17.5m区间隧道分别近距离下穿地铁5号线前-临区间隧道和宝华路站盾构法段采用2台成洞结构内径5.4m的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矿山法段采用两个竖井提供通道进行开挖前宝区间程右线起止里程为YDK18+731.466~YDK21+106.8,长链3.314m,总长度为2377.648m,左线起止里程为:ZDK18+728.300~ZDK21+106.800, 短链8.339m全长2370.161m左右线合计4747.809m区间共设5个联络通道,其中区间设1号盾构吊出井兼2号联络通道〔同时兼矿山法工作竖井〕;2号盾构吊出井兼4号联络通道及泵房〔同时兼矿山法工作竖井〕;区间另设有1号、3号、5号联络通道〔YDK19+055、YDK19+930、YDK20+895〕,以满足消防和应急疏散要求区间具体工程规模情况如下列图所示周边环境前宝区间隧道位于深圳市前海湾填海区~宝安区创业一路段本区间场地原始地貌均属滨海滩涂地貌其中YDK19+475~YDK21+509.8段线路为现状道路〔局部为宝安市民广场〕,地形比拟平坦,两侧为建成区,主要为商住楼等,市政管线复杂。
YDK18+502.2~YDK19+475段线路地形起伏较大,为在建区或填海区,市政管线相对较少,地形略有起伏具体情况如下:〔1〕管线情况区间沿海秀路下方穿行,沿线隧道两侧海秀路两边存在有给水、燃气、电力、通信、雨水管等地下管线,地下管线管道的走向与道路平行,路口局部斜交或横穿隧道与市政管线关系示意图〔2〕地形地貌本标段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前海湾站至宝安站之间,地势较为平坦,区间线路出前海湾站后,穿越填海区,下穿规划中的南平快速路〔高程5-8米的路基〕,穿过双界河和正在施工中的湖滨西路,下穿地铁5号线临-前区间,旁穿施工中的新安医院,下穿新圳河后沿海秀路向西北前行,横穿新安一路、甲岸路、兴华路,旁穿施工中的中兴国际酒店,下穿深圳地铁5号线宝华路站、宝安市民广场及待建的海滨地下车库,斜穿宝兴路,沿创业路下穿西行,进入宝安站矿山法隧道下穿新圳河平面关系图、纵剖面图,见下列图〔说明:图中所示跨越新圳河海秀路的路桥,政府已规划但还未开工建设,11号线施工与其路桥无影响〕:下穿新圳河附近线路平面图下穿新圳河附近线路断面图〔2〕左线隧道ZDK19+561.8与熙龙湾小区二期商住楼平面关系图、剖面图如下列图:左线隧道ZDK19+561.8与熙龙湾二期商住楼关系平面图左线隧道ZDK19+561.8与熙龙湾二期商住楼关系剖面图〔3〕矿山法隧道下穿地铁5号线宝华站位置关系平面图、纵剖面图见下列图:下穿地铁5号线宝华站平面图下穿地铁5号线宝华站剖面图1.1.3 地表状况矿山法隧道沿线主要建〔构〕筑物有深圳地铁5号线前临区间隧道、在建新安医院,新圳河、熙龙湾小区二期、熙龙湾小区一期、西岸国际商务大厦、龙光世纪大厦、在建中兴国际酒店大基坑、深圳地铁5号线宝华站等,其中矿山法下穿深圳地铁5号线宝华站,矿山法隧道距离车站围护结构底0.96米,其余建筑物距隧道较远。
周边建筑物多为高层建筑桩根底,沿线周边环境情况见以下列图片: 图1 填海区〔规划待建的海秀路东段〕 图2 新圳河 图3 熙龙湾商住楼及海秀路 图4 海秀路 图5 龙光世纪大厦 图6 下穿宝华站地面1.1.4交通条件1号盾构吊出井及2号盾构吊出井分别处于新安一路变电站进出道路及兴华路南段市政道路上为满足现有交通要求,在围挡施工期间需对上述两处既有道路做交通疏解矿山法隧道围岩分布和设计开挖初支类型前宝区间矿山段地质复杂,围岩等级较差,矿山法区间内各围岩段情况统计如下表:〔1〕左右线矿山法隧道围岩情况汇总表:围岩等级左线右线左右线合计各围岩所占比例Ⅲ级298.5384682.524.70%Ⅳ级180.5124304.511%Ⅴ级530.043408.5938.54333.90%Ⅵ级398.955442.5841.45530.40%合计1407.9981359.0002766.998100%硬岩占隧道量:24.7+11+33.9/2=52.65% 〔2〕矿山法隧道不同地质段开挖初支类型统计表:初支类型具体形式各类开挖初支断面长度(m)左 线A型Ⅲ级围岩,砂浆锚杆+钢筋网+@1.2m格栅+喷砼20cm93+72+43+28=236B型Ⅳ级围岩,砂浆锚杆+钢筋网+@1.0m格栅+喷砼25cm+超前锚杆30+35+20+42=127C型Ⅴ级围岩,上半断面注浆+注浆锚管+钢筋网+@0.6m格栅+喷砼30cm+超前小导管25+76+53+90+36+52+20=352D型Ⅵ级围岩,全断面注浆+注浆锚管+钢筋网+@0.5m格栅+喷砼30cm+超前小导管59.571+30+120+81.455=291.026E1型Ⅴ~Ⅵ级围岩,上断面注浆+注浆锚管+钢筋网+@0.6m格栅+喷砼30cm+超前小导管48+82.929+238.043=368.972E2型Ⅲ~Ⅳ级围岩,砂浆锚杆+钢筋网+@0.8m格栅+喷砼30cm+超前小导管33 合 计1407.998m右 线A型Ⅲ级围岩,砂浆锚杆+钢筋网+@1.2m格栅+喷砼20cm125+80+45+15+20=285B型Ⅳ级围岩,砂浆锚杆+钢筋网+@1.0m格栅+喷砼25cm+超前锚杆22+35+15+25=97C型Ⅴ级围岩,上半断面注浆+注浆锚管+钢筋网+@0.6m格栅+喷砼30cm+超前小导管45.5+86+62+44+94+56+35=422.5D型Ⅵ级围岩,全断面注浆+注浆锚管+钢筋网+@0.5m格栅+喷砼30cm+超前小导管209E1型Ⅴ~Ⅵ级围岩,上断面注浆+注浆锚管+钢筋网+@0.6m格栅+喷砼30cm+超前小导管83+35+193.245=311.245E2型Ⅲ~Ⅳ级围岩,砂浆锚杆+钢筋网+@0.8m格栅+喷砼30cm+超前小导管34合 计1359m左右线合计:1407.989+1359=2766.998m1.2工程水文、地质水文地质〔1〕地表水本区间水系发育,隶属珠江三角洲海口水系。
地表水主要是双界河〔ZDK18+920.3~ZDK18+966.5〕和新圳河〔ZDK19+411.7~ZDK19+456.0〕河水水位受潮汐影响,与前海湾海水水力联系紧密,水质均不同程度受污染〔2〕地下水类型及赋存、补给条件第四系人工填土和残积土的含水性和透水性相对较差,属弱含水、弱透水性地层,水量较小,水质易被污染;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含有机质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粗砂、砾砂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含有机质砂、中砂、粗砂、砾砂层含水性和透水性较好,具有中等~强透水性及中等~强富水性,属富含水、中~强透水地层;强~中等风化带中的基岩裂隙水其含水性、透水性因裂隙发育程度、岩体破碎程度不同而具一定的差异性,整体属弱~中等含水〔透水〕层;构造裂隙水因构造带的裂隙发育程度、岩体破碎程度不同而富水性、透水性呈现较大的差异性,整体属中等含水层〔透水层〕;沿线局局部布的脉岩体构造裂隙较发育,整体属弱~中等含水层〔透水层〕工程沿线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并接受海水侧向补给,地下水与海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地下径流总体上分别向前海湾排泄,垂直上主要为大气蒸发排泄工程地质〔1〕整个矿山法隧道开挖断面主要位于微风化~全风化花岗岩地层,局部位于砾质粘性土地层。
隧道Ⅲ~Ⅵ级围岩交互出现,地质条件变化大隧道拱顶以上覆盖层地质情况较复杂,具体情况如下:ZDK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