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0394978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绝大多数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一维情况下,固体受热后长度的增加称为线膨胀。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材料的固体,其线膨胀的程度各不相同,我们引入线膨胀系数来表征物质的膨胀特性。线膨胀系数是物质的基本物理参数之一,在道路、桥梁、建筑等工程设计,精密仪器仪表设计,材料的焊接、加工等各种领域,都必须对物质的膨胀特性予以充分的考虑。【实验目的】1、学习测量固体线膨胀系数的一种方法。2、了解一种位移传感器数字千分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3、了解一种温度传感器AD590 的原理及特性。4、通过仪器的使用,了解数据自动采集、处理、控制的过程及优点。5、学习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

2、原理】1、线膨胀系数设在温度为t1 时固体的长度为L1,在温度为t2 时固体的长度为L2。实验指出, 当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固体的伸长量L= L2 L1 与温度变化量t= t2 t1 及固体的长度L1成正比。即: L=L1 t(1)式中的比例系数称为固体的线膨胀系数,由上式知: = L/Ll 1/ t(2)可以将 理解为当温度升高 1时,固体增加的长度与原长度之比。多数金属的线膨胀系数在 (0.82.5) 10-5/之间。线膨胀系数是与温度有关的物理量。当t 很小时,由( 2)式测得的 称为固体在温度为 t1 时的微分线膨胀系数。当 t 是一个不太大的变化区间时,我们近似认为 是不变的,由(

3、2)式测得的 称为固体在 t1 t2 温度范围内的线膨胀系数。由( 2)式知,在L1 已知的情况下,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量实际归结为温度变化量t 与相应的长度变化量L 的测量,由于数值较小,在t 不大的情况下,L 也很小,因此准确地测量L 及 t 是保证测量成功的关键。2、微小位移的测量及数字千分表测量微小位移,以前用得最多的是机械百分表,它通过精密的齿条齿轮传动,将位移转化成指针的偏转,表盘最小刻度为0.01mm ,加上估读,可读到0.001mm,这种百分表目前在机械加工行业仍广泛使用。物理实验中常用光杠杆法测微小位移,它通过光学系统将微小位移量放大再加以观测。.精品文档近年来各种位移传感器发

4、展很快,它们都是将位移转化为易于测量和处理的电量,便于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本实验采用容栅式数字千分表测量位移量L。容栅式数字千分表的基本测量部分是做成等节距栅型结构的差动电容器,它的作用是利用电容器的电荷耦合方式将机械位移转变成为电信号的相应变化量,将该电信号送入电子电路后,再经过一系列变换和运算后显示出机械位移量的大小。数字千分表本身都带有数据处理电路及显示窗口,可将位移量直接显示出来,分辩率为 0.001mm。它还带有数据输出口,便于与其它测量控制电路联结。数字千分表的使用可参见附录 1。3、温度传感器AD590本实验采用AD590 测量温度。AD590是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它的测量原理

5、基于硅三极管的如下基本性质:两只结构相同的三极管若收集极电流密度不同,则它们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也不相同;若两只管子的收集极电流密度比保持不变,则它们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之差正比于绝对温度T。在 AD590 中,将两只测量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之差转化为正比于绝对温度T 的电流输出,并且将测量管及相应的辅助电路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只需从输入端输入芯片工作所需的工作电压,则输出端输出的电流正比于绝对温度T。AD590 使用简单,输出线性好,测量准确度高,价格也不贵,在温度测量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参数如下:测量范围:- 55150输出电流:1A/K ;输出阻抗 10M 输入电压:4 30V;标定电压

6、: 5V ;功耗: 1.5mw【实验仪器】SDT-2000 金属线膨胀系数测量仪如下图所示, 整个仪器由测量部件, 供水部件及测量仪三部分组成。测量部件由待测样品、水套、支架、底座、数字千分表、AD590 等部分组成。待测样品为空心管状,长度为 500mm。样品加热方式为循环水加热,使样品升温均匀,保证测量的准确度。循环水从样品的一端管内流入,在样品的另一端流出样品管外,经水套与样品管外空间回流,再从出水口流出。在底座上安装有固定支架与滑动支架。固定支架使样品的一端与底座连为一体,在测量过程中不产生相对位移,样品受热后的伸长量在滑动支架端由数字千分表测量,样品温.精品文档度由装在水套中部的AD

7、590 测量。支架由热导率低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以阻断水套与底座之间的热传递,使底座在测量过程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测量部件的安装可参见附录2。供水部件由水箱、加热器、水泵等部分组成。测量仪是加热、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的控制部分。在测量前设置好各种测量参数,开始测量后所有的过程可自动完成。【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 熟悉及检查仪器熟悉仪器各部分结构,检查水电连接是否完好,水箱水量是否在1/3-2/3 左右。若数字千分表无显示,轻轻拉动测杆即可恢复显示。数字千分表显示窗口的提示符应为mm,表示当前以毫米为测量单位。用手推水套固定端支架,轻压水套,挪动连接水套的水管,晃动桌面等。在做这些动作时,注意数字

8、千分表读数的变化,以了解在测量过程中若发生这类情况,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 设置测量参数测量仪的面板如下图所示按参数设置键,进入参数设置状态, 此时显示屏RangeStep显示如右所示。Range 是测量范围,250C-90 0C 是250C-90 0C,0 C初始值; Step 是采样间隔,0 C是初始值; Mode是Mode=Rise测量方式, Rise 表示在样品升温过程测量,Rise &Heat Power=100%Down表示升温降温过程均进行测量;Heat Power 是加热功率。按参数选择的左键或右键,光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在测量起始温度、测量终止温度、采样温度间隔、测量方式、加热

9、功率及测量起始温度循环移动,以选择所要改变的参数。按数据浏览 / 参数修改键,即可修改参数,每按动左键或右键一次,除测量方式外,所选参数值改变一个单位,按左键,参数值增加,按右键,参数值减少;对测量方式,每按动左键或右键一次,测量方式在Rise 和 Rise&Down 间交替变化。将测量起始温度设置为 350C,测量终止温度设置为 700C,加热功率设置为 70%,其它参数与初始值一致。再次按动参数设置键,退出参数设置状态,即完成参数设置。.精品文档3、 测量按动测量开始/ 停止键,加热器开关和水泵开关上Measuring的红色指示灯亮,表示加热器和水泵接通,测量开始,L=此时显示屏显示如右所

10、示。第二行L= 后面的数值表T=示数字千分表的实时读数;第三行T= 后面的数值表T.L .示样品的实时温度;第四行T 后面的数值表示上一次采样温度,L 后面的数值表示上一次采样时数字千分表的读数。达到测量终止温度或测量中途按测量开始/停止键, 则停止测量。4、 结果显示测量停止后,测量仪自动计算和显示整个测量温STD2000V1.0度区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显示屏第二、第三行的数L=值是L、 T 的实时读数,第四行是测量结果。对于紫T=铜样品,若测量结果在(1.6 1.8) 10-5 / 区间=内,记录测量结果;反之则认为测量不正常,应分析并与教师讨论后,再进行后续测量。5、 数据浏览测量停止后

11、,按数据浏览/ 参数修改键,即可浏览T.L.各组采样数据。此时T 实际是T,后面的数值是该T.L.测量点与第一测量点的温差。L 实际是L ,后面的T.L.数值是该测量点与第一测量点的长度差,即固体受热后T.L.的膨胀量。继续按动数据浏览的右键或左键,可循环显示各组数据。将第一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记录表格中。6、 重复测量为减小偶然误差,重复测量三次。重复测量时,保持设置参数不变,采用换水的办法降低水温。a.将盛水容器放在排水管下面,打开水管开关,按动水泵开关,则水泵将热水排出;b.关闭排水开关,从水箱上部注入冷水至水箱的2/3; c.由于离心式水泵在泵内无水时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注入冷水后,应再次

12、打开排水管,排出泵内空气,至排水管内有水流出时,关闭排水管; d.按动水泵开关让冷水循环20 秒,冷却各部分; e.关闭水泵, 静侯 25 分钟,让加热器缓慢冷却; f. 重复步骤 a-d,从测量仪上可读出当前温度,若温度已低于设置的测量起始温度,按动测量键,则开始新的一次测量。【数据处理】1、 将第一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采样次数1234567Ti( )Li (mm)2、以 T 作横轴, L 作纵轴,在坐标纸上将各实验点标在图上。请参见“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中“作图法”的有关内容。3、由公式( 1)L= LT=bT 知,b= L 是直线的斜率, 从实验值求得b,则 =b/L 。.精品

13、文档本实验用最小二乘法求b。对应于每一次采样值Li ,其计算值为bTi ,它们的偏差为Li-bTi 。所谓最小二乘法,就是要求得b 使 n 个偏差的平方和最小,或者说,使用斜率b 作出的直线是n 组测量值的最佳拟合。用数学的语言表述:Q= (Li-bTi) 2上式中, Q 是变量 b 的函数,当 b 取不同值时, Q 的值也不一样。要使 Q 最小,则 b 的取值应使 dQ/db=0 ,即dQ/db= -2Ti (Li-bTi)=0 Ti Li-b Ti 2=0b= Ti Li/ Ti 2 (3)由( 3)式计算出 b(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写在图上,并以b 作斜率画直线于TL 图中。已知 L=500mm ,计算 =b/L 的值,写在图上,并与测量仪显示的值比较。以上数据处理过程要求在课堂上利用第二、第三次测量的时间完成,计算过程写在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栏中 ,并与图一起交老师签字。4、将三次测量仪显示的测量值 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表格自拟)。已知测量值 的 B类不确定度为0.0510-5/, 计算其 A 类不确定度, 合成不确定度, 并给出最后测量结果。【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