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日古典园林美学差异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KB
约4页
文档ID:403556707
中日古典园林美学差异_第1页
1/4

中日古典园林美学差异作者:焦海昕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2017年第2期(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由于受到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 在 文化思想、 结构布局、 造园手法等方面都出现了一定差异性本文章对中日古典园林的异同 进行对比分析, 总结出各自园林的景观营造特点关键词: 中国园林; 日本园林; 对比分析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 但因受到固有文化差异的影响, 各自有不同 的发展境地本文对比分析中日园林从审美角度, 总结异同之处, 解读中日园林的造园思想 和造园技巧, 进一步加深对中日园林的理解的认识1 地域环境1. 1 地理环境决定园林山水性质中国人生活在在大陆, 而日本人生活在海岛, 这是中日两国在国土环境之上最本质的区 别, 进而形成了山水文化和海岛文化的差异1. 1. 1国土面积决定园林规模中国国土幅员辽阔,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人的大尺度 观念, 在园林规模上也有所体现, 其中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势最能体现出中国博大的特点日本园林国土面积较小,由于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 造园面积利用率低, 园林规模也因 此受限而相对较小。

1. 1. 2地形决定园林体量和特征 基于中日地形条件的不同, 中日两地山的高度也出 现一定的差异性, 日本的真山普遍低于中国真山的高度, 因此, 在用以模拟真山的假山中, 就能明显形成高度及体量上的差别此外, 中国园林水景营造中以引河水而成, 日本园林则 是因泉而积池, 中国园林水体面积远大于日本园林 为使园林要素之间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水的形式影响其他景观要素的规模, 从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的体量1. 2 气候差异决定园林建筑风格和植物差异中日园林因受各自地理位置的影响, 气候存在着较大差异, 从而影响建筑的结构和功能 以及不同种类植物的分布1. 2. 1建筑中国园林根据地理位置来分, 园林类型可分为北方 园林、 江南园林、 岭南园林 3大园林类型北方园林建筑风格端庄厚重, 功能上以防寒为 主; 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小巧玲珑, 功能上以采光为主; 岭南园林建筑风格疏朗俊秀, 功能 上以通风为主日本由于气候炎热, 雨量充沛, 盛产木材, 木质结构住宅成为日本建筑的传统形式建 筑尺度小一般不用实墙, 以推拉门窗替代, 以此来创造通风、 舒适的环境空间 随着时代 的发展, 建筑风格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1. 2. 2植物中国园林植物因南北地理气候的差异, 植物配置形式多样, 在植物的选 择及运用方式上都出现了较大差别日本温度较高, 雨量充足, 植物长势良好, 形式多样化2 园林类型2. 1 所属分类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3大类,其中更偏重于皇家园林和 私家园林皇家园林规模大, 气势雄厚, 典雅华贵, 结构上, 轴线明晰, 对称明显, 王 者风范儿浓; 私家园林规模相对较小, 诗情画意, 文人意味浓厚; 寺观园林则风格不明显 依附于文人园林, 普遍与私家园林相似日本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和寺院园林 3大类 其中更偏向于私家园林和寺 院园林 皇家园林规模小, 气势弱, 装饰素雅; 私家园林表现为武家园林, 规模大, 装 饰华丽, 在气势和风格上表现之最; 寺院园林风格明显, 宗教氛围浓厚2. 2 布局形式2. 2. 1 结构布局 中国园林的结构布局追求山水并存 文人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 其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并且无形地渗透到园林艺术当中, 则园林强调 幽深曲折、 疏密有致、 灵活多变的园林布局形式, 追求步移景异的魅力, 极具强烈的艺术 内涵气息。

日本园林在营造过程中,本着避免人工斧凿的原则, 强调体现自然、 象征自然日本园 林在早期的园林布局上对中国园林早期进行了模仿, 例如 “一池三山” 的用法, 至今也成 为日本园林中常见的构图形式2. 2. 2 设计要素中国园林的表现形式倾向于依山傍水,山石和水体可以说是造园要素 中的骨骼元素, 因此, 画卷般的古典园林意境也就离不开山石水景与植物多种要素的搭配与 表达日本园林擅长模拟自然山水, 同时对于设计要素的运用极其简练, 只选择部分重要的要 素进行表达, 但在细节刻画上, 日本园林则处理得十分细腻, 例如对洗手钵、 石灯的细节 处理3 文化思想3. 1 园林哲学中国园林深受道家 “崇尚自然” 思想和儒家 “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以至 “崇尚自 然、 师法自然” 成为中国古典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当然, 中国园林艺术中的 自然并不是一味地机械照搬, 而是通过艺术的再创造, 达到 “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 的境 界日本园林深受禅宗文化影响, 禅僧是庭院的设计者和使用者, 其本身具有厌世的情怀, 并将这种态度融入造园手法中, 例如有名的枯山水景观和茶室庭园的设计都深受禅宗思想的影 响。

日本造园思想则强调禅宗佛教的简约和极致, “枯山水” 即是代表, 其反映了禅的超 凡脱俗、 崇尚自然的思想3. 2 园林文学3. 2. 1园林文学形式中国园林与诗词画融为一体, 园林在造园上深受山水诗词和山水 画的影响, 文学家通过诗词及画的形式来表达园林的意境美, 而造园家则通过园林景观的营 造来创造一幅诗情画意的图画日本园林文学形式亦多种, 其中以山水诗为多, 通过诗的描写将园林意境渲染得淋漓尽 致3. 2. 2园林文学意境 中国园林在文学的创作上体现的是理性和积极, 文人将自己的 主观感情赋予创作中, 景观意象的选取和表达与人的心理极为符合,表现出儒家的入世精神 总之, 中国园林的营造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 以人为创造中心, 让自然景观区贴近人日本园林在文献的创作上则体现的是自然的苍凉和人世的悲哀, 文人常以忧郁、 悲观的 心理来表达对世俗的厌恶之感, 道家与佛家的思想体现得尤为明显日本园林中枯山水和茶庭 形式即是代表4 造园手法4. 1 园林要素4. 1. 1自然产物 从自然角度出发, 园林要素包括动植物、山、 水、 石 4大产物1 ) 植物在植物的种类、 选择上, 中国园林常用高大乔木的灌木, 日本园林常用 低矮植物和草地; 在植物配置上,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多样, 善于用景观营造空间, 偏 重于表现繁荣的景象,日本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如同置石一样, 数量少, 主次分明, 形式简 洁, 偏重于表现萧瑟的景象。

(2 ) 山景 中国园林属于山型, 山景表现较为丰富, 善 于以土或石堆山, 形成人工假山 日本园林属山景较为少见, 常用单个的石头象征山景, 例如枯山水中石头的用法 (3 ) 水景中国园林有多种水景形式, 如湖、 池、 海、 溪 等, 由历史的发展来看, 湖池型的水景形式多海景, 且对水景形态、 动静之美以及水声之 美都有极高的追求 日本园林对水的表现较少, 多为静水,且水的形态简单, 作为海岛国家, 受地理因素的影响, 日本园林水体多以海为模拟对象, 有些甚至不用水, 如枯山水 (4 ) 石景在石材的选择上, 中国石材, 种类丰富, 有太湖石、 黄石、 英德石和黄蜡石等, 其中以作为 “瘦透漏皱” 奇丽景观代表的太湖石为主景石, 日本则以水成岩、 火成岩和变 质岩为主, 材质的选择主要考虑到人的实际用途; 在造景手法上, 中国园林以堆砌为主, 追求高耸为上, 日本园林偏重于把天然石块散置或形成石组4. 1. 2社会产物从社会角度出发, 园林要素包括建筑和园林活动 2类产物1 ) 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较多, 建筑密度大, 且体量大、 显得较为厚重, 装饰上 偏向于色彩华丽, 表现中国园林在工艺上的精巧技艺。

此外, 中国园林考虑建筑与建筑之间 的组合,讲究联接、 紧凑, 并常用实墙来分隔空间, 来表明人与自然的平等和独立日本园林的建筑较少, 建筑密度低, 形式美主要表现为自然、 简约、 空寂 尺寸虽小 却设计细致, 材料以木结构为主,表现出通透、 自然的建筑形象此外, 日本建筑重视采光, 追求自然之光, 将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 因此, 落地窗是常用于感受自然的方式之一2 ) 园林活动中国常见园林活动形式有茶艺、 曲水流觞、 庆典、 狩猎、 祭祀、 修炼等其中, 茶艺与品茶是文人在园林中追求淡泊宁静的活动形式之一; 曲水流觞则是文 人聚会时用以和歌的主要活动常见园林活动有茶道、 花道、 歌道其中, 茶道是日本人对精神境界的更高追求, 既 可用于观赏, 也可用于吸尘静心此外, 日本对于插花技艺也是极为讲究4. 2 景观营造4. 2. 1景区构成中国园林皆以向心式构图, 以山水建筑为中心, 视觉中心强; 轴线 概念强, 主要表现在建筑本身的对称性及景点的对称; 善于利用山、 水、 石、 植物、 建 筑等组合景观和实墙来分别划分内部和外部空间景区, 使各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 追求多级 系统观上的景区营造; 空间处理上, 中国园林常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追求丰富的景观层次。

日 本园林平面中心意识强, 基本上以水为中心; 轴线概念弱, 建筑、 景点皆不对称, 在景区 划分上, 因日本园林小, 重合不重分, 多用自然山水和植物来分隔空间4. 2. 2景点营造中国园林擅长用于多种取景方式, 如障景、 框景、 借景、 仿景, 对景物进行有效取舍或是巧妙借助于他景, 来增强景深, 营造多层次的空间景观日本园林擅长缩景和借景, 将自然景观微缩入园 此外,日本园林基于海岛的水法, 惯 用横向布局, 主要体现在真山水和枯山水的做法5 结语中日园林因地域环境的差异形成各自独有的风格, 加之文化背景的不同,进一步决定了两 地园林各自发展的境界,但两者在景观营造、 文化蕴含上等都有一定的造诣, 彼此之间也存 在很多可相互借鉴之处总之, 中国园林通过形象生动形式美的展现, 造就浓厚地诗情画意 氛围, 反映出中国园林对自然社会和谐美的追求;日本园林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 感伤意识 强, 表达了对自然中 “真理” 的追求参考文献1 刘庭风.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 M ] . 天津: 天津大学, 20042 刘庭风. 中日园林美学比较[ J ] . 中国园林, 2003 (7 )3 冯喆.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J ] . 河南科技,2013 (6 )4 林虹, 李庆申. 日本住宅建筑中的禅宗美学[ J ] . 时代文学: 双月上半月, 2010 (1 )责任编辑 张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