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凝心聚力抓创强兴学育才谱新篇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7KB
约17页
文档ID:403733573
凝心聚力抓创强兴学育才谱新篇_第1页
1/17

凝心聚力抓创强,兴学育才谱新篇——普宁市大坝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普宁市大坝镇人民政府二 O一四年十一月目 录一、基本情况 1二、 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2(一)教育优先,实施教育强镇战略 21、加强领导,确保“创强”工作落实到位2、制定方案,确保“创强”工作有序推进3、加大宣传,确保“创强”工作家喻户晓4、保证投入,确保“创强”工作经费到位(二)整合资源,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41、科学布局,合理调整2、紧扣标准,大力建设3、扶困助学,力促均衡(三)强化师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61、实行聘任,强化管理2、加强培训,提升素质3、以人为本,尊师重教(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91、以德育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2、落实常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抓好体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4、“三化 ”入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五)协调发展,构建全民教育体系 111、积极发展幼儿教育2、大力发展成人教育3、和谐发展社区教育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12四、自评结果 13凝心聚力抓创强,兴学育才谱新篇— — 普宁市大坝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普宁市大坝镇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以创造教育强镇为契机,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夯实教育根基,加大教育投入,加强队伍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全镇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格局。

现将我镇创建教育强镇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大坝镇位于普宁市区西北部,铁山西侧,面积 59.4 平方公里,人口11.2 万省道 S236、揭普高速纵贯镇区 管辖 1 个居委会和 26 个行政村全镇有各类企业 67 家,工业园区 4 个,目前,已有广东佳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科迪微晶玻璃有限公司、广东安诺药业在限公司、香港荣茂隆纺织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英歌山工业区、大坝园,形成服装、五金等支柱产业商贸流通活跃,主要有蔬菜市场、耕牛市场和青梅专业市场,农业特色突出,是普宁著名的青梅之乡,同时是省“一乡一品(青梅) ”示范镇名胜古迹——五福堂位于普宁铁山南侧,始建于清朝光绪丁亥年,现重修后的五福堂,其山有如无锡市灵山,故称普宁小灵山作为普宁农业大镇和粤东商贸重镇,近年来,大坝镇委、镇政府全力打造“园区经济的示范区,工业实业的集聚区,特色农业的种植地,社会善治的平安镇”,全面实施“经济强镇、科教兴镇”战略,取得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2013 年实现生产总值 3.03 亿元, 农村人均收入6436 元,比增 10.3%教育事业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镇先后荣获“揭阳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普宁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 镇委镇政府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教育的发展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固本强基工程因此,镇委镇政府坚持走“科教兴镇”之路以建设优质和标准化学校为目标,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镇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全镇共有初级中学 2 所,在校生 2485 人,教职员工 210 人;完全小学 23 所,在校生 6359 人,教职员工 466 人;幼儿园 10 所,在园幼儿 2850 人,其中镇公办中心幼儿园 1 所,在园幼儿 200 人,教职员工 30 人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 所辖区内还有市直属完中——普宁市培青中学全镇现有普宁市“平安校园” 8 所,揭阳市“绿色校园” 6 所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一)教育优先,实施教育强镇战略大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全面实施“科教兴镇” 战略紧紧围绕普宁市人民政府 “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部署,强力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 为按期实现教育强镇的目标,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了“四个确保” 。

1、加强领导,确保“创强”工作落实到位 为切实抓好“创强”工作,镇委、镇政府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同抓的工作机制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 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为宣传、筹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小组,从镇有关部门、中小学校抽调素质高、 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干部、 教师,具体负责“创强”日常工作二是建立党政班子成员分工挂钩联系学校的制度,坚持每周一次深入学校听取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各校同时成立了“创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使“创强”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人四是通过镇领导班子会议、领导现场办公会等各种形式经常性研究“创强”工作,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官楚生书记、郑海涌镇长和主管教育的韦明生副书记不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创强工作,而且亲临各学校的第一线督查指导他们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听取学校校长汇报,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及时解决各学校在发展和教育创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与实际困难三年来,先后 30 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及专题会,研究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平安校园、创建教育强镇等工作。

2 、制定方案,确保“创强”工作有序推进 我镇创建教育强镇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添置教育教学设备、资料整理、提升办学水平等多方面的工作为此,镇委、镇政府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评估标准, 及时制定了《大坝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决定》 、《大坝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方案》,与各村签订教育创强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明确“创强”的工作目标,建立了镇、村和学校三级联动工作责任制,使镇村各级领导更加明确抓教育、管教育的职责镇委、镇政府还把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镇领导干部和村级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 使全镇上下形成了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中小学校全力抓, 村居干部配合抓”的良好局面3、加大宣传,确保“创强”工作家喻户晓 镇委、镇政府通过召开全镇教育“创强”动员大会和推进会,利用广播、宣传标语、横幅、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教育“创强”工作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使教育“创强”这一民心工程家喻户晓,使教育“创强”化作广大干群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抓“创强” ,人人为“创强”的良好工作局面有的村支部书记更是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带领村“两委”人员深入学校创强工地,与工人们一起顶烈日冒酷暑,共同劳动,令人感动。

4、保证投入,确保“创强”工作经费到位 大坝镇为建设标准化学校,确保如期完成“创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一是政府的教育投入持续增长近年来,大坝镇委、镇政府优先安排教育经费,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二是社会的捐资助教争相辉映 “民以支教为乐”,大坝镇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崇文重教蔚然成风全镇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为契机,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因措施可行,方法得当,社会各届积极响应,捐资助教热情高涨,海内外乡贤及社会贤达慷慨解囊,三年共收到各界捐款 450 万元其中旅泰华侨陈南榕先生情系桑梓,热心教育,获悉家乡学校创强建设资金紧缺,主动捐资人民币 200 万元支持建设横山小学;深圳乡贤韦标城、陈木明分别捐资 80 万元、 50 万元支持家乡学校“创强”建设,这样的好人好事不胜枚举二)整合资源,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整合优化办学资源,是我镇创建教育强镇的重大举措,也是保证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本着“结合实际、加大力度、科学整合、着眼长远”的思路,镇委、镇政府大力调整学校布局, 不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1、科学布局,合理调整。

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的精神,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出发,制定了全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目前,全镇共有初级中学 2 所,完全小学 23 所,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满足中小学生就近入学的需要,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秀的教育2、紧扣标准,大力建设 近年来,我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同时,充分调动各级力量关心支持教育,按照省有关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先后投入资金6855 多万元,坚持不懈地对全镇中小学校舍进行改建、扩建,充实常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使辖区内所有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全镇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镇共投入资金 5500 万元,改建、扩建校舍 12501 平方米;新建篮球场、排球场 34 个,环形跑道 25 个,并完善了各种体育设施,充实了各类体育器材二是进一步推进教学设施现代化我镇多方筹资,并得到普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共投入资金 1355 万元,完善了各中小学、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学设备设施,进一步加快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步伐目前,全镇共有电子白板教室( VCM教学平台) 78 间,计算机教室 28 间,计算机 1150 台,实验室 4 间,其他功能室 201 间;大力推进校园网建设,实施“校校通”工程,全镇所有中小学校均接入互联网,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很好的服务于教学。

三是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学校建起了宣传长廊,教室走廊内悬挂名人名言、办学理念、科普知识等,同时让师生优秀作品上墙,并由学生自己动手布置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实实在在接受文化的熏陶 四是打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我镇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和“安全无小事” 的思想,严格抓好教育安全管理工作各学校制订安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镇、各村政为学校装上了视频监控系统,配备足够的消防、安全器材;镇还成立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派出所和各村治安联防队等部门,对学校及周边环境和交通安全隐患进行综合整治与管理, 有效维护了学校的治安环境和学生的安全在学生主要出入路段设置安全区域,设立车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