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03414628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建设规模日益增 大,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工程体量、高度、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多样化,技术复杂程 度越来越高,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危险源不断增多,施工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目前,建筑 施工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但,普遍缺少对重大危险源实 施预测和风险评估。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较多地用“经验”管理,随意性较大,麻痹心态重,缺 少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数据说话的现场监督管理式,以致于重、特大死亡事故得不到有 效遏制。1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依据国务院颁布的縫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砌和重大危险源辨识B18

2、21822000 等有关条款是进行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城市建设施工安全危险 源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及围区域。其形成原因,包括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不符合 的结果和施工过程的各种不符合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只有能辨识危险源 并找到根源,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控。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指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主要与施工分部、分项(工 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 及物质有关。主要重大危险源有:(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提升架等)、模板和支撑、人工挖桩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等大型起重设备安装.拆余运

3、行过程中,因 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坍塌、机械伤害及物体打击。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 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焊接、金属切割、冲击(凿岩)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工程材料胸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运等发生高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工程拆除、人工挖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豳误操作、防护不足等造成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等。人工挖桩井)、隧道凿进、室涂料油漆)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等。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

4、不符用现代化信息,抓住市场变化动 态,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提高成本降低率,运用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现代化信息管理工具, 提高信息处理速度,规管理行为,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综上所述,工程成本控制必须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抓住设计、施工、合同、信息 等相应控制重点,应用价值管理、成本目标及计划、管理体系、经济活动分析等管理工具,采取 工期 - 成本同步法等措施法格控制,实现花最少的实现最大的项目价值,为企业创造价值最大 化。施工场所围地段重大危险源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并可能危害围社区的活动,主要与工程项目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主要重大危险源有:施的(邻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区的工程深

5、基坑隧道地失、竖井大型管沟的施L因为支户、 顶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往往引起地面、边建筑和城市运营重要设施的坍塌、塌陷、爆炸与火灾等。基坑开挖、人工挖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邻街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 2m 的临空(街)作业面, 因无安全防护设施或 不符合要求造成脚手架、滑模失稳等坠落物(件体) 砸死砸伤人员等。工程拆除、人工挖)、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因设计案 操作 防护等原因造施损成施工场所及围已有建筑及设施损坏、人员伤亡等。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备因素、材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大致由作业风险、地质因素 、环境因素、设 料因素、人员

6、因素等组成,有时几种因素相互交叉产生,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人的不安全 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施工企业安全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面:安全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松懈构成风险;安全责任制不到位,考核淡化构成风险;总包监督不到位,以包代管构成风险;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落后的生产技术构成风险;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知识缺乏构成风险;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直接构成企业管理风 险。安全风险直观的表现是事故,事故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未 及时遏制时突然发生,追溯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事故产生的 根本原因。1.1人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失误,

7、 这既有人的自身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如身体素质差异、身体状态(疲劳、疾病)、技能高低、管理好坏等。表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数(L)分数 值事故或危险情况10完全可能,会被预料到6相当可能3不经常,但可能1完全意外,极少可能0.5可以设想,但咼度不可能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的分数值(E)分数 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10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6逐日在工作时间暴露3每一次或偶然地暴露2每月暴露一次1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0.5非常罕见的暴露表3可能结果的分数值(C)分数 值可能结果100灾难多人死亡40非常重数人死亡15重重残或死亡,重职业病或死亡7重大暂

8、时性重伤或轻残或造成一般职业病3一般轻微的可恢复的伤害或轻微疾病症状1引人注目不利基本的卫生健康表4 危险分数值 (D)危险等级分数值危险程度I 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n160320咼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可设置为重大危险源等级)m70 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IV2070可能危险,需要注意Vv 20稍有危险,可被接受1.2全因素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当能量意外释放,可能引发事故,这种可能称为物的不安全因素。在建筑施工中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高处作业、地质条件 环境条件、机械设备、材料等五大面。2

9、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法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所有已经识别的危险源重程度进行分级,评估风险的可容性、确定风险等表 5 危险源风险评估序 号危险源危险类别人或物可能受伤害伤害结果风险评估风险 级别 采取 措施LECD1起重塔吊坍塌高坠 机械伤害作业人员 机械多人伤 亡财产 损失3340360I停工 整改2物料提升机坍塌高坠 机械伤害作业人员 机械人员伤 亡财产 损失6315270口立即 整改3施工电梯坍塌高坠 机械伤害作业人员 机械多人伤 亡财产 损失3615270口立即 整改4咼度低于24m外架坍塌、高坠外架 作业人员人员伤亡3315m限期 整改5高度超过24m外架坍塌、高坠外架 作业人员人员

10、伤亡631527口立即 整改06深基坑坍塌、高坠作业人员多人伤亡3615270口立即 整改7高支模坍塌、高坠作业人员多人伤亡6615540I停工 整改8焊接金属切 割触电、火灾操作人员现场设施人员伤 亡财产 损失231590m限期 整改9外电防护触电、火灾作业人员人员伤 亡财产 损失367136m限期 整改10临边洞口防 护高坠 物体打击作业人员人员伤亡663108m限期 整改11防护用品佩 戴高坠机械伤害作业人员人员伤亡310390m限期 整改级,以便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在风险评价中,常按照导致事故的可能性或频繁强度,确定其可能性等级,并按照导致事故的后果重程度,确定其重性等级,然后综合可能

11、性与重性两种评价,得出风险程度的等级。2.1工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法对于建筑施工类,风险评价可以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及定量评3价类,一般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法与半定量评价法。具体操作法有:(直券判定评价送 如对照经验法、类t比去、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安全检查列表法如公司级、工地级 班组岗位与专项性安全检查表起重机械、 电气设备设施、吊装作业、明火作业、危险化学品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根据D=LxExC公式,得出风险影D响等级D。D值越大,兑明冈险越大,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以下将 举例说明了建筑工地常见的危险源按 LEC 法进行风险评价的结果。故障树分析法(FTA)(或称事故树分析

12、法)。以故障事故 事件为起点,乍为顶 上事件,然后按照逻辑关系,分析其可能产生后果的原因、失效状态。2.2施工安全风险 LEC 评价法主要介绍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法)。采取“打分”的办法指定各主要因素 的分数,然后根据总的危险分数来评价其危险性。危险性即用下式表示:D(危险性)= LEC其中: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 重度。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法如表表4。将收集的信息按上述标准评分,并计算三个指标的连乘积,得出 D 值,并按照表 四所列的分值区域判断其风险程度。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危险 源发生的基础性的工作,应当引起广大施工企业的重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 态, 确保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专业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