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法:五行相生,五情相克《黄帝内经》 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 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怒就是发怒,喜就是高兴;“悲则气消”,悲是悲伤;“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 jiong 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黄帝内经》论五志:喜伤心(火)→忧伤肺(金)→怒伤肝(木)→思伤脾(土)→恐伤肾(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素问·举痛论》说:“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健康从心开始吗? "> 一、喜克忧 :这是一种利用使人愉悦的事物 (如幽默的语言、滑稽的表演、喜剧电影等)抑制过度悲伤的方法 , 治疗由过度的悲伤而引起的恸哭、歇斯底里等症状二、忧克怒:这是一种利用使人悲伤的事物抑制过度愤怒的方法,用于治疗由情绪亢奋引起的眩晕、 狂躁、癫痫等症状。
三、怒克思:这是一种利用能够激怒人的事物抑制过度焦虑、恢复心脏和脾脏功能的方法,用于由过度焦虑导致的忧郁症、失眠症四、思克恐:这是一种利用使人焦虑的事物抑制恐惧的方法,用于摆脱恐惧情绪五、恐克喜:这是一种利用使人恐惧的事物收敛心力、抑制狂喜对心脏造成伤害、恢复心脏功能的方法,经常用于治疗笑病,以及由狂喜导致的情绪紊乱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 忧伤肺 ,恐伤肾, 主要是根据中医的理论来具体的分析的 中医上说肝主木, 肝的在志为怒, 心主火,在志为喜, 脾主土,在志为思,肺主金,在志为忧,肾主水,在志为恐过致病五志并七情,喜忧怒思恐;相克又相生,生克为平衡健康从心开始,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一种非常愉快的、娴静的心态,对身外的声色犬马、钱财名利不去过多地追求,我们的真气、正气就能很好地保护我们,也就是自调机能就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我们的健康就有保证,我们就不会得病,这就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意思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都不是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而总是表现出某种相应的情感,如高兴或悲伤、喜爱或厌恶、愉快或忧愁、振奋或恐惧等。
怒、喜、思、悲、恐五种情感或心情,在正常范围内,对健康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病变这些就好像天气的变化有时候阳光灿烂,有时候阴雨绵绵一样,都是正常的自然界现象但是,内外刺激引起的五情太过,则能导致人发生多种疾病中医讲究的是平衡, 太多与不及都会出现问题 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低下,因而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七情则称之为“七情内伤”中医认为,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病人的五脏六腑与人的喜怒哀乐是息息相关的情绪的变化影响器官,器官的变化影响情绪,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1. 怒,指暴怒或怒气太盛它是由于某种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逐渐加深紧张状态,终于发怒可表现为暴跳如雷、 拍桌大骂、 拳打脚踢、 伤杀人畜、毁坏器物轻者会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者便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厥死亡 《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位“文武筹略”,雄姿英发的将才, 但好生气发怒, 被诸葛亮“三气”之下,大怒不止而死。
当然,若是轻度的发怒,有利于压抑情绪的抒发, 有益于健康 2. 喜,指狂喜 旧时有所谓“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种突然的狂喜,可导致“气缓”,即心气涣散,血运无力而瘀滞,便出现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一类病症成语“得意忘形”,即能说明由于大喜而神不藏,不能控制形体活动有一个患急性心肌梗塞的女病人,经过住院治疗,病情已经好转出院的那一天,她突然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儿从外地赶来接她,兴奋过度而倒在地上死了这些例子皆说明,暴喜、大喜、狂喜同样不利于健康 3.思,思是集中精神考虑问题,但思虑过度也会导致多种病症其中最易伤脾,脾胃运化失职,则食欲大减,饮食不化,故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据《吕氏春秋》记载,齐闵王因为思虑过度,损伤了脾胃功能,以致积食内停,久治不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大脑高度紧张的知识分子,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 4. 悲,是指悲伤、悲痛、悲哀如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或者是失恋;或者是丢失了心爱的珍贵物品,或者是遭劫受灾, 等等,都会感到非常难过和伤心,伤心到极点便会变成沮丧和绝望。
总之,悲的产生与失去所追求、所盼望的事物和目的有关;悲哀的程度与失去的事物的价值有关若悲哀太甚,可致心肺郁结,意志消沉悲痛欲绝,还能引起昏厥或突然死亡,容易悲伤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或别的疑难重症 《钗头凤·红酥手》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陆游和原配夫人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离婚春如旧,人空瘦”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5.恐,是指恐惧不安、心中害怕、精神过分紧张中医认为,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而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症,严重的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或疼厥一只鸟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 就掉下来了 后来用“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 比相生 1.怒生喜案例:“老头子”一词,多用于妻子对年老的丈夫的昵称乾隆帝修《四库全书》,命纪昀为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盛夏的一天,纪昀因体胖, 经不起炎热酷暑, 便索性盘起发辫, 脱掉上衣,袒胸露背地坐在几旁校阅书稿正巧,这时乾隆帝踱步走进馆来,纪昀欲穿衣已经来不及了,便钻入案下,用帏幔裹住身体过了一会儿,纪昀以为乾隆帝已经走了,便探头问馆中人:“老头子已经走了吗?”话音刚落,发现乾隆帝就在他身旁坐着呢!这句话恰好被乾隆帝听见了。
此刻,乾隆怒问纪昀:“ ' 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大家吓得为他捏了一把汗谁知他却从容地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母天地又谓天之子,简称为 '老头子’乾隆帝听了他的解释,转怒为喜: “你的嘴真的会说,朕就原谅你了 ”从此,“老头子”这个称谓便流传开来不仅臣呼君、幼呼长、妻呼夫,就连下属对上司,也都以“老头子”相称了2. 喜生思案例:台湾潘宛怡国中毕业后至美国主修大提琴,四年前升等考试与进入纽约爱乐的压力接踵而来,抵抗力不足感染了疱疹性脑炎,发生记忆力减退,时空错置,癫痫自言自语的症状,美国医生误判为精神疾病,延误了病情,连续三个月不省人事,昏迷指数三,医生宣判为植物人,需送安养中心安置她妈妈多次奔走,将女儿从美国接回高雄长庚医院治疗,下班后帮女儿按摩,跟她说话,超出院方建议的互动时间,并播放女儿演奏过的乐曲,盼望让熟悉的音乐,恢复女儿的记忆奇迹发生了,原本动了气切手术,须仰赖鼻管喂食的潘宛怡,开始动手动脚、虚弱到无法拿起汤匙的双手,也重新拿起弓弦,判定脑死后的第三年,潘宛怡不但醒了过来,还能上台演奏她喜爱的大提琴3. 思生悲案例:黛玉对宝玉有情,心事无人可诉,且凭空多了一个强劲的爱情对手,自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凭空哀叹,且这对手好到完美,任谁都会受不了,而黛玉却只能心中憋着,况且,她还要在诺大的家族里维护自己一点点儿尊严,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来说能做到不顾此失彼,已经很不容易,何况带病在身,所以犹如未成年初入社会,优胜劣太法则下,搞的自己人不像人鬼不像人。
这也是她病不好的原因4. 悲生恐案例:小学时一次杨小萌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就让她重做试题,她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她脸上,笔尖刺伤了她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杨小萌想起那件事还后怕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杨小萌很少在外玩耍一年多来,她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 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 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杨小萌本来就对自己的糟糕成绩很伤心,加上父亲缩小的她的生活圈子,使她患上了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5.恐生怒案例:小学和初中,马家爵努力读书,学习成绩非常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赢得自尊,掩饰了自己由于家境贫困的自卑感而考上重点高中,大概由于高手云集不再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特殊关注,于是产生挫折心理,由于家境贫困的自卑感加强大一时,看其他同学幽默地开玩笑,他有时也想表现一番,结果往往弄巧成拙,反而让大家觉得他很可笑,情况越来越糟糕马家爵遇到室友对他“胆小”的嘲笑,使他产生的第一反应必定是羞愧和悲伤,而这种伴着羞愧的悲伤,对尊严丧失和理想破灭的恐惧,必然会转变为愤怒,导致2004 年“马加爵惨案”。
邻相克 1.怒克思案例: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病,请宁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 “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但如果我激怒了齐王, 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 ”太子听了恳求道: “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 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 ”文挚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 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了,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 并且粗话激怒齐王, 齐王起身大骂文挚经这一怒一骂,齐王的病也好了可惜,太子和他的母后并没有保住他的性命,齐闵王还是把他杀了2. 思克恐案例:金元时期有位叫张子和的名医,曾治一女病人该妇人夜宿客栈时,遇盗贼抢劫而受惊过度,从床上摔下此后,只要听见有一点响声,便会惊倒,不省人事用各种药物治疗一年多而不见效张子和认定其为惊恐所伤,叫来两个侍女抓住病人的两手, 按在高椅。