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1.50KB
约19页
文档ID:404432907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1/19

第一章绪论: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什么是发展、心理发展?什么是发展心理学?〔概括掌握〕* 发展是从受精卵的形成一直到死亡,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的系统的变化与连续性."系统的"是指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是有序的,表现为特定的模式,而且是相对持久的,而不是瞬间即逝的或不可预测的;"连续性"是指在生理或心理上保持不变,或者仍然维持过去发展的状态.* 心理发展可以分为:种系心理发展〔物种层次〕个体心理发展〔个人层次〕* 发展心理学通常指个体发展心理学,它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儿童心理学是其主要内容.人的发展分为哪几大领域?不同领域的发展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 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会反作用于生理,制约和影响生理的发展.心理发展的各个侧面不可分割.心理的每个侧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其它侧面的发展.生命分期:人的一生分为哪几个大的时期?孕期〔从怀孕到出生〕婴儿期〔包括学步儿期〕〔0~3岁〕儿童早期〔幼儿期〕〔3~6岁〕儿童中期〔6~11岁〕青少年期〔11, 12~17,18岁,一说为约20岁〕成年初期〔18~35岁〕成年中期〔35~55或60岁〕成年晚期〔60岁以后〕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最早的两部发展心理学著作: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 出版《发展心理学》,标志着该学科的诞生.第二章如何研究: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研究设计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通常可以分为横断研究设计、纵向〔追踪〕研究设计与系列交叉研究设计〔一〕横断研究:在相同或大约相同的时间内,考察多组不同年龄的人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的心理发展状况,并对他们进行比较,以描绘这些方面的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二〕纵向研究设计〔追踪研究设计〕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或者每隔一定的时间,运用相同的评价方法或工具,考察同一组人心理的连续变化特点.这种研究设计被看作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心理研究设计.微观发生学设计:实际上也是一种追踪研究设计.在短时间内〔数周、数月或某个快速变化的发展期〕,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机会,从微观上密切观测个体变化的过程〔包括变化期间与之前、之后的变化〕.如在某种教学方法下,学生解题策略是如何变化的〔三〕系列交叉研究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起来,同时对几个年龄组的儿童进行多次测查或评价.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与其特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可以分为三类:自我报告:日记、访谈或问卷行为测量:测验或其他行为测量法观察:自然观察法与实验室观察法〔一〕观察法根据观察的场所,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1.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环境下,不加干涉或控制,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行为进行研究特点:自然、无干预2. 实验室观察法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控制某种情境,由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观察被试的行为.优点:·常常可以描述自然、真实的行为,生态效度较高;·被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时,可以在现场观察记录行为,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客观、全面、准确缺点:·研究者想要观察的行为可能很少出现;·有观察者偏差或"观察者效应",即由于儿童意识到观察者的存在,而感到不自在,从而使行为发生变化;·儿童的行为不容易解释,儿童行为的背后可能有多种因素起作用.〔二〕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口头交谈,来收集访谈对象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面的数据资料,考察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访谈者可以就被试生活的某些方面访谈,与儿童互动;提问可能是高度结构化或灵活的,具有研究目的和设计、实施计划.优点:较灵活,谈话双方可以随时改变方式,有利于寻找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次的资料.使用面广,对儿童、成人甚至文盲都可使用.能有效地收集人们的态度、知觉、意见等心理活动的资料,还可以观察访谈对象在访谈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了解访谈对象的动机和情绪.缺点: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较复杂,不易量化,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访谈者的观点、素质容易影响访谈结果;访谈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对于敏感性、隐私性的问题,不易获得真实的信息.〔三〕问卷法和测验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以获得心理研究活动的规律.测验则是一套信度和效度都较高的标准化的问卷,具有标准化的施测和记分程序.特点:书面提问优点:〔1〕比较客观统一,效率比较高,标准化程度高,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资料;〔2〕结果处理方便,容易量化;〔3〕费用低;〔4〕问卷不计名,质量有保障.缺点:不灵活,题目制定之后不易改变;容易产生废卷,如请人代答、随便答题、漏答等常见问题;只适合于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测验结果容易受到练习或个人主观性的影响.〔四〕心理生理学方法通过精密的仪器、设备,探测与行为相应的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包括电生理测量方法、脑功能成像方法等.研究的伦理原则〔一〕征求被试的同意自愿参加研究时,能够表示同意时,充分意识到危险和潜在好处时,没有参加研究时〔二〕保证被试的知情权,避免欺骗了解研究的内容或目的、做法以与后果〔三〕保证被试不受到伤害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带来疼痛、焦虑或伤害的方法;可在事后告知研究的真正目的、"欺骗"的原因,保证研究没有伤害性后果.〔四〕保证隐私权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尊重被试的尊严和合法权利.第三章 心理学家眼中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概括掌握基本观点〕1. 非常重视无意识的作用和早期经验2. 人格理论〔1〕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无意识的本能,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结构,现实原则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伦理原则3. 人格发展阶段论:根据里比多的投射部位,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口唇〕——肛门期〔肛门〕——性器期〔生殖器〕——潜伏期〔平静〕——生殖期〔生殖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详细掌握,理解阶段与其发展任务和危机〕发展受到生物因素与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发展是克服危机的过程.人生可以分为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危机:1.婴儿期〔0~1.5岁或2岁左右〕:信任对不信任, 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信任感,而避免不信任感.2.儿童早期〔1.5或2岁~3、4岁〕:自主对羞怯、疑虑,主要任务是形成自主感,而避免羞怯感和怀疑感. 3.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左右〕: 主动对内疚,主要任务是发展主动感,而避免内疚感.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主要任务是形成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5.青春期〔12~18岁〕:自我认同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感,主要任务是形成自我认同感,而避免角色混乱感.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疏离〕,主要任务是形成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7.成年中期〔25~约50岁〕:繁殖感〔再生感〕对停滞感,主要任务是形成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 8.成年晚期或老年期〔50岁~〕:完善感对悲观失望,主要任务是形成自我完善感,而避免悲观失望.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发展理论〔概括掌握基本观点〕华生经典行为主义:心理学:1.研究对象:客观的行为或反应2.研究方法:客观的实验法和观察法S——R公式发展心理学:环境决定论或教育万能论1.否认遗传的作用2.环境和教育、外部刺激决定学习.3.教育观〔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2〕反对体罚儿童,应在形成行为时加强训练〔3〕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身体技能习惯、发音习惯等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一〕操作条件作用:行为与强化1.强化可以塑造和改变行为2.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二〕尽可能避免不良刺激,创设儿童发展的适宜环境〔三〕教学思想程序教学:小步子、让学生与时知道结果〔反馈〕、自主调控学习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详细掌握〕〔一〕1. 心理发展的本质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是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儿童对环境中新信息的调整,即儿童如何根据已知的信息应对和管理新信息.平衡:在认知成分之间取得稳定的平衡.组织:将知识整合进系统的过程,儿童形成日益复杂的认知结构的倾向,通过整合越来越多的精确的现实知识,形成知识系统或思维方式图式:儿童在不同情境组织行为的方式,是动作的结构和组织,它们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同重复而得到概括或迁移.随年龄增长,图式越来越复杂.2. 心理发展的机制适应和组织、同化和顺应同化:改变外界刺激以适应自身,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改变主体的动作以适应客观的变化.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同化,就没有积极的发展;只有顺应,则永远处于难以适应环境的不稳定状态.3.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成熟: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成熟物理因素:物体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平衡:自我调节,包括同化与顺应过程4. 认知发展的阶段〔1〕心理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而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心理发展有其阶段性;〔2〕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先后次序不变,且有一定交叉;〔3〕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必要条件;〔4〕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动作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就形成了本质上不同的心理结构,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5〕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二〕新皮亚杰主义的认知发展理论1.十分强调社会环境,包括教育在促进个体认知和人格发展中的作用;2.重视应用研究;3.强调把心理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4.强调多变量的相互作用第四章 新生命的形成:孕期的发展受孕是新生命的开端,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起点.孕期发展的阶段n 约经过266天左右的时间,一个受精卵逐渐发育成由2000亿个细胞组成的婴儿n 孕期发育经过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三个阶段n 〔一〕胚种期〔0~2周〕n 持续二个星期,从受精到细胞的微小块漂流并走出输卵管与把自己依附到子宫壁上n 细胞分化;胚种附着在子宫壁上n 〔二〕胚胎期〔3~8周〕n 胚胎期是从植入到怀孕的第八周.在这短短的六个星期内,胎儿期的大部分变化都会发生,如身体的各部分结构与内脏器官的形成n 总体特点:结构分化;内部器官开始发展;胎盘和脐带形成.重要器官初具雏形,心脏开始跳动n 〔三〕胎儿期〔9周~出生〕n 发育迅速,所有器官的发育逐渐成熟.n 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n 1. 9~12周生长迅速,所有器官之间的联结已经形成,使胎儿的身体和四肢可以移动,可以吞咽、消化养料,泌尿系统可以运行,外生殖器形成.n 2. 13~24个周n 胎儿发育迅速,母亲可以感知到胎动,可以听到胎儿的心跳,体外覆盖着一层皮脂以防皮肤皲裂,胎儿可以对明亮的光线和响亮的声音产生反应.n 3. 25~38周n 继续发育,所有的器官已经成熟,为出生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