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五源河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C1101-02地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海口绿地五源置业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〇一四年六月·海口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1.1项目建设地点及背景 11.2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21.3建设规模与内容 21.4产业政策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4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5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5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52.3环境保护目标 5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73.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73.2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73.3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93.4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144公众参与 154.1公众参与调查形式 154.2 环评信息公告 154.3 征求公众意见 164.4 小结 19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06 联系方式 20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地点及背景1.1.1建设地点本项目为海口五源河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其中一个地块,位于海口市长秀片区控规的C1101地块内的02号本项目地块紧邻新城区主干道之一——海榆西线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1-1,与周边环境关系详见图1-2。
1.1.2相关背景(1)项目概况棚户区(城中村)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这些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帮助这些居民较快地解决住房困难,自2012年开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提出强调,加快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棚户区的改造力度,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棚户区改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实施政府除了鼓励地方实行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土地出让收益返还等优惠政策外,还允许在改造项目里,配套建设一定比例商业服务设施和商品住房,支持让渡部分政府收益,吸引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既使得原棚户区居民能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还可以缓解政府筹资压力,提高改造效率海口五源河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海口市人民政府牵头扶持,海口绿地五源置业有限公司实施建设的海口五源河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海口市长秀片区,项目范围为长秀片区(B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C02~C11号地块本项目为海口五源河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其中一个地块,位于海口市长秀片区控规的C1101地块内的02号,为可出让经营性用地。
本项目地块紧邻新城区主干道之一——海榆西线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77459m2(116.19亩),总建筑面积267164.91m2,容积率2.94,建筑密度12.52%,绿地率40%,总户数2347户,停车位1896个主要建设内容为14栋26层的住宅楼,以及通过地下通道连接形成的地下车库(地下1层)辅助工程内容有给排水工程、道路及道路绿化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以及其它附属设施工程等项目总投资172100万元本项目的设计理念是为了塑造一个尊荣大气的住宅小区形象,给每个到这里居住的人们可以感受到新城区优质的环境质量及优美的自然环境气息,1享受具有特色的高层次居住环境本项目己于2014年3月开始对现场进行清理、平整2)环评委托及环境影响的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本项目建设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建设单位海口绿地五源置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委托我院——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建设项目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实地察看、调研;并在接收委托后7日内通过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网站()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次公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在报告初稿完成后,通过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网站()对简本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同时采取现场发放公众意见征询表的方式收集项目所在地区直接受影响公众的意见;根据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于2014年6月编制完成了《海口五源河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C1101-02地块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稿)的编写。
2014年6月13日,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在海口市主持召开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详见附件),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的补充和完善,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批复之后,将作为本项目的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之一1.2建设项目基本概况(1)项目名称:海口五源河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C1101-02地块(2)项目性质:居住,新建(3)建设单位:海口绿地五源置业有限公司(4)建设地点:本项目为海口五源河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其中一个地块,位于海口市长秀片区控规的C1101地块内的02号地块南侧紧邻新城区主干道之一——海榆西线5)占地面积:77459m26)投资总额:总投资172100万元1.3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规划用地面积77459m2(116.19亩),总建筑面积267164.91m2,容积率2.94,建筑密度12.52%,绿地率40%,总户数2347户,停车位1896个(其中地上停车位396个,地下停车位1500个)主要建设内容为14栋26层的住宅楼,以及通过地下通道连接形成的地下车库(地下1层)辅助工程内容有给排水工程、道路及道路绿化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以及其它附属设施工程等。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图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4-1表2.4-1 C1101-02地块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值1总规划用地面积m277459可建设用地面积m261026.492总建筑面积m2267164.91地上计容建筑面积m2227565.46其中其中住宅建筑面积m2226450.33公共服务配套总面积m21115.13其中物业管理m2509.26开关站m2186.18设备用房m2109.01社区用房m2310.68地下总建筑面积m237441.82其中地下车库面积m228252.45住宅地下总建筑面积m29189.37地上不计容面积m22157.63其中机房层m21039.84架空层m21117.793建筑占地面积m29697.804建筑密度%12.525容积率2.946绿地率%407总户数户23478总人数(3.2/户)人75109机动车停车位辆1896其中地上停车位数辆917地下停车位数辆97910非机动车停车位辆1896其中地上停车位数辆396地下停车位数辆1500机动车停车位:住宅:1辆/120m2非机动车停车位:住宅:1辆/120m23图1-2 项目与周边环境位置关系图1.4产业政策与规划相符性分析1.4.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一般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中均没有列出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的规定,凡未列入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范围的,为允许类可见,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是兼容的1.4.2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1)项目用地现状和权属本项目建设单位己与海口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12月签定了《海口市五源河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合同》,并承诺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按项目开发时序,提供净地交于建设单位施工,本项目为合同签定的C1101-02地块为开发经营性用地,符合开发条件合同见附件2)与《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相容性分析根据《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得知,本项目在该规划中占用土地性质为城镇用地,属于建设用地不占用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和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则与《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是相符的3)与《海口市长秀片区(B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口市长秀片区(B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规划图,项目所在地块属于商业、居住用地,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核通知书中的用地性质也为居住用地。
因此本项目用地性质与《海口市长秀片区(B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性质是相符的4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2)评价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昼、夜间测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交通噪声监测点昼、夜间测值略有超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12348-2008)中的4a类标准值3)生态环境现状项目己施工建设,用地植被己被铲除,据回顾性调查,项目用地范围占地类型主要以灌草地和一般耕地为主,植被类型较为简单,生物多样性一般,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相对不高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各评价工作等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有关规范,并结合该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见表2-1表2-1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 价 范 围1声环境拟建项目用地边界1m包络线,并适当延伸到项目周围的敏感点2环境空气拟建项目用地四周向外延伸500m区域3生态环境拟建项目占地范围并向外各延伸200m2.3环境保护目标(1)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边地表水体——五源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项目及其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根据对项目内容的分析及区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合现场实地踏勘,确定评价区域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2和图1-2所示:表2-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保护目标方位最近距离(m)保护对象保护级别1长丰村西北侧140居民点GB3095-2012中一级GB3096-2008中2类2新道村西南侧280居民点3登苑村南侧340居民点4道介村西北侧350居民点5同盟苑东南侧220居民点6排灌渠东侧160灌溉水体GB3838-2002中Ⅲ7五源河东侧1340景观水体GB3838-2002中V类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项目的主要污染源汇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