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江津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03503747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重庆江津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重庆江津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年重庆江津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年重庆江津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年重庆江津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重庆江津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重庆江津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重庆江津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初步断定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A. 更换目镜B. 转动目镜C. 转换物镜D. 调节反光镜【答案】B2.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球,让人们再次认识到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 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B.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C. 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D. 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答案】A3. 在播种季节,将颗粒饱满同一植物的种子分为等量的甲、乙两组,在25的环境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

2、肥沃性土壤里,乙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贫瘠沙性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A. 乙组先发芽B. 甲组先发芽C. 两组都不发芽D. 两组同时发芽【答案】D4. 人们恐惧艾滋病,往往“谈艾色变”,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B.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老人和孩子C. HIV没有细胞结构D. 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答案】B5.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女性的子宫是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B. 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C. 卵黄的营养能供胚胎发育全过程利用D. 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答案】B6. 为预防流感,可以

3、注射流感疫苗。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A.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B.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C. 抗体,控制传染源D. 抗原,切断传播途径【答案】B7. 做泡菜时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 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 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C.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醋酸菌的发酵D.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答案】D8. 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可以尝试这样自制酸奶:将新鲜的牛奶加人适量的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内,再将适量的酸奶倒人其中能够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A. 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封存B. 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封存C. 煮沸后立即倒入酸

4、奶不封存D. 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封存【答案】B9.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已广泛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馒头的制作酵母菌B. 沼气的产生甲烷细菌C. 污水的处理真菌D. 酸奶的制作乳酸细菌【答案】C10. 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A. 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B. 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C. 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D. 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答案】D11. 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经元包括和两部分B. 组成最简单的反射弧C. 外表都套有一层鞘

5、,组成神经纤维D. 神经元又称为神经,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答案】A12. 图是某人被玫瑰的毛刺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b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B. 这个人被玫瑰毛刺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C. 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D. 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答案】B13. “倒车,请注意!”路人听见提示音后,可以及时躲避车辆,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听觉形成在耳蜗中B. 路人听到倒车提示音进行躲遍,属于非条

6、件反射C. 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 这种反射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答案】D14. 图是某昆虫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属于完全变态B. 此昆虫的发育与青蛙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C. 如若此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的危害是最大的D. 此昆虫的发育与蝗虫的发育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答案】A15. 某实验小组将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分别加入20毫升、30毫升、40毫升、50毫升的蒸馏水浸泡1天,用浸出液做“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实验结果表明适量吸烟对健康有利B. 清水中不含烟草浸出

7、液,该组没有必要设置C. 同一组水蚤可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重复使用D.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答案】D16. 下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关系,图中1、2、3、4依次表示( )A. 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B. DNA、基因、细胞核、染色体C.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D. 染色体、细胞核、基因、DNA【答案】A17. 图7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数目与基因的数目相同B.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由构成的C. 在人的肝脏细胞中存单存在D. 人的神经细胞中46条包含46个【答案】D18. 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

8、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受精卵、a、b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相同B. 过程产生的新细胞功能相同C. 过程示细胞分裂,过程示细胞分化D. 在过程中,细胞需要营养物质【答案】B19. 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B. 若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则C可能为下腔静脉C. 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可能是肺部毛细血管网D.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答案】C20. 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表示的结构(或生理作用)分别是( )A

9、. 动脉、过滤作用、重吸收作用B. 静脉、过滤作用、重吸收作用C. 静脉、重吸收作用、过滤作用D. 动脉、重吸收作用、过滤作用【答案】A21. 生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下列对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组成乙的细胞结构和甲是相同的B. 丙和丁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C. 乙所示的胃和丙中的叶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D. 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护作用的上皮组织【答案】C22.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实质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C.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不尽相同,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D. 保护生物的栖

10、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答案】A23. 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为了预防细菌感染,每天餐后服用抗生素B. 阅读药品使用说明,只需了解药品的主要成分C. 为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消费者可擅自加大用药剂量D. 非处方药简称OTC,适于消费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答案】D24. 小邱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节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视野最暗的是B. 正确观察顺序是C. 观察图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D. 要使视野亮度增加,可将显微镜移至明亮处【答案】C25.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11、”。下列有关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图中的“3”B. 晕车与内耳中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神经过于敏感有关C. 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咀嚼糖果可以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D. 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进入“5”,引起中耳炎【答案】A26. 图中甲、乙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B. 图乙中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C. 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的D. 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的【答案】B27. 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丁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B. 丙图中

12、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发育成的C. 乙图中的将来发育成丙图中的bD. 甲图中共同组成种子的胚【答案】D28. 若把一个成年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开,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大小。图示意一段小肠、皱襞及小肠绒毛结构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小肠内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B. 小肠的蠕动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C. 小肠绒毛壁和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D. 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显著增大了面积【答案】A29. 图为模拟呼吸运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模拟呼气,膈肌收缩B. 乙图模拟吸气,膈肌舒张C. 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D.

13、该模型能模拟胸廓前后径变化【答案】C30. 图为“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A. 血管是小动脉B. 用湿棉絮包裹小鱼主要以避免损伤鱼C. 血管是小静脉D. 血管是毛细血管【答案】B二、非选择题31. 众所周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蚕。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他发现家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蚕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小林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0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

14、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除光线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保持一效,实验结果见下表:实验处理光线明亮而不均匀光线明亮而均匀光线暗而均匀第一次实验分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薄头茧”所占百分比1548%75%492%第二次实验分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薄头茧”所占百分比1717%885%450%平均发生率1633%818%471%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1)分析以上实验,你推测小林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其中,第一组与第二组对照,变量是_;第二组与第三组对照,变量是_。(2)在这一实验中,除要使蚕宝宝的月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保持其他实验条件(如_、_等)相同,目的是_。(3)同学们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取两次的平均值,这有什么意义?_。(4)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呢?_。【答案】 (1). 光照强弱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 (2). 光照的均匀程度 (3). 光照强度 (4). 温度 (5). 湿度 (6). 保持变量唯一 (7). 为了减少误差 (8). 将蚕茧放在光线暗而均匀的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