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及分析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50KB
约4页
文档ID:404376013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及分析_第1页
1/4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及分析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谢征宇 王静 洪妮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人们在群体活动中,由于相互认知和相互体验而形成的心理关系 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即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分析其特点,寻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有的放矢地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们于2006年组成了“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课题小组,课题组选取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及安徽农业大学涉外经济学院共四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不同专业的三年制高职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运用了大学生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1000名高职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特点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郑日昌等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师生关系诊断量表”和“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诊断量表”三类量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共66题,每题有“是”或“否”两个备选答案。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测量、当场解释和咨询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0份有效问卷中,男生451份,女生416份,未标明性别73份,有效抽测率达到86.7% 1.与同龄人的关系 调查显示,高职生非常愿意与同龄人广交朋友,对别人的言论很敏感,十分在乎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受访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大多表现出和谐宽容的态度,能尊重别人,有较好的待人接物的机智如对“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男、女生回答“是”的都不到10%,其中男生为28人、女生仅有3人;对“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男、女生作肯定回答的也均在10%以下,分别占各自总数的6.6%和2.4%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高职生对异性持有偏见者很少,如对“瞧不起异性”和“被异性瞧不起”作出肯定回答的男、女生分别为32人和29人,只占总数的3.7%和3.3% 在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普遍认同的同时,问卷统计也显示,高职生对如何与人交际又缺乏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人际沟通的困扰主要表现在话语交流、与陌生人交流和异性交流三方面一是难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善于利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人交流思想感情如对“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无论男生、女生回答“是”的比例都很高,男生达48.6%,女生达52.6%;对“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男生、女生回答“是”的比例分别占到各自总数的40.8%和36.1%。

二是与陌生人的交往缺乏自信,不少学生过于拘谨和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对“和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男、女生回答“是”的分别占到各自总数的39.5%和42.8%;对“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男、女生回答“是”的比例都分别高达40.3%和51.9%;特别是对“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男生回答“是”的有224人,女生则高达248人,占到各自总数的49.7%和59.6%三是不善于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如对“与异性交往太少”的卷题,男生持肯定答案的有214人,女生有166人,占各自总数的47.5%和39.9%;对“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回答是的,男生有191人,占男生总人数的42.4%,女生有136人,占女生总数的32.7%另外,男生对“暗自思慕异性”回答是的,也有157人,占到男生总人数的34.8%同时,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受访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认为异性间的交往需要时间,必然影响学习,采用自我封闭的态度,不愿与异性交往;另一种则表现为热衷于异性间的交往,甚至忘了学业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为了同异性交往,可以不上课、不考试,即使留级也在所不惜 2.与教师关系 本次问卷调查反映,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总体上较为融洽。

特别是在师生地位关系上,尊师爱生成为师生关系的主流如对“你的意见常被老师不加考虑地反对”,男生回答“是”的只占男生总数的14.4%,女生回答“是”的只有6.3%;对“老师常讽刺或嘲笑你”男、女生回答“是”的只占各自总数的7.8%和1.9%;对“你的思想常被老师支配”,男、女生回答“是”的也只占各自总数的19.3%和15.1%对于师生间的教学关系,多数学生感到较为平和如对“老师常给你增加学习负担”,男、女生回答是的分别为73人和4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2.3%;对“你在学习上的创造性见解常得不到老师的肯定”的回答持肯定回答的也只有140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4.9% 然而,问卷调查也反映出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较大,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如对“老师不了解你的忧虑与不安”,男生中回答“是”的占男生总数的61.4%,女生回答“是”的也达到了41.3%;对“你找不到一位能倾诉内心隐秘的老师”,男、女生持肯定回答的都超过半数,男生回答是的占男生总数的59%,而女生则高达69%;对“老师很少与你倾心相谈”,男、女生回答“是”的比例,分别高达69.2%、74.8% 3.与父母关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高中进入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感到与父母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一方面,离开家庭的独立生活使之与父母的关系开始由依赖阶段向独立阶段发展,由依赖关系向平等关系过渡,与父母关系的质量提高,家庭更和谐了如对“你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的回答是的只有42人,占被测总数的4.47%;对“家里人之间常吵架”,男、女生回答是的都只有37人,不到总数的10%另一方面,伴随心理的逐渐成熟,自我意识的日趋完善,高职生形成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愿望他们开始对来自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照、过细的嘱咐和种种限制表现出一定的不满,甚至抵触和反抗一些受访学生感到,在学校特别想家,回到家又会因为一点小事和父母争吵,想静下心来和父母好好聊聊,却又因为父母一味的嘱咐而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由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高职生与父母关系的行为困扰主要集中在对家庭过多约束的不满如对问卷中“父母把你当小孩看待”一题,男生回答“是”的有194人,女生更是多达255人,分别占各自总数的43%和61.3%;对“父母经常啰啰嗦嗦地进行礼仪人情的说教”,男生回答“是”的有219人,女生持肯定回答的也有197人,占各自总数的48.6%和47.4%对“父母晚上不允许你外出”,女生回答是的多达259人,占被测女生总数的62.3%;男生持肯定回答的也有154人,占被测男生的34.1%。

通过对四所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访谈的问卷分析,我们认为,当代高职生的人际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总体呈现出开放性、独立自主性、平等性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发挥人际交往的各项功能,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高职生人际关际也存在一些认知偏差和行为错位,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疏导 高职生人际交往中行为困惑的主要成因及其调适 高职生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困惑,受其特定的心理因素支配,完全可能通过心理调适予以矫正 1.自卑心理及其调适 调查了解到,进入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未被大学录取成为本科生的高职生,常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产生自卑感如对“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男生回答“是”的有224人,女生则高达248人,占各自总数的49.7%和59.6%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心理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很多心理学家指出,自卑感和本人的智力、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而仅仅是对“自己不如他人”的确信自卑的人往往忧郁、悲观、孤僻,不愿或不敢与人交往,人为地把自己孤立起来自卑者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在与人交往中总想使自己的形象完美,惧怕受挫,从而缩小了自己的交际圈。

要克服自卑心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要对自己进行客观地分析,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做到不亢不卑其次,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树立自信心再次,要改变逃避退缩的态度,善于表现自己,积极与他人交往,尤其要有意识地加强与性格开朗、乐观、豁达的人交往,这对克服自卑心理更有益处 2.异性交往困惑及其引导 异性间的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但有些高职生在某种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在与异性交往时总觉得比同性交往时有更大的障碍这种障碍可表现为对异性的神秘感,不能区分和处理友谊和爱情间关系乃至形成对异性的恐惧究其原因:首先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如“男女授受不亲”等陈旧观念依然存留于现今社会,并对高职生异性间的正常交往产生消极影响其次是舆论顾虑由于社会舆论对异性关系的关注度较高,异性间交往往往容易受到他人的监视和评点因此不少高职生总担心被人议论,不敢大胆与异性交往再次是性的敏感性男女性别的差异带来同性与异性交流方式上的差异处于青春中、后期的高职生,对于这种差异尤为敏感,导致一些高职生在同异性交往时心情十分紧张,很不自然。

异性的交往是高职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生在与异性交往中存在的行为困惑需要运用综合手段进行调适第一,摆脱传统错误观念的束缚破除“男女授受不亲”封建旧观念的束缚,本着自然、坦诚、平和、平静的心态与异性相处第二,多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保持与异性直接接触,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男女生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消除异性间的神秘感,而且有利于开发双方的智力和创造力,促进彼此性格的完美和人格的完善第三,与异性交往注意分寸与异性交往,言谈举止、动作表情要得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第四,要处理好交往与学业的关系高职生需要处理好男女交往,更应解决好异性交往与学业的关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掌握与异性交往的艺术,切忌把男女交往的广泛内容理解为恋爱,片面认为爱情是学业的“伟大推动力”,以至于耽误了学业 3.师生情感疏远及其消除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一种经久不衰、最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力量无论是从心理保健还是从情感培养方面讲,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促进高职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高职生在师生情感距离问题上受困扰程度较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师生之间的比例失调,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导致教师与学生接触减少。

二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即监督、管理与高职生的独立要求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教师不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往往会导致师生情感的疏远三是现有教学模式也限制了师生的交往,如大课教学,一位教师要面对几百位学生,一学期下来很难认识多少同学,更谈不上深入交流了再有就是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也削弱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面对多种主客观因素所造成的师生情感疏远,要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紧密关联教师的教学态度越积极、教学水平越高,学生对所授学科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厚,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愿意接近、交往同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手段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接触、交流,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关心、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并尽量避免“偏爱”的发生对学生的平等相待会换来学生无保留的爱另一方面,作为高职生,也应理解和尊重教师,体谅教师的辛劳,主动创造一些交往机会,缩短时空距离,使老师尽快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进而达到相互之间的坦诚相待 4.与父母关系的矛盾及其克服 高职生年龄大多在17~22岁之间,正是“成人感”产生的时期。

希望其他人承认自己是成人,给予自己成人应有的同等地位和平等关系是高职生的普遍心理在这个时期,如果父母对待高职生还像对待儿童那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