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芯、模套的基本配制一、模具:(1)模具的形状及设计的基本知识1、模具有无嘴、短嘴、长嘴三种2、模套有平面、凹面、凸面三种3、模芯和模套配合后有挤压式、半挤压式(半挤管式)、挤管式三种二、设计模具的基本知识:在用塑料挤出机制造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层时模具是控制电线电缆塑料层厚度的关键为了使塑料塑化的更好,选配合适的模具非常重要,因此要按公式选择模具,一般电线电缆在选模时,绝缘线芯要选小一些,铠装护套要选大一些,这样才能对塑料表面起到良好的塑化作用,达到工艺规定的要求1 挤压式:挤压式模具是无嘴式模芯和一般模套配合塑料通过模套挤压直接挤包芯和缆芯上,但有的线芯和缆芯有弯,容易造成塑料层偏心,因此要使用张力,调节塑料层偏心,挤压式的生产方式一般适合生产小截面电线电缆2 半挤压式(半挤管式)用短嘴模芯和一般模套配合模芯嘴承线径伸到模套承线径的1/2处可采用真空挤塑也可采用不真空挤塑3 挤管式:此方法使用最普遍用长嘴模芯和一般模套配合,把模芯嘴伸到模套口相平,然后采取真空挤塑把塑料吸附芯和缆芯上电力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都采用真空挤塑采用这种方法表面塑化较好塑料层的厚度均匀,不易偏心挤包紧实三、模具的选配方法。
1绝缘线芯(1)圆形导线芯要量直径(2)扇形导电线芯要量宽度2、(1)铠装电缆要量缆芯的最大直径(2)非铠装电缆要量缆芯直径3、检查模具的质量,承线径表面是否光滑,有无裂口和缺口,划痕碰伤,凹凸等现象4、承线径的修整,配好模具后,用细砂布圆周式的擦抹,直到表面光滑为止5、模具的选配铠装电缆的模具要选大一些因为有接头,绝缘线芯选配模具不易过大,要适可而止,导线芯穿过时不过松或不过紧6、选配模具要以工艺规定的标称厚度为准模具的选配要按线芯或缆芯的最大直径(扇形宽度)加放大值;模套选配要按模芯直径加塑料标称厚度加放大值四. 配模的理论公式:1模芯D仁d+e12模套D2=D1+2f+2A+e2其中D1模芯直径(mr)D2模套直径(mmd:生产前产品的最大直径(mr)f:模芯嘴壁厚(mr)el:模芯放大值e2:模套放大值A绝缘线厚度(mm)2放大值el或e2(1)绝缘线芯模芯el的放大值为0.5~3mm(2)绝缘线芯e2的放大值为1~3m(3)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芯E1的放大值:非铠装的为2~4mm铠装的为2~6mm(4)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护套E2的放大值为2~5mm五、举例说明模具培选:1生产绝缘线芯3*185mm2扇形导体宽为21.97mm选配模具(1)模芯D仁21.97+1.5=23.47=23.5mm(2)模套二模芯嘴的壁厚为1mm塑料标称厚度2mmD2=23.5*2*1+2*2+3=32.5mm2、生产电缆外护套。
规格1*240mm2成缆后电缆直径为23.6mm选配模具(1)模芯D1=23.6+4=27.6=28(2)模套D2=28+2*2+2*2+4=40mm六、选配模具的经验(1)16mm2以下的绝缘线芯配模,要用导线式模模芯,以导线通过模芯为宜,不要过大,过大将产生倒胶现象2)真空挤塑时,选配模具要合适,不宜过大,如过大绝缘或护套容易产生耳朵,棱或松套现象3) 挤塑过程中,实际在挤制产品时,塑料有拉伸现象存在,一般塑料实际拉伸为2mn左右4) 按装模具时要调整模芯与模套的距离,防止堵塞,造成设备事故七、设计模具要满足下列条件:增加模具的压力,使塑料以机筒进入模具,压力增大以面增加塑料的塑化和致密性,提高产品质量1) 增长模腔内的塑料流动通道,使流道中塑料进一步塑化,从而提高塑料的塑化程度2) 消除流道中的死角2 真空挤塑的模具模芯的成缆线径一般在20~40mm模套的成缆线径一般在15~30mm八.模具的调整:1调整模具的方向模具方向的调整调整模具的一侧(1)面队机头,先松后紧,紧锣钉的方向上左下右左下右上2)经常检查模具锣钉是否松动或损坏3)调模时,模具的压盖不要压得太紧,等调整好后把压盖压紧,防止压盖进胶。
造成塑料层偏心和烧焦3 调整模具的方法(1)空对模:生产前把模具调整好用肉眼把模芯与模套间距离或间隙调整均匀然后把对模锣钉拧紧2)跑胶对模:塑化后,调整对模锣钉,一方面跑胶,一方面调整,同时取样检查度料厚度时候偏芯,直到调均匀为止,然后把对模锣钉拧紧3) 走线对模:适合小截面的电线电缆调模把导线穿过模芯与牵引线接好,然后跑胶,等胶跑好后调整螺杆和牵引速度,起车跑线取样,然后停机观察,观察样品的塑料层厚度是否均匀,反复几次直到调整均匀为止,再把锣钉拧紧4) 灯光对模:适合聚乙烯塑料的电线电缆,利用灯光照射绝缘层,观察上下,左右,四合周壁厚度,调整对模锣钉,直到均匀为止,然后把锣钉拧紧5) 感觉对模:它是经验对模的反复,使用手摸塑料层的厚度,调整模具、适用于大截面电线电缆的护套6) 其它对模方式: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塑料层厚度,调整模具2)利用对模螺钉的锣纹深度调整模具,利用取样层两塑料厚度调整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